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城镇化发展道路探索》以高质量发展为着眼点,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不断涌现的问题开展了系列理论探索与应用实践,包括:构建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为定量评价地区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水平提供理论技术支撑;立足新旧动能转换,寻求存量产业用地资源盘活和增量产业用地供给结构优化并举的新旧动能转换路径;提高土地资源要素保障发展能力和利用效率,防止闲置土地的形成,盘活现有闲置土地;关注“非正规经济”就业人员、“候鸟型”农民工、“民二代”等城市流动人口,改变低成本城镇化发展模式,提升城镇化的品质;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明确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过程中乡村的新定位,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社区同步建设,满足新时期社会转型发展与释放经济潜在动力的要求,追求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长远利益和战略目标。
城镇化是地区发展理论与规划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城镇化的社会语境由传统乡村型社会向现代工业化社会演进,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化的发展理念与指导思想不断与时俱进,体现了公众对社会发展共同愿景的预期,也是地区发展战略与公共政策的重要着力点。
当前,中国已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从全球经济发展形势来看,国际化进入分化阶段,全球新一轮产业分工和贸易格局加快重塑,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影响下,世界经济处于缓慢复苏阶段,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风险日益加深。从国内经济发展形势来看,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问题的制约,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成为今后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对应的以工业化驱动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亟待转型,高质量发展成为新一轮城镇化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新型城镇化提出“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彰显了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着眼长远、统筹兼顾,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然而,基于中国经济发展和自然结构、地理环境极其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人们对任何一种宏大理论和构想都会存在分歧,这种分歧涉及到理念理解、指向价值判断、具体行动等方面,很多因素难以一概而知,需要对理念进行细致解读,并在实践中探索完善。
本书以高质量发展为着眼点,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不断涌现的问题开展了系列理论探索与应用实践,包括:构建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为定量评价地区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水平提供理论技术支撑;立足新旧动能转换,寻求存量产业用地资源盘活和增量产业用地供给结构优化并举的新旧动能转换路径;提高土地资源要素保障发展能力和利用效率,防止闲置土地的形成,盘活现有闲置土地;关注“非正规经济”就业人员、“候乌型”农民工、“民二代”等城市流动人口,改变低成本城镇化发展模式,提升城镇化的品质;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明确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过程中乡村的新定位,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社区同步建设,满足新时期社会转型发展与释放经济潜在动力的要求,追求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长远利益和战略目标。
本书内容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501606;7170409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CJY01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3YJC790182)、农业农村部华东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HD20180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ZR2020MD012)、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9CJJJ13,P20201105105518914)、山东财经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境外研修重点支持计划项目(2016年度)以及涉及城镇化发展的多项纵横项课题研究成果的汇集,并加以总结使之体系化,相关成果完成时间集中在2018年底至2020年初,所使用的数据均来自权威的统计年鉴、各级政府部门的信息公报以及权威行业发展报告等公开数据源,以2017年度为主。其中,部分内容得到李少星、曲衍波、吴先华、于兰军等专家的切实指导,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全书由杨志恒统稿撰写,曲永山,朱伟亚、李成友、李晨曦、刘朝旭、张英、王慧艳以及研究生沈能能、刘天天、侯纯纯参与了部分内容的研讨、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限于作者水平,书中疏漏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专家与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杨志恒,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8年6月毕业于南京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城镇化与城乡融合发展、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民政部标准化、山东省软科学、山东省自然基金、山东省社科联等纵向研究项目9项,决策部门和地方政府委托的横向项目6项,在SCI、SSCI、EI、CSSCI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具备丰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经验。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框架
1.3 本书价值
第2章 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内涵
2.1 “发展”的概念
2.2 “质量”的解析
2.3 高质量发展的界定
2.4 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界定
第3章 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机制
3.1 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支撑
3.2 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
3.3 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
3.4 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第4章 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水平监测评价:山东省的实践
4.1 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背景
4.2 山东省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理论体系
4.3 山东省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实践
4.4 推进山东省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5章 新旧动能转换与产业空间发展:莱州市的实践
5.1 莱州市总体经济运行情况
5.2 莱州市新旧动能转换与产业空间协同发展分析
5.3 面向新旧动能转换的莱州市产业空间优化方向
5.4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莱州市域产业空间布局指引
第6章 城镇闲置土地形成原因与防治对策:山东省的实践
6.1 闲置土地相关概念
6.2 山东省闲置土地现状特征
6.3 山东省闲置土地形成原因
6.4 闲置土地处置经验与困难
6.5 山东省闲置土地防治处置机制
第7章 农村人口进城定居影响动力分析:潍坊市的实践
7.1 农村人口进城定居理论分析框架
7.2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7.3 分析方法
7.4 结果和发现
7.5 结论和讨论
第8章 城乡联系视域下的乡村空间重构分析:济南市的实践
8.1 城乡联系的相关研究
8.2 城乡联系影响下的乡村空间重构
8.3 基于城乡联系的乡村空间重构实证分析
第9章 面向时代转型的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路径
9.1 推进措施
9.2 现实路径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