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病虫害测报、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抗病性鉴定、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低温冷害遥感监测等方面的农业行业标准51项。并在书后附有2015年发布的7个标准公告供参考。 本书可供农业生产人员、标准管理干部和科研人员使用,也可供有关农业院校师生参考。
农业清洁生产是对污染“全程控制”的新型生产方式,是促进农业产业生态化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农业清洁生产的技术类型、过程控制及清洁产品等已在理论上得到认定,但是技术应用的价值评估工作未得到有效跟进。由于农田环境友好型技术应用的价值评估研究还很薄弱,尚缺乏科学的效益评价体系,导致技术补偿政策说服力不足,农户依然缺乏环境保护的
第13届东亚农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取得了圆满成功,与会代表们围绕农业史总论、农业科技史、农业经济史、农村社会史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等内容,就东亚农业文明的形成、发展和交流以及东亚农业科学与技术史体系等各种问题作了报告,并提出了具有很多富有创建的学术观点,充分交流和讨论了相关领域的新研究。为了反映和彰显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丰
本书由长期从事浙江省农业水环境治理和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工作且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编写而成,以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和农业水环境治理模式为基础,分为治理、减量、循环和节水四篇共36个技术模式,内容涵盖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化肥农药减量、秸秆综合利用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等方面,通过图说形式进行讲解,对农业科技人员、创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战略研究》是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项目“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战略研究”的研究成果。全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相关基本概念、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并对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资源利用与生态保育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进行了总述。各论分为五篇,分别就种植业、林业
《农业哲学》内容主要介绍了农学历史、农学中的唯理主义、农业实验研究、农业地理等。《农业哲学》是商务印书馆1938年出版的版本。它也是民国时期西学汉译中的一部。对当时社会研究农业哲学和农业科学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开创农学新天/中华复兴之光伟大科教成就》介绍了古代重要的粮食作物稻、历史悠久的经济作物麻、古老的粮食品种之一大麦、小麦的种植与田间管理、在古代占重要地位的大豆、古代的蔬菜及其栽培技术、早的土壤改良技术、古代肥料积制与施用、古代北方旱地耕作技术、古代南方水田耕作技术、先民们对农时的把握等内容。
《第一农业文明》一书,是文化学者陈绶祥有关中国文化的演讲录。该书从中国农业文明的诞生出发,结合耕种方式的演变、农业工具的发展、土地制度的变革、文字的诞生等,引申出中华文明的起源和特征。这里的“第一”,是指最初、最源起、最本质的文化状态,也就是农业的原始状态。中国的“第一农业文明&rd
农业软科学是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系统科学、农业自然科学、农业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农业决策子系统、农业生态子系统、农业经济子系统之间以及各子系统内部战略、计划、规划、管理、政策等问题的决策性科学。它的特点有:采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内容的广泛性与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是全智能型的,成果可以做为制订各项农业政策的重要依据。
《传统农业科技/中华复兴之光》是“中华复兴之光”系列之一。全书以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形式,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古典栽培技术和古典农具。《传统农业科技/中华复兴之光》唯美展现,古风古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和知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