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内容涵盖植物组织 培养、植物分子生物学和生 物信息学三大类实验内容。 编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 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相关 内容,以期使学生了解和掌 握植物生物技术的基本方法 和技能。 教材是一本简明且实用 性较强的植物生物技术实验 教程,适合生物学、植物生 产类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使用 ,也可供
书中收录了乌审旗天然草地上的73科、229属、409种维管植物,对每种植物列出其汉文名、拉丁学名、蒙古文名、别名、形态特征、生长环境、用途及其对应的彩色图。在409种维管植物中,有33种载入《内蒙古重点保护草原野生植物名录》,占内蒙古重点保护草原野生植物种数(131种)的25.19%,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草麻黄、中麻
《药用植物学》(案例版,第2版)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简单介绍了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及其学习方法;第二部分内容为植物的形态结构,重点介绍植物的细胞、组织以及其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的显微构造和形态结构特点;第三部分内容为植物分类学部分,该部分先概述植物分类的目的、
《药用植物学》(第2版)包括:植物形态解剖学、植物系统分类学、药用植物现代研究技术、药用植物资源利用与保护及药用植物学课程野外实习五部分内容。本书配套”爱医课”网上教学APP,是国内首次应用数字化的《药用植物学》教材。教材专业名词均有英文对照,植物形态解剖部分增色英文小结。为方便学生查找相关内容,本教材的索引按中文拼音
当我们利用显微镜和相机,将那些微小的种子或果实放大数倍至数十倍之后,才惊奇地发现,微观世界里那些渺小而顽强的生命体,居然拥有着如此的美丽和聪慧。本书在概述微拍小型种子的意义、种子显微形态与传播方式、拍摄设备与技巧的基础上,精选57种肉眼难以观察的微小的植物种子,展示种子在显微设备下神奇而美丽的“真容”以及原植物形态,通
树叶通常是树木最明显的特征,是物候变化最直观的展现形式。本书以生活在世界各地的50种植物树叶为主题,从化学原理、外形特征、实用价值、与昆虫等其他生命体之间的共生关系、美学特色等方面延伸开去,讲述与树叶有关的科学知识和历史典故。书中所收录植物大部分在中国也广泛分布(如无花果、菩提树、银杏、水杉、旅人蕉等)。本书的两位作者
本书结合汶川县资源调查数据、标本馆馆藏标本数据、历史文献等资料,介绍了汶川县的植物和大型真菌。汶川县的自然植被共划分为5个植被型组,16个植被型,25个植被亚型。汶川县域区内共有陆生高等植物256科1100属3215种。其中苔藓植物有60科157属314种,蕨类植物有34科67属183种,裸子植物有9科21属51种,被
龙舌兰类植物以前隶属龙舌兰科,现由于分类系统改变,属天门冬科。主要包括龙舌兰属、酒瓶兰属、稠丝兰属、巨麻属、草丝兰属、熊草属、虎尾兰属和丝兰属,全部总类约510种(自然种)。除虎尾兰属外全部产自美洲。它们的叶厚实坚韧,十分耐旱,很多种类茎基部膨大肥厚,因而全部属于多肉植物。由于形态奇特多样,色彩变化多端,近年来受到越来
寄生植物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广泛分布,占被子植物总数的1%以上,具有独特的生理生态特性和重要的生态功能。我国寄生植物种类丰富,其中不乏重要的资源植物,也有对农林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或具有潜在危害风险的恶性杂草。然而,由于对寄生植物缺乏了解,这严重限制了寄生性资源植物的科学利用和寄生性杂草的有效防控。为普及寄生植物的相关知识
本书运用扫描电镜对长白山区不同植被垂直带内314种常见种子植物花粉形态特征进行超景深立体微观结构观察及图像采集,并结合孢粉学分类专业术语分别对花粉的形态、结构进行描述。对部分访花昆虫体壁携带花粉进行扫描电镜图像采集,通过与不同科属植物花粉特征进行比较,鉴定了昆虫体壁携带花粉种类。为探讨传粉昆虫与种子植物互惠共生网络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