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书法教材·古文字源流讲疏》是曹锦炎教授在中国美院书法专业古文字课程讲义的基础上整理而成,首次从书法、篆刻实践的角度,借助新出土文字资料,结合古文字与艺术之间相互运用的研究成果,分170个部首,对各部首收录文字进行系统讲解,详细梳理了甲骨文到汉隶之间的古文字字形和字义的演变过程,指出了演变过程中出现的不同字
大家都可以画的中国绘画史(第二辑)包含隋唐、五代、北宋、南宋四个时期的代表性绘画作品,涉及绘画史论、作品解读。“大家都可以画”部分,其意义不止在于习画,也是对富有鲜明时代精神的艺术品深入体悟的过程,是美感的滋养,是沉静的修炼。绘画工具选用铅笔,内容循序渐进,其目的正是为实现大家都可以画,无论有无美术基础、无论年幼及长。
金蛇狂舞起宏图:本书为十二生肖中蛇主题的画册,为著名国画家戴敦邦先生新绘,包括十二幅蛇主题的“三字经”画作,以及《金蛇狂舞起宏图》长卷和《羲娲创世》图(与弟子王悦阳合绘)。另有戴敦邦弟子王悦阳、程澄“白蛇传”主题的画作。画作包括与蛇相关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典故俗语等,富有文化内涵,展现民俗特色。画册以经折装的形式呈现
本书以油画为重要基底,以意象油画为具体导向,对意象油画艺术问题开展论述。介绍了意象油画的概述,包括意象生成的区域文化特质、意象概念的哲学渊源与美学阐释等方面,引导读者对意象油画有基本的了解。详细论述了意象油画的形式、精神架构与审美意识,主要包括意象油画的艺术形式、形式感、形式语言、模糊性审美意识等多个方面。深入浅出阐述
本书共六章:第一章导论:二十世纪东北地区连环画图像及文化建构,第二章缘起阶段-新时期前期东北地区连环画的初步建构,第三章整合阶段-新时期东北地区连环画的转型,第四章二十世纪东北地区连环画的现实主义主题,第五章二十世纪东北地区连环画的表现形式特质,第六章二十世纪东北地区连环画的文化建构。通过梳理1945年至1999年间东
行书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其风格独特,为书写者提供了较大的表现空间,历来为书家爱用。本书介绍行书的发生发展,讨论行书练习和表现的相关问题,提供大量行书范例。为行书爱好者提供较为完整的视角认识行书。作者一为著名的行书书法家,一为活跃的书法评论家,两者经验的结合为使本书的视野极为独特。书分七章——晋韵绵延通古今、尚法背景下的
本书共7章,以“画画可以很简单”为主旨,分别从几何图形、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汉字、树叶画等方面展开,描绘了数百种充满想象力的简笔画图例。所画之物包含家居用品、食物、动植物和人物,覆盖了生活的各个维度。此外,每章的最后都安排了“趣味创意乐园”版块,让读者不仅能够学以致用,更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激发灵感,深刻体验绘画带来
本书主要讲解数码板绘插画设计与绘制技法,书中既有插画创作理论,也有技法实践操作,结合多种风格插画案例来讲解创作过程与实用技巧,详细表述数码板绘插画的创作特点。书中作品采用多种绘图工具绘制,搭配苹果、安卓端的数位板、手绘屏,平板等多种设备,读者可选择自己熟悉的软硬件环境。书中还介绍了AI创作技法,提升创作效率。通过阅读本
除了图像与风格的研究,艺术史还能扩展哪些新的研究视角?艺术史研究能否超越学科的边界,为更广泛的人文社科研究提供启发?艺术史中的经典作为历史的图像遗存,是否还隐藏了更多的信息?而今天的我们又是用什么样的方式破解图像密码,了解到这些隐秘的政治与历史信息的?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倡议编选本书,汇集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