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著大讲堂》介绍:读经典,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需的,而且是永远必需的。在瞬息万变的数字时代,我们面对着繁重的工作和学习任务,无法做到对每一部经典名著都细致阅读,因此高效阅读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领略中华经典的神韵
泱泱大中华,悠悠五千年,诞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名著,从诗、词、歌、赋,到戏曲、小说、散文、学术典籍,无不凝结了中华民族的睿智和哲思。经典名著是文明的奠基,是创新的先导,是历史的沉淀。读经典名著,能提升我们的文学修养,增长我们的智慧,还能提高我们处理问题的能力。正如巴金先生所言:“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不仅如此,读经典名著还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素养,让你心中有一种正确而优雅的为人处世观,使我们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正所谓:“品读名著似饮清露,鉴赏圣书如含甘饴。”读经典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享受。
读经典,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需的,而且是永远必需的。有的古典名著里面包含了军事的运用、成功的秘诀、社会的规律,这些在任何年代都适用;有的名著文采斐然,可以提高我们的文笔和阅读水平;有些名著有励志作用,看后使我们倍感振奋,有些名著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文化的不朽之作。读经典名著还可以了解文学常识与各方面的知识,增长见识与眼光;任何对经典的了解,都会让我们的人文价值、人文精神不断地升华。读名著还可以使我们的人生少走许多弯路,不去步那失败者的后尘。从小读经典名著,并加以思考,对孩童的人格塑造有很大的益处。可以使他们通过这些不朽作品去认识、感悟世界,对真善美、假恶丑形成正确认识和理解,对人生哲理潜移默化地接受,比大人们的说教更有影响和教益。
在瞬息万变的数字时代,我们面对着繁重的工作和学习任务,无法做到对每一部经典名著都细致阅读,因此高效阅读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领略中华经典的神韵,汲取经典名著的丰厚精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让读者在最短时间内获取经典名著最大限度的滋养,我们精心打造了这本《中国名著大讲堂》。
《中国名著大讲堂》,一册在手,中国名著全知道。本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医学、科技等方面,设置了“作者简介”“背景介绍”“名著概要”“阅读指导”“作品评价”“作品影响”“作品特色”“名家点评”等栏目。这些栏目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剖析作品,浓缩原著精华,提炼作品主旨,讲述名著背后的故事,捕捉作品中的点睛之笔,给读者创造出一种轻松的阅读环境,让读者在较短时间内跨越鸿篇巨制的障碍,领略名著的风采,同时也为读者以后深入学习和研究这些经典奠定了基础。这些栏目介绍作家的生平经历、主要作品、文学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讲述名著的写作时代、社会背景或者著作中的逸事等;对作品的主要内容、情节、人物等进行提纲挈领的勾画;对名著提出指导性的阅读建议;收集了著名文学评论家对名著的独到见解,给读者提供阅读名著的不同视角;摘录名著中历经时间考验沉淀下来的不朽词句,引起读者心灵深处的共鸣;介绍与名著相关的内容,当作引申阅读。所有这些内容,由点及面,或纵向深入,或横向延伸,全方位阐释名著的内涵,让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博览群书,领略中国名著的博大精深,并产生进一步研究的愿望和探求新知的浓烈兴趣。
本书版式设计生动活泼,力图为读者打造轻松愉悦的阅读空间,200余幅精美插图,包括作者肖像、精版书影、文物照片、遗址风貌、传世名画等,全方位、立体地展现中国名著的内涵,让信息的传递更直观、明了。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趣味,使广大读者在汲取知识的同时扩大视野,感受中华经典的丰厚神韵,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中侨大讲堂:中国名著大讲堂》:
楚辞
作者简介
