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不期而至,稳定的生活被打破了,原定的目标泡汤了,固有的信念动摇了……如果没有承托住这些变化,那么你可能会受伤;如果承托住了,那么你的人生可能会有新的光线照进来。
本书作者基于近20年的一线心理咨询实践经验,详细阐述了在面对一些常见灾难、心理创伤、压力与糟糕状态等情况时,人们如何从认识、接纳,到与这些意外共处。其中既有对心理学常识的讲解,也有对情绪调节、内在稳定、自我分化等方式方法的介绍。书中还特别分享了五类自我关怀方式,以及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的心理疗愈好方法。在zui后,作者还对意向对话疗法、回归疗法等进行了详细说明。相信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与生命的意外共处。
当意外来临,当你觉察到自己情绪的春夏秋冬轮换,不妨睡个好觉、吃顿好的、泡个热水澡,重要的是对自己温和一些,善待自己。
1.这是一本集合了作者20年心理咨询实践经验,汇总了心理创伤、心理疗愈方面的各种认知和方法的精华心理知识读本。
2.作者作为意向对话疗法创始人朱建军的得意弟子、意象对话学派的资深心理师兼核心课程讲师,拥有精深的心理学知识,可以提供专家级的心理疗愈指导。
3.书中给心理受创的读者提出了一个非常自信、温暖的观点:意外无法回避,状态可以不好,但自我值得善待。这也是自我心理疗愈的关键所在。
4.书中分享了5大类自我关怀方式、4种身体调节方法、4种情绪调节方法、2种心理疗愈途径及2种意象练习,并介绍了意象对话疗法、回归疗法,可以帮助读者自主疗愈心理创伤、调整情绪、找到内在的稳定。
5.这并不是一本心理学专业书籍,书中也没有难懂的术语,通篇更像是跟一位温和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对话交通,读者可以以平和的心态认识灾难和意外,接纳它们,和意外共处。
前 言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熟悉这个寓言故事,它讲出了世间之事祸福相依的哲理。遇到不顺利的事或灾祸,以人的本性来说都会感到不开心,但风物长宜放眼量,再看看,能不能从中汲取到智慧—因祸得福呢?遇到了顺利、幸运的事,以人的本性来说是该感到开心的,但如果开心过了头,人们往往也会忽略潜在的风险和危机,从而带来祸事。
所以,很多次读到先哲的智慧箴言,我都会庆幸自己生在华夏—两千多年前,有人讲述了他们体会到的生命智慧;两千多年后,我们还可以从中汲取力量。谈到“和生命中的意外共处”这个话题,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那么,我为什么还要写这本书呢?因为,在快节奏、忙碌的现代社会,仅凭一两句先贤的箴言,是很难度过人生的种种风波的。
升学、考研、考编、找工作、谈恋爱、结婚、生子、育儿,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事儿不胜枚举。我们希望老天爷对我们能好一些,zui好凡事能顺利一些,想的事、做的事都能够达成。后来,我们发现生活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顺遂。“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总有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等烦恼,还有种种不合心意,更是“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等到经历了一些艰难困苦,踉踉跄跄地走入社会、走进婚姻,然后泯然于人群,以为这就是人生。然而,总会有一些时刻,也许是因为一些错失、一些懊悔,或者一些意外的事情发生,让我们开始思索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和生命中的意外共处,意外的意是哪个意呢?意图的意,还是意义的意?从意图出发,那些意图之外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事与愿违,是行进途中的挫折险阻;从意义出发,那些意义之外的是什么意义,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呢?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见证了许多物质生活层面的变化,一段时间里会被“拥有了什么”所吸引,关注、关切乃至迷失其中,以至于忘记了什么才是自身的存在。如果把自身的存在建立在“拥有”上,那么反过来自身也将被这些“拥有物”所束缚。偶尔停下来的时候不禁问自己,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
意外的发生,有时候意味着失去一些“拥有物”。稳定的生活被打破了,原定的目标泡汤了,固有的信念动摇了……如果承托住了这种种变化,那么人生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缝隙,新的光线得以照进来;如果没有承托住各种变化,那么就可能导致心理创伤或者心理障碍。作为心理学工作者,怎么看待对意外的承托呢?和意外共处需要具备哪些要素,又如何做一些有效的准备呢?
