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邀请海德格尔与维特根斯坦开展鲜活深入对话的方式,追问Sein/Being(在-是)本身。本书既是汉语世界第一部系统比较二者思想的专著,也是全世界第一部系统比较二者Sein思想的专著。本书由上卷《在》暨下卷《是》相互构成。《在》对二者存在思想三元结构(真理-存在-语言)展开细腻重构与比较研究,论证二者以不同“后-
《易经》(又名《周易》)是我国古老的一部占筮书,同时也是一部凝结着远古先民睿智卓识的哲学著作。它以象征阳的“—”(又称“阳爻”)和象征阴的“--”(又称“阴爻”)为基本符号,八卦(每一卦由三爻组成)以及由八卦中任意两卦交相叠合而成的六十四卦(每一卦由六爻组成)为基本图形,通过对这些卦象的解释,阐述了事物和现象生成变化的
《庄子》作为先秦著名典籍,历代为之作注者不胜枚举。仅有清一代注解《庄子》的文献就非常多,但其成就却少有超越郭庆藩《庄子集释》和王先谦《庄子集解》者,二者可谓庄子学史上之双壁,虽风格不同,却同样光彩照人。本书通过对这两部《庄子》注释文献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这两部《庄子》注释典籍的优劣得失,各有千秋。也为后世研读庄子提供参
滕文公与孟子
《关氏易传》《易数钩隐图》均从筮占的角度贯通《周易》义理及易用,前者解易汉易色彩浓郁,后者宋学特点突出。《删定易图》,乃以汉唐义理易学为标尺,对《易数钩隐图》做出评判和删削。本次整理,《关氏易传》以上海图书馆藏明范氏天一阁刻本为底本,《易数钩隐图》以正统《道藏》本为底本,《删定易图》以明成化左赞刻本为底本。此三种易学著
本书是关于庄子自由思想的学术专著。自由是人类文明的一大主题,中国古代对自由的哲学诠释由《庄子》奠定基础,其《逍遥游》篇集中对人类自由本性展开了探索。作者通过对文本做出的整体性解读,通过解析隐喻、辨析逻辑,清楚地说明了《庄子·逍遥游》中存在着的深层次的思想结构,透过它的表层语义达到对其内在意义的理解。
《原本大学微言》是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有关《大学》的讲记,书名中说的“原本大学”,指的是《大学》的古本《小戴礼记·大学》。作者以渊博的学识,综罗大量的文史典故,对《大学》中的微言大义作了揭示,给人以知识的乐趣和人生的启悟。《大学》是儒家的代表作之一,相传为孔子的学生曾子(曾参)所著。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
《论语别裁》是南怀瑾著作的一部作品,由复旦大学出版社于2005年出版。《论语别裁》是一本关于《论语》的讲演录。书中对《论语》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详细而又生动的讲述。不仅有篇章结构、段落联结上的提示,而且有原文义旨以及所涉人文掌故的阐发。尤为新颖的是,作者把对原文的串讲撮编为一个个历史故事,蕴意深邃而妙趣横生,这在
该书从《论语》的语录体风格出发,采取逐段解析的方式,提炼各篇主题,予以凝练概括,拟就的一些小标题,不失原义,又用语鲜活,富于时代性和感染力。本书打通时空隧道、连接古与今,多用笔墨于孔门师徒言说的时代条件,又指出这些言说在此后的历史长河中如何“常释常新”,通过“与古人对话”,发现先哲的现代启示,作者还将自己的研究心得融入
《周易》为群经之首,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化经典,是中华文化重要的源头活水,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智慧的集中体现,易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潮、主旋律。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常新的学问,易学随着社会发展、时代进步而不断变化,在各个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规律。周秦诸子易学、两汉象数易学、魏晋玄学易学、宋代理学易学、明代心学易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