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邠庐抗议》是一部政论集,也是近代思想家冯桂芬的代表作。校邠庐是作者居住处,抗议二字语出《后汉书·赵壹传》,即位卑言高之意。作者针对清咸丰朝以后的社会大变动,以及当时科技水平落后于西方国家的状况,向当权者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此书共收政论47篇,大部分作于亡命上海期间,少数为旧作。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将取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珍贵历史图片(其中三分之一为*次披露)编辑成册,全面呈现从鸦片战争到军阀混战的动荡巨变的中国百年近代史,期望能帮助历史学家、读者直观地认识、思考这段历史,回顾、反思其间的辛亥革命这一开创性事件。 1911年的武昌起义是加速清王朝覆灭的关键,促成了中华民国的建立。这一历史事件是如何发
洋务运动开始,诞生了中国近代工业商业军工铁路造船矿业,是近代科技教育电报电话的发端;晚清新政是中国又一波变革,它承继发展了洋务运动诸事业,并深入到警察法院选举议会立宪等各个领域。
本书是一本民国故事的汇总,并以人物的性格特点加以归类,文中出现了很多大人物不为人知的小故事,比如徐志摩、胡适、蒋梦麟、黄侃、章太炎等大人物等人的生活细节。文章的故事篇幅较小、生动有趣,从这本文稿里我们看到了大家们的幽默,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立体、饱满的民国。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全书着重对日本汉学家山本宪后人所保存的清末维新变法派人物致山本宪的一百二十余通书札进行整理和研究,包括解题、书札影印、书札录文、书札考释等部分。这些书札记录了清末多位维新变法及其相关人士所进行的诸多活动,以及他们对当时所发生的多起重大事件乃至周围的生活琐事的看法和感受。本书内容不仅可对维
《实说太平天国》是盛巽昌先生就其搜集到的有关太平天国的资料所写的一部学术著作,但又与一般的学术著作写法不同,作者以更广大的读者为对象,不从考究上多着笔墨,而是将史实说话,并将已确定的考证结论直接叙述给读者,因之,读此书又如在读太平天国的深入其内部的真正的历史,这也基于作者对太平天国资料掌握全面充分,与以前出版的研究太平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重点难点解析
本书是蒋廷黻从事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十余年后,搜罗原始材料,采用先进方法,开风气之先,为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建立了科学基础的一本经典之作。在历史学界产生过广泛的影响。蒋廷黻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叙述了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这段时间的中国历史,对中国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以学术的形式表达了关切,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
中美两国之间的全面了解和认识,漫长而复杂。《美国画报上的中国:1840—1911》编者从近现代美国影响非常大的综合性大众文化期刊的海量资料中,精选有关中国的近千幅画作珍品,生动呈现了美国社会对中国以及生活在美利坚的华人的普遍认知,这其中,既有鲜明的歧视与恶意的攻击,也有美好的误解与善意的认可。这些题材丰富、描绘细腻的画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从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从曾国藩到康有为,从李鸿章到孙中山,本书将近百年的演变和人物娓娓道来,没有枯燥的考据,没有史料的堆砌,却尽显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社会发展趋势。 本书以中国的近代化为线索,认为中国人能否近代化将关系国家兴亡,主要阐述了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近代人所做的自强努力及其失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