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文献》是一套用真实的历史运动和革命实践书写的浩瀚的大型珍贵历史文献,全景呈现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原貌。主要收编共产主义者同盟、国际、第二国际、第三国际、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这五个国际组织已发表的全部文献档案,包括历次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其他重要会议的记录、决议和有关文件,真实呈现国际共产主义运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三次扩大全会会议文献,根据苏联国家政治教育总委员会“红色处女地”出版社1923年出版的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三次扩大全会会议速记记录译出编辑。由陈新明主编的《中央编译局文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文献(36):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三次扩大全会文献》中的附录是东方各民族代表大会速记记录,该会议于1920年9
第二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于1891年8月16~22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人民之家举行。出席大会的有15个国家的380名代表。法国可能派和参加其召集的1889年巴黎国际工人代表大会的有关组织也派代表出席了大会。《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文献(15)》收录的内容包括四个部分:(1)代表大会通告和公开信;(2)代表大会会议记录;(3)
历史为什么最终选择了斯大林?应当从更广阔的时代背景和国际形势去理解。斯大林执政长达30年之久,期间国际风云不断变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高潮与低落、国际局势的和平与紧张、西方资本主义与苏联的关系状态、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与苏联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的鲜明对比、二战后苏联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等国际因素都对斯大
基本信息商品名称:国际共运史与社会主义研究辑刊-2015年卷(总第5卷)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北京图书发行部出版时间:2015-09-01作者:程玉海译者:开本:16开定价:68.00页数:278印次:1ISBN号:9787511727565商品类型:图书版次:1
本期报告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内容。先系统分析1700-2100年期间世界工业现代化的事实和前景,完成世界工业现代化的四十年评价。其次系统阐述工业现代化研究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原理。其三简要分析中国工业现代化的事实和前景,提出中国工业现代化的路线图。其四完成2011年和2012年世界现代化评价。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七次扩大全会于192年11月22日召开。全会及及其各工作委员会的工作继续进行到1926年12月16日。出席全会的各国共产党代表共191人,其中有表决权的代表100人,有发言权的代表91人。全会讨论并解决了国际政治和国际工人运动中的一些最重要的问题,对世界资本主义状况作了全面评价并进而提出各国共产党最
本卷收录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1)国际次代表大会,包括总委员会于1867年在《国际信使》上发表的《国际工人协会日内瓦代表大会报告》,参加大会的记者卡尔德撰写、由日内瓦迪科曼和厄廷格出版社于1866年于出版的《1866年9月3—8日在日内瓦举行的国际工人协会工人代表大会》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际日内瓦代表大会的通信;(
第二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于1907年8月18—24日在德国斯图加特音乐厅举行。出席大会的有24个国家的社会主义政党和组织的884名代表。列宁作为俄国代表团中社会民主党布尔什维克分部的代表出席了这次大会,这是他首次参加第二国际的代表大会。本卷收录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1)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议事日程、邀请书、通告和信函;(
160多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走过了跌宕起伏的历程,积淀了丰富而又宝贵的经验教训。今天,站在21世纪初所能达到的认识高度,理性地、科学地审视、研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认真分析和总结160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的基础上,探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生、发展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