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收录美学论文8篇,大多写作于20世纪80年代,集中讨论学人*关注的人道主义、异化及人的本质问题,作者依照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原理,廓清人们头脑中的一些旧有的教条主义观念,为改革之初的理论探索及艺术实践辟一新境。马克思指出,历史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而非本体论意义上的存在物,正如没有一个派生出人和万事万物的精神本源或逻各斯;我
“美丽的色彩绝非偶然,而是可以学习掌握的。”——本书作者妮塔·利兰本书将对色彩的全部秘密来个大揭底——从基础色彩理论、色彩术语、色彩介质、混色原理到具体的配色技巧与画面设计原则,作者妮塔·利兰对此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逐步为你构建起坚实的色彩知识体系,带你从科学、专业的角度真正了解色彩。书中的练习步骤清晰、易于上手,可以
本书内容包括:潘诺夫斯基艺术思想知识扩散总体状态分析;知识扩散广度——潘诺夫斯基施引文献学科分析;知识扩散深度——潘诺夫斯基主要施引作者分析等。
设计色彩
本书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编著的关于传统色彩理论研究的论文集,包括30篇论文,分别由来自中国、日本等国家和台湾等地区的色彩学专家,以及中国各高等院校、文博单位的研究人员撰写,对传统色彩理论及其运用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论述。本书内容一方面具有跨国家、跨地区的区域性视野,涉及中日色彩文化比较性研究,并从色彩词汇及其认知
阿瑟?丹托(ArthurDanto,1924—2013)是美国当代十分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哲学家。近年来,他的“艺术的终结”“艺术世界”“艺术的定义”等思想在国内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本书立足丹托的历史哲学思想,较为系统地梳理了他的艺术理论的发展轨迹,一方面从艺术世界、艺术的终结、意义美学等方面揭示丹托艺术理论的建构策略,另一
本书是刘伟冬研究图像学与中国美术史的成果结晶,由包括序言在内的《西方艺术史研究中的图像学概念、内涵、谱系及其在中国学界的传播》《图像学与中国宗教美术研究》《图像学与汉画像研究》四篇论文组成,后三篇均为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国家重点项目《图像学与中国美术史研究》(批准号12AF006)的系列研究论文之一,
虚拟空间交互设计是一门综合的、交叉的学科,它不仅涉及到计算机科学、多媒体技术、人机交互、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的问题,还涉及到视觉表达、空间构成、艺术设计等多个艺术领域的问题。本书从模拟人的各种感官形式入手,讨论各种不同的虚拟空间的交互设计形式。
构成设计是一切造型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基础,同时也是现代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际出发,要让基础课程起到打基础和支撑专业的作用,所以作者整合“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课程内容,使现有知识体系更加立体化;还增加了思维训练内容,把设计语言和设计思维同时纳入到项目设计中,使项目设计呈现“合理、趣味、延展”的多元化趋势,让学
来日非善:艺术、批评、紧急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