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十章,包括物候学的基本概念、物候学发展简史、物候现象发生的基本规律、物候观测、物候记录的质量审查与数据库的建立、物候历的编制、物候季节、物候现象的预报方法、物候动态的成因背景、物候学的一些应用领域等内容。本书从理论到实践论述了物候学的概念、发展历史、基本规律、观测记录方法,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建立数据库、编制物候历、
本书为学术著作。本书从生态学的视角入手,探讨了我国生态学发展的现实问题。本书在厘清概念的基础上对生态需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亮绿”思想在根本上不同于西方绿色思潮对于“绿色”的理解,它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的阐发和深化;“简约”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具体路径之一;“生态人”是能够真正地践行绿色和简约思想的未来人类形态
本书包括2008-2015年间哀牢山生态站长期监测的气象、生物、土壤和水文等数据,以及台站基本情况、主要研究成果、观测场及采样样地信息等内容。
本书收集、整理了2009-2015年是呼伦贝尔站的草原生态系统观测、调查和实验数据。
本书对海北站的地理位置、学科定位、生态要素监测体系、主要研究内容以及长期观测与生态系统过程研究的野外观测场和实验设施做了介绍。
本书以海伦站2005-2017年水分、土壤、气象、生物的长期监测数据为主,包括台站介绍、主要样地与观测设施、长期监测数据和数据产品等内容。
本书共四章,第一章介绍了天童站的基本情况、研究方向和近些年的主要研究成果;第二章介绍了天童站主要样地与观测设施;第三章包含了2005年进入国家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后,基于常规观测场进行的生物、土壤和气象等长期联网观测数据;第四章为台站特色研究数据集,包括森林小气候数据、20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第一次植物群落结构数据和土壤
本数据集内容涵盖了我站主要数据资源目录、观测场地和样地信息、2007-2017年承担CERN监测任务的水分、土壤、生物、气象数据和部分长期试验及专题研究数据等。本数据集可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相关研究领域及对其有兴趣的广大科研工作者参考使用。如果在数据使用过程中存在疑问或需要共享其他时间步长及时间序列的数据,请与四川贡
本数据集出版主要内容包括5个部分:①盐亭站简介;②盐亭站观测和科研平台,主要介绍样地、观测设施和主要仪器设备;③盐亭站长期联网监测数据,包括水分、土壤、生物和气象生态要素数据;④部分长期试验监测和研究数据;⑤参考文献。
本书基于生态气象学的概念和内涵,依据逻辑结构和知识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生态气象学概论、气象因子及其生态系统效应、大气化学成分与陆地生态系统的关系、生态气象的监测技术与应用。重点论述了气象因子(辐射、温度、水、风)的基本概念及其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吸纳了大气化学成分变化(CO2、O3、酸沉降和气溶胶)及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