我学习、应用心理学将近二十个年头了。 2004年,我抱着对人类心灵世界的好奇走进心理学系的课堂,后来经过对自身心灵的深度探索,以及多年的心理咨询一线实践和教学督导工作,我对心理学知识进行了整合。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经历了各种生活的变动,在人生的一些重要关卡上,过往心理专业所学和心理成长的历程,帮助我较为平稳地度过了。一些瞬间,我会忍不住想,如果不是在之前的学习和工作中拓宽了自己的内在空间,建立了一定的内在稳定度,习得了人际关系中的一些心理学原理,我能不能驾驶好生活这条小船,能不能远航也未可知。心理学极大地帮助我走向了成熟,为我保驾护航。所以我想,自己的一些对心理学的理解和实用技能运用,值得与读者朋友分享。
第一章,我会谈到常见灾难对人的不同方面的具体影响,以及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谈谈当灾难发生后,人们通过哪些方式,可以更快更好地恢复。
第二章,我会从心理学的角度解析创伤是怎么发生的,以及基于这样的理解,疗愈会怎么进行。这章也会涉及比较关键的与情绪相处的办法,以及我们看待意外的几种角度。
第三章,则是介绍五类自我关怀的方式,通过它们帮助我们渡过心理上的难关。目前许多心理自助类的书籍都是翻译自国外的,较少提到基于中国文化背景的有益做法,作为中国的心理工作者,我将在本章加入本土资源。
第四章,我会从自我稳定感、自信、自我分化出发,解析内在稳定感的来源和修复方法。
第五章,我会从深层心理学角度出发,解析一些人际关系的心理学原理。遇见意外,一个人的帮助系统是面对意外的重要力量来源,这一章将介绍一些与帮助相关的内容。
每一场意外,都蕴含着一个潜在的救赎。希望通过本书,能够让更多的朋友接纳意外,认识意外,并zui终得以和生命中的意外共处。
徐莉,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北京大学心理学硕士,意象对话心理师,意向对话研究中心常务理事,意向对话核心课程讲师,中美精神分析联盟(CAPA)高级组毕业,曾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咨询师。师从著名心理学家、意向对话疗法创始人朱建军教授。
目 录
前 言
Part 1 那些不期而至的,如何改变我们
01.突如其来的疫情与我们的心理
02.地震、洪灾、火灾等灾难的影响
03.亲人意外离世,怎样告别
Part 2 以觉察的力量疗愈身心
04.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外在表现
05.理解创伤,释放身体的情绪能量
06.大脑结构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07.情绪是调整自我的重要抓手
08.我们有几种视角看待意外的发生
Part 3 压力之下的自我关怀方法
09.状态可以不好,但自我值得善待
10.躯体层面的调节
11.艺术可以调心
12.关系慰藉心灵
13.精神力量指引
Part 4 每个人都需要找到内在的稳定
14.稳定感与自我分化
15.要形成稳定内核,个体可以做什么
16.咨询室中的自我分化
17.爱自己:整合自我阴影,对自己温和
Part 5 帮助他人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助
18.帮助灾难中的孩子
19.帮助身体状况欠佳或有身心障碍的群体
20.帮助者的自我照顾和复原
21.意外发生后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助
22.表达需要与感恩他人
23.如何寻求专业帮助
后 记
01 突如其来的疫情与我们的心理
2020年初的时候,很多人准备回家或者已经回家过年,谁都不曾想到,一场突然暴发的疫情会如此巨大地改变人们接下来三年的生活。对病毒传染的警觉、对生命安全的担心、对家人健康的牵挂、对事业停滞的焦虑,以及因此引发的家庭冲突带来的失望、失去亲人带来的遗憾等,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三年里每一个人都很难,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此次大流行病导致全球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患病率上升了 25%—27%。
疫情带来的心理影响
疫情期间及疫情过后,作为一线的心理健康行业从业人员,我也感受到了社会层面心理咨询与治疗的需求在增加。疫情对一般人群的心理影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慢性压力