《楚辞》是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的诗歌集,它编纂于西汉末年。编纂者是著名的文学家、目录学家刘向。《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和宋玉。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楚国丹阳(今湖北省秭归县东南)人,约生于公元前340年,卒于公元前278年。出身贵族,是楚武王后裔,曾任左徒、三闾大夫。怀王时,主张联齐抗秦,选用贤能,但受其他贵族排挤而不见用。遭靳尚与上官大夫等人毁谤,先被放逐到汉北,又被流放至江南,终因不忍见国家沦亡,怀石自沉汨罗江而死。传说,屈原投汨罗江这天,正是农历五月初五,村民得知他投江,赶紧划着船,在江上打捞。但江水茫茫,已经无法寻找了。村民们怕鱼儿咬伤屈原的尸体,就用竹叶包了米饭,撒在江中喂鱼,就算是对屈原的祭奠。从此以后,每年的这一天,人们为了怀念屈原,都要划龙舟、包粽子。这一习俗流传下来,就成了我们现在的端午节。
宋玉的生平,古书中记载很少。传说他是屈原的学生,更详细的情况现在我们已经无法知道了。
背景介绍
与黄河流域一样,长江流域也孕育着古老的文化,楚文化就是这一地域文化的代表。楚人很早就和中原的国家有联系,同时,它也始终保持着自身强烈的特征,因而楚人长期被中原国家看作野蛮的异族。楚文化的兴起比中原文化迟,原始宗教——巫教盛行可以说是楚文化落后的表现。但在其他方面,楚文化并未落后,甚至有许多地方远远超过中原文化。
南方的自然经济条件比北方优越,在南方谋生比较容易,不需要结成强大的集体力量去克服自然、维护生存,所以楚国没有形成像北方国家那样严密的宗法政治制度。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个人受集体的压抑较少,个体意识相应就比较强烈,这就造成了楚国艺术的高度发展,这是楚文化明显超过中原文化的一个方面。中原文化中,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歌曲,主要被理解为“礼”的组成部分。与此不同,在楚国,艺术无论是娱神的还是娱人的,都是在朝审美愉悦的方向上发展,展示的是人的活跃的情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楚地的歌谣演变成了楚辞。名著概要
《楚辞》一书中选编了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及宋玉的《九辩》《招魂》等名篇。
《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全诗370余句,2400余字,是中国古代最宏伟的抒情诗。它的写作年代,是在屈原被放逐之后。
《离骚》的题旨,司马迁解释为“离忧”,班固把“离骚”解释为“遭忧作辞”,王逸则把“离骚”解释为“离别的忧愁”。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总之,这是屈原在政治上受到严重挫折之后,面临个人和国家的厄运,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思考,是一个崇高而痛苦的灵魂的自传。
《离骚》从第一句“帝高阳之苗裔兮”开始,诗人用大量笔墨,从多方面描述自我的美好而崇高的人格。他自豪地叙述他是楚王的同姓,记叙自己降生在一个吉祥的时辰(寅年寅月寅日),被赐以美好的名字,又强调自己禀赋卓异不凡,并且叙述自己及时修身,培养高尚的品德,锻炼出众的才干,迫切地希望献身君国,令楚国振兴。诗人自我的形象,代表着美好和正义。“党人”是同诗人敌对的,代表着邪恶。他们只顾苟且偷安,使楚国的前景变得危险而渺茫,还“内恕己以量人,各兴心而嫉妒”,“谓余以善淫”,诬蔑诗人是淫邪小人。诗人受到沉重的打击,却更激起了诗人的高傲和自信。他反复用各种象征手法表现自己高洁的品德。同时,再三坚定地表示:他决不放弃自己的理想而妥协从俗,宁死也不肯丝毫改变自己的人格。而后诗人在想象中驱使众神,上下求索。他来到天界,然而帝阍一一天帝的守门人却拒绝为他通报。他又降临地上“求女”,但那些神话和历史传说中的美女,或“无礼”而“骄傲”,或无媒以相通。诗人转而请巫者灵氛占卜、巫成降神,给予指点。灵氛认为楚国已毫无希望,劝他离国出走;巫成劝他留下,等待君臣遇合的机会。于是,诗人驾飞龙,乘瑶车,扬云霓,鸣玉鸾,自由翱翔在一片广大而明丽的天空中。在幻想中,正当诗人“高驰邈邈”的时候,“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他发现自己根本无法离开故土,既不能改变自己,又不能改变楚国,那么,除了以身殉自己的理想,以死完成自己的人格外,也就别无选择。《离骚》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辉异彩。诗人以炽烈的情感、坚定的意志,追求真理,追求完美的政治,追求崇高的人格,至死不渝,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