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清风》像清风拂碧水一样清爽自然,作者给文字中灌注的感情是一种清新、清正、清纯、清亮、清明的感情,不带杂质,不带污渍,这里没有假大空的矫饰,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做作,有的是像生活一样平凡、简约、清白、朴实的叙说,有的是在现实生活原则上的善恶、正邪、好坏、良莠的道德评价。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在山清水秀的宝鸡山城工作时.在长寿山下的市委党校曾办过一期文学创作讲习班,全国各地的文学青年云集而来。现在活跃在陕西文坛的马召平、新闻界的李勇刚等人,都是那一期的文学青年。张永涛是那一期学员中年龄较小的一个。那时他一脸少年俊朗之气.在青涩的狂飙中有几分书卷气,不多言,爱看书,好发问。沉静而多思。内敛而纯真。
近二十年过去了,我们经常联系,不管生活发生多大变化,他都没有放弃对文学的爱好和追求;不管工作多忙,他总是津津有味地读书写作。乙未年立秋刚过,酷暑还存,他送上一本《一路清风》的文学作品书稿。邀我为他写序。这些年的交往,使我为他的创作而高兴,因琐事缠身一时难以聚神写作,更难以歉却婉拒而纠结,在这种不安的情绪下有了以下的文字。好在他对我的尊敬和友谊给了我可以畅肓的可能。
永涛心地善良,缜密思考,为人谦和,处世低调,内心阳光,正直坦荡,在七零后的青年中,属超群者。他现供职于宝鸡公路系统,身处基层,情系公路,风雨兼程,一路走来,成绩显著。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之上,他把文学当作心灵的慰藉,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创作。这些年来,先后在《宝鸡日报》《秦岭文学》《八九点钟》《陕西交通报》《陕西日报》《陕西工人报》《华商报》《中国公路文化》《路文学》等报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百余篇。
《一路清风》属散文、游记、随笔集,共计十五万字,收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五十余篇作品。该书分六个篇章,分别是:美阳记忆、古迹拾韵、品味山水、味蕾人生、心灵感悟、一路清风。永涛在乡土叙述中追忆往事,展示情感的印痕:在乡村倾诉中描绘人文历史、思考民族的价值走向;在村社文化的文学表达中凭吊历史、映照社会的发展趋势。
在这些散发着生命体温的文字中,有他童年对故乡天真烂漫的体验,有他青春少年对往昔岁月的热情拥抱。有他成年后对工作的执着和对人生的感悟。他写他生活中父老乡亲的勤劳与俭朴;他写土柱人生活的封闭和质朴:他写亲情的黏稠和融洽;他写陈仓塬上凤凰台的美丽传说;他写法门寺的晨钟读经、关中大旱的年馑以及扶眉之战。他表现普通劳动者的无私与善良。他写家乡的土塬、窑洞、小镇、河流、寺院、古碑、桥、路、白云、炊烟。他写古乡的自然风貌、历史变迁、人物传奇、文物古迹。这里有行者的攀爬、思者的神思、观者的超然。作者生活工作在路上,他写“砂石路变沥青路、水泥路的喜悦,有脚下路越来越干净和漂亮的自豪,也有成百上千个公路人的朴实和善良”;他写童县长“每天早上起来,抓着笤帚打扫起县府的前院后院”;他写“民国的炊烟,扶风的往事,还有路上的那一缕缕清风”。这里跳荡着一颗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故乡的赤子之心。
《一路清风》是一本说史写人记事的乡土教材。作品散发着一股泥土的芳香。青草的气息,陈年老酒的醇味,平常生活的情趣。其中的人和事都浸润着草根情。一种“劳动创造美”的历史价值观渗透其中。
《一路清风》像清风拂碧水一样清爽自然,作者给文字中灌注的感情是一种清新、清正、清纯、清亮、清明的感情,不带杂质,不带污渍,这里没有假大空的矫饰,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做作,有的是像生活一样平凡、简约、清白、朴实的叙说,有的是在现实生活原则上的善恶、正邪、好坏、良莠的道德评价。
《一路清风》带有写实的意味,他写生活的真实、存在的真实、生命的真实、历史的真实、情感的真实、信念的真实。在真实中寻找散文美的内在韵味,是作者竭力追求的。作品中有狼人互持的角逐,有民国将军的赈济。有民间采风的奇遇,有田间地头的抒情,但无论是静态地描写还是宕荡起伏地叙说,都是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的。
永涛的文字平淡,但叙述抒情平阔深远。他在《麦黄的日子》中有这样的文字:“月亮和漫天的星星开始将墙角的架子车照出了影子,车辕上。爷爷将他的黑布烟袋掏出来,捏一小撮放进他用了几十年的烟锅里.划火柴的声音打破夜的寂静,旱烟开始燃烧一个夜晚,我们却早已进入了梦乡。记忆中,那是一个丰收年。”
永涛的语言质朴、平实,但简捷、明快,富有情感的穿透力。他在表现生活的真实、表现情感的准确上下功夫。他的语言不华丽,但真切。他的叙述很平实,但动人。
《一路清风》图文并茂,在读图与识文,具象与抽象、形象与描写、画面与叙述中,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有诗有画地展示了一幅乡村写真的情感图、生活画、人文像、社会景。
永涛还年轻,我相信他在今后的写作中,展开丰富的想象。一定能写出更新更美的作品。
常智奇
著名文学评论家、研究员;原《延河》杂志执行主编;陕西省文学院院长
二〇一五年秋月于长安大明宫
张永涛,出生于1976年10月,陕西扶风人。供职于宝鸡公路系统,闲暇时喜欢写点文字。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员,陕西省交通作家协会理事,陕西心路文学创作协会副主席,宝鸡市作家协会理事,宝鸡市职工作家协会理事。自1995年以来,先后在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百余篇。著有长篇小说《寺村》。
美阳记忆
故乡天下黄土
土柱人家
麦黄的日子
法门寺记忆
扶风往事
美阳的厄运
故乡的青铜
故乡的硝烟
一个村庄的民国
古迹拾韵
陈仓凤凰台上美丽的传说
横渠先生与横渠镇的不解之缘
九成宫醴泉碑之命运
为东湖的沉默而歌
子牙神话
金阁流霞
寻找消失的古弓鱼国
秦岭深处观音堂
曾经沉睡在荒野中的石鼓
远去的雄镇
和尚塬上的战争
为孔子而生的燕伋
品味山水
高峡出平湖
你是我怀里的一颗明珠
游马尾河
醉美吴山
周庄印象
走笔宏村
味蕾人生
品茗
爱咥搅团
喜气臊子面
神仙向往的大肉泡馍
棋子豆
心灵感悟
激荡三十年
废墟中的脊梁
清风一缕
延安精神
人生拼搏更美丽
读书是私事
风景
少年识愁
安静下来
漂流如人生
一路清风
爱在路上
萦绕在秦岭山间的美丽飘带
花儿依旧
一路好风光
脚下的路越变越好
被历史遗忘的益门桥
陈仓道上的记忆
清理涵洞的养路工
老班长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