疫情与一般灾难对人们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同,我们要防备的病毒肉眼是看不见的,但会以人们赖以生存的空气为介质,并通过呼吸道入侵,进而伤害我们的健康,因此让人防不胜防。这必然会激发人们在本能层面上渴望健康和害怕死亡的焦虑,生物自保的本能促使人们进入一个紧张的“战备”状态。然而,持续处于“战备”状态,很长时间都不敢真正放松,也会使人们形成长期、持续的慢性压力,导致我们的身体发生变化。比如,我们的大脑通过调整激素水平的方式进行“战备”,这些激素在长时间的激活状态下,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负面影响。
2.孤独或冲突
人际距离,是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时保持的社交距离。人际距离的疏远,毫无疑问会让很多人变得越发孤独,特别是对于独居的人和老年人而言。如果不能很好地缓解这种孤独感,它往往会演化成抑郁。疫情带来的活动空间受限,意味着人们的心理空间缩小、人际距离远离,不仅是不能出门学习和工作,通过探访朋友、徒步、爬山等疏解情绪的路径也在不同程度上受阻,消化情绪的心理空间也变小了。同时,对于另一些人来说,由于需要每天待在一起,又使得家庭冲突增多,冲突造成的影响被放大。
3.认知功能下降
很多人说感染新冠后,记忆力、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大不如从前了。的确,根据各国的研究显示,“长新冠”会引起认知功能障碍,俗称脑雾,其字面意思很形象:脑海就像被浓雾笼罩一样。它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记忆力下降、专注力异常、注意力难集中、执行能力下降、思维加工速度变慢、学习能力下降、语言流畅度下降等。认知功能障碍也会导致沮丧、无力等消极情绪的产生。
以上三个方面的叠加,让很多人感到疲惫无力。笔者观察到,新冠疫情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比如,多次延期开学、复学时间不固定、因不能外出而活动受限等,不少孩子的情绪波动强烈,时而疑惑,时而烦躁,时而因影响学业而焦虑,等等。随着感染者数量的不断变化,不少家长的心情也像过山车一样此起彼伏,或担心,或愤怒,或恐慌……
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青少年对情绪调节、身体反应等能力存在差异,因此面对疫情,他们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应激反应。
0—3岁的婴幼儿
该阶段的婴幼儿不一定明白现实层面的信息代表着什么,主要受抚养人的情绪氛围影响,从而出现各种行为上的变化。如主要抚养人因感染隔离,或表现出过度焦虑、烦躁,部分婴幼儿也会出现类似反应。低幼儿童由焦虑、恐慌等情绪引发的行为表现有:作息混乱、食欲减退、黏人或冷漠、哭闹不止、重复动作(如吸吮手指)、发育倒退(如原本会说句子,现在只能说单词;已经会如厕,但又出现频繁尿裤、尿床)等。
3—7岁的学龄前儿童
学龄前儿童正处在学会区分想象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边界中,容易把一些现实世界的状况与想象世界的担忧相联系,比如担心这次疫情会变成世界末日、病毒会变成怪兽等。由于心理耐性、应变能力较弱,他们比较容易扩大外部的影响,比如父母只是咳嗽一声,他们可能会担心父母感染了病毒;有些儿童也会对父母产生过分的依赖,容易受惊、出现退行等。
7—12岁的学龄期儿童
学龄期儿童在认知层面已经能够吸收许多现实信息,也对疫情有了一定理解。一般情况下,他们不会特别关注疫情信息,但如果家人因感染隔离,或家人表现出过度恐慌、悲伤等情绪,儿童往往也会受到影响,出现由焦虑、困惑与恐慌等情绪引发的异常行为。例如,过度担心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容易哭泣、莫名烦躁、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害怕上学;反复洗手、清洗物品;入睡困难、做噩梦、黏人等。
12—18岁的青少年
青少年已经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可以理解较多的客观现实信息,并可以进行自我调适。他们的表现已经和成人比较类似,但因为处于青春期,情绪波动相对较大,他们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焦虑愤怒、发脾气、头痛、身体不适、莽撞冒险等表现。对青少年来说,发展与同辈伙伴的关系、建立自我同一性、尝试离开父母、逐渐清晰“我是谁”是很重要的。然而受疫情影响,他们不能去学校和同学相处,不得不与父母长期待在一起,这会让青少年内心的冲突增加。同时,由于青少年的学业压力很大,疫情期间的居家学习环境打破了常规的学习模式,可能会给青少年带来额外的心理压力。
