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可平先生的《民主是个好东西》一书已为国人所熟知,习总书记还就"好东西"做了论述。本选题作者以社会科学普及的形式,试行论证人们要获得这个"好东西"是有条件的,并据理驳斥了当代"中国无民主论"。总之,本书紧扣习总讲话,深怀马克思的民主理念,铭记前人民主实践的成功经验和惨痛教训,提出了当下社会主义下民主存在和发展所必须的一些条件,希望有益于民主建设的实践。
引论:民主的前世、今生与未来漫议
第一章 何为民主?
第一节 民主有无共性?
第二节 民主的定义是什么?
第三节 何为政治民主?
第二章 民主需要何种条件?
第一节 论“条件”
第二节 论“民主需要的条件”
一、试论民主因素
二、民主因素与民主条件的区别何在?
三、如何分析民主这个“好东西”?
第三章 民主条件清单
第一节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看民主条件
一、劳动者拥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素养
二、劳动者拥有全面小康、平等公正、两“手”协调、山清水秀、科学治理的经济生活
三、劳动者生活在有领导而人人自觉地依法参与创建的先进社会制度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南的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制度里
第二节 从人类社会生活各领域看民主条件
一、经济生活领域中的民主条件
二、政治生活领域中的民主条件
三、文化生活领域中的民主条件
第三节 从社会总体上看民主条件
结语
《民主是个有条件的好东西》:
第一章 何为民主?
什么是民主?换一个提问方式:民主是什么?或问民主的定义是什么?这也许是人们思考民主问题时首先应当弄清楚的一件事,似不能信口开河。不同的人使用“民主”一词时,当含有共同或共通的东西,那就是民主的共性,表达这个共性的文字就是民主的定义。
时至今日,一切关心人类历史命运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人都把民主一词当作褒义词来看待,历史上对它有多种界说。例如,在古希腊雅典的奴隶制社会里,在提修斯(约公元前8世纪一前7世纪)和梭伦(约公元前639一前559年)先后进行的两次改革的基础上,克里斯梯尼于公元前509年又进行了一次社会改革,进一步完善了奴隶主民主制。那个时代的著名政治家伯里克利(公元前495一前429年)对此总结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制度,是因为政权在多数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当然,大家都知道,伯里克利说的“多数公民”只占雅典境内总人口(约40万人)的1/10。当时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公元前484一前430年)在其所著《历史》一书中,首次把雅典的政治制度称为民主政治。“这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的民主概念”(李铁映,《论民主》,2001年),虽然此前几近万年的氏族部落社会里早已有了“自然长成的民主制”(恩格斯,1884年3月一5月),但未能留下反映这一类社会实践的相关概念之文字记载。后人可根据人类学研究资料(如“活化石”)对我们祖先在“国家”被发明出来(恩格斯,1884年3月一5月)之前广泛的民主实践加以确认。
在中华文明史上,虽然其大量文化积存中不乏“民主性的精华”(毛泽东,1940年1月),而且在古籍《尚书》一书中有“民主”一词(“简代夏作民主”),后者之含义却主要是劝说明主清官的,好似“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一类的统治箴言,同近代、现代及当代进步人士所理解的民主完全不是一回事。
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剥削阶级掌控了“那脱离了人民的、可以用来和人民对抗的公共权力”(恩格斯,1884年3月一5月),从而可以用国家暴力机器来镇压其人口占社会总人口大多数的劳动者阶级。自此奴隶主作主、君主、神主、帝主、王主、官主、皇主、霸主等一堆专制主义怪物取代了氏族社会中的民主,持时长达约5000年之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