《真空工程手册 》是近十几年来国内真空领域又一部大型工具书,内容丰富,资料新颖,文字精炼,信息量大。全面系统地反映出现代真空工程设计的新思路,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手册共25章,涵盖了真空工程设计的各个领域。包括真空;真空技术的物理基础;真空获得与测量,以及气体分析;真空管路设计,真空系统设计,真空与低温容器设计,容器的有限元分析;真空与低温法兰及阀门;真空与低温工程元件,真空与低温工程材料;真空工程中制冷与低温技术,低温测量技术;真空与低温中的热计算基础;真空容器制作时的检漏、焊接、清洗技术;航天器空间环境模拟,以及各类真空应用装置。
本手册可供各种科学技术领域从事真空工程设计、研究、应用的科技人员使用,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我国部全面系统地论述真空工程设计的《真空设计手册》诞生于1979年,此书是由兰州物理研究所(现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真空学者撰著。分上、下两册,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上册于1979年出版,下册于1981年出版。手册由金建中院士任主编,刘玉魁、谈治信、肖祥正等共同策划。上册作者以章为序,依次为肖祥正、刘玉魁、谈治信、崔遂先;下册作者依次为李旺奎、胡炳森、范垂祯、高本辉、薛大同、许启晋。诸位作者辛勤耕耘辑成此手册。
此书的问世,为真空科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部大型工具书,同时也为我国真空工程设计奠定了基础。
三十多年来,《真空设计手册》深受真空领域广大读者的厚爱,至2004年已发行了第三版。而《真空工程设计》可以认为是《真空设计手册》的姊妹篇,它秉承了《真空设计手册》之大成,同时又赋予了新的活力,充实了大量新内容。《真空工程设计》由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老中青学者共同编著,是近十几年来真空科学技术领域又一部力作,又为真空工程设计提供了一部内容丰富的大型工具书。
《真空工程设计》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与以往的真空领域的工具书相比,其特点是:①书中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真空工程设计思想、设计方法,且在实践中得到验证是行之有效的;②近十几年来真空应用领域出现的大量新产品、新的真空元件、新型材料,特别是国外的产品也在书中得到了反映,增加了实用性;③现代真空工程学科与其他学科息息相关,尤其与低温技术更为密切,本书在有关制冷技术、低温元件、低温材料,以及低温测试手段等方面用了大量笔墨,做了详尽阐述,给读者以启迪,使两者融会贯通;④在真空应用装置中,传热问题触目皆是,如金属真空冶炼,各种真空镀膜加热手段,真空干燥,真空热处理领域,航天器热真空环境模拟试验更是如此,因而,书中对真空环境下的换热,用了一定的篇幅进行了论述,使读者耳目一新;⑤在以往相关的真空工程书籍中,对真空容器设计,均以传统的力学公式进行分析计算,而本书中容器设计引入了有限元分析,以此确定容器失稳及应力分布,为真空容器的可靠性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方法;⑥真空容器制造中的三大重要工艺,即真空检漏、真空焊接、真空清洗在书中均以重要章节进行了精辟陈述,并弥补了以往相关真空书籍的不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所论述的工艺均被实践所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全书分25章。第1章真空概论;第2章真空技术的物理基础;第3章真空获得技术与设备;第4章真空工程中制冷低温技术应用基础;第5章真空度测量仪器;第6章低温测试技术;第7章真空与低温技术中热的计算基础;第8章真空管路的流导计算;第9章真空系统的设计;第10章真空容器设计;第11章低温容器设计;第12章真空容器的分析设计;第13章真空阀门;第14章低温阀门;第15章真空法兰;第16章低温法兰;第17章真空传动轴;第18章真空与低温工程元件;第19章真空与低温工程材料;第20章容器检漏;第21章真空低温工程中的焊接技术;第22章真空清洁处理;第23章航天器空间环境模拟设备;第24章真空应用装置;第25章基础数据。
《真空工程设计》虽然出自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科技人员之手,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可以认为是我国真空界学者与专家的共同成果,因为书中图表、数据、公式有的参考于他们的著作和文章;而从事真空制造业的商家又为本书提供了大量的新产品资料,使之增辉。为此,编者向他们致意,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国航天领域著名科学家孙家栋院士为本书撰写了序言,使之锦上添花,作者特向他表示衷心感谢。
本书内容丰富,涉及真空科学技术众多领域,引入了大量图表、公式,虽经作者仔细加工,但谬误之处还是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编者于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2016年2月
刘玉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10研究所,总师、高工,在真空与航天领域从事研究工作近五十年。出版专著及合著6部,发表研究论文几十篇。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及真空工程方面的专著,在真空及航天领域颇有影响。尤其在真空工程计算方面有所建树,奠定了我国工程设计基础。
《真空设计手册》是国内真空行业的一本重要工具书。本人是“手册”编写早期发起人之一,重要作者。自1979年问世到2004年第三版出版,历经三十多年,深受读者欢迎,被真空行业认可。我在《真空设计手册》第三版中编写的内容约占三分之一篇幅。
本人从事航天环境模拟试验设备的研制工作几十年,设计过几十台与真空和低温技术紧密相关的航天环境模拟试验设备。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与丰富的工程设计经验,在此基础上先后编写了相关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三部。这些为本书的编写打下了基础。
不同时期从事的研究工作,曾获得早年的《全国科学大会奖》以及以后的《国防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