并非所有儿童面对疫情都会出现强烈的应激反应,大部分儿童都可以维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不过年龄越小的儿童,越容易受到父母等家人应激反应的影响,而出现情绪、行为的变化。因此,家长对于疫情保持积极冷静的态度,稳住身心健康,是儿童能够平稳度过疫情期的zui基本保障。
在有限的物理空间内,扩大心理空间
对于外部因素的袭扰,每个人都拥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自愈能力。疫情中间和疫情结束后,每个人都在尽力地调整自己的状态,有的人调整得好一些;有的人调整能力弱一些,心理健康状况受到了影响。若想完成心理的复原,则需要时间和空间。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人们对于情绪感受会采用哪些自发的调节方式:
·向朋友倾诉。朋友提供了一个可供倾听的心理空间,帮助我们获得除自我心理空间外的另一个空间,从而使倾诉者可以获得一个能够面对和梳理糟糕情绪的地方。·
·亲近自然。大自然是一个天然的疗愈空间,比如山顶有开阔的视野,甚至可以看见整座城市。这无疑创造了一个自己坏情绪也无法占据的广阔空间。
·运动。运动可以促进人体的多巴胺分泌,从而使人心情舒畅,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人们可以通过徒步、慢跑、爬山等方式,获得一个由多巴胺调节过的、更稳定、愉悦的心理空间。
·听音乐。选择一种符合自己心境、能够引起共鸣的音乐,帮助自己抒发自身不足以消解的情绪感受。通过音乐,打造一个可以承载、流动、表达和释放不良情绪的时空,从而将不舒服的感受下降到容易接受的程度。
除了上述几种方式,还有其他表达性艺术心理治疗,不论是借助画画、书法、舞蹈、戏剧,还是手工、泥塑、沙盘游戏、沙屉等,这些不同媒介的本质,都是通过创造自愈的时空来辅助个体的复原。
反过来说,如果个体没能找到这样一个空间,或者留给心理复原的空间相对于需要化解的心理内容、情绪感受来说太过狭小,那么个体自愈的过程就会被卡住或受限,就比较容易出现一些情绪问题,甚至会引发关系问题或心理危机。
认识了这一本质,再来看待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人们心灵的影响,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了。
如果对情绪有较好的觉知能力,能够看清和接纳这些感觉,那么这些疲惫和无力有了一个被消化的空间,就会逐渐淡去。如果没有较好的觉知能力,通常人们就会通过一些别的途径来防卫这些不舒服的感受,比如采用攻击性的方式来表达不满,导致家庭矛盾升级;通过抱怨基层组织的无能,来投射自身的无力感等。
2023年的“五一”小长假,人们出行热情高涨,景点爆满,车票售罄。从现实意义上来说,大好河山确实美丽;从心理意义上来说,五天假期也意味着人们有了自由的时间,可以通过旅行、去他乡等方式,抵达一个能够释放过去所承载的悲伤、难过的空间,这就是在寻求复原的心理空间。
另一方面,一些人体会到疫情也让人们的脚步放慢了,在家办公省去了通勤时间,减少了无效社交,社会的内卷被迫放慢,个人独处的时间增加了,开始有时间和空间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而正是这种深度的思考,让人更加成熟和沉稳。居家时间的增加,也使伴侣之间相互照顾的行为增多,有了更多的时间沟通,为关系的成长打开了更大的空间。所以归根结底,逐步扩大自身的心理空间是很有意义的。
如何实现心理扩容
如何在一定时间内,扩大一个人的心理空间,并能够逐渐容纳各种不确定性呢?
这就要像健身一样,通过有效锻炼来提高肌肉的耐受性,对“心理肌肉”的锻炼也可以提高心理的耐受性。我们不难发现,从这个角度来看,心理扩容这件事就像一种修炼,从情绪、情感、情结入手,通过探索内心、理解自己,从而腾出更多空间。如果一个人懂得在日常生活中修炼,那么当意外降临时,他平时打造的自我空间就会发挥作用,帮助他与生命中的各种意外共处。笔者很赞同心理学家荣格的一句话,他说:“心理治疗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使病人进入一种不可能的幸福状态,而是帮助他们树立一种面对苦难、哲学式的耐心和坚定。”诚哉斯言!有意思的是,中国人一直有在生活中修行的传统,儒家的“诚意、正心、修身、齐家”,道家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佛教禅宗的“化烦恼为菩提”,不难发现,这些都是在说心理扩容,提高生命境界,以更好地与生命中的种种意外相处。
小练习:
你在日常生活中,是通过哪些活动来为自己营造有益的心理空间呢?试举三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