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辑收录了“中国与韩国新儒学视野下的‘道统’的建立与诠释”国际研讨会会议上发表的论文中的12篇。本次会议的宗旨是在中国、韩国背景下重新检讨新儒学话语如何通过“道统”概念的提倡而被合理化的进程。会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以下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中国与韩国的理学家或性理学家如何在道统系谱下发展各自的学说?为何朱子学能够在韩国
理学家遵循传统儒家“得君行道”的思想,希望通过与皇帝的合作来实现“儒家整体规划”;而心学家则希望通过“觉民行道”,联合新兴的市民阶层来推动实现“儒家整体规划”。理学家与心学家从各自的哲学思想出发,逐渐探寻出两条迥异的经济发展方向。
《陆九渊集》是南宋著名哲学家、陆王心学开创者陆九渊的著作集,收录了陆九渊全部的传世文献,包括书信、诗文、讲义、杂著、章奏、程文、语录、年谱等。此次整理,以上海涵芬楼影印的明嘉靖四十年刻本《象山先生全集》为底本,参校清道光二年金溪槐堂书屋刻本等多种本子点校而成;此外,还将各本序跋,朱熹与陆九渊、陆九韶兄弟论辩书信,以及《
本书主要探讨了北宋理学家吕大临道学理论的阐释径路和特点,依次考察了吕大临思想形成的道学背景、吕大临经学诠释中对道学理论的体认和把握特点,以及作为吕大临理论体系的天道性命论、心性修养论和礼学实践论的具体内涵,最后简述了道学的现代哲学意义。本书认为,吕大临的道学理论,承接《孟子》、《中庸》“尽心知性知天”的心性之学传统,贯
《张载思想研究》是台湾学者朱建民先生的学术专著,也是台湾学术界研究张载哲学思想的第一部专著。对于研究张载思想的学者而言,这是一部难以绕过的佳作。书中主要就张载的哲学思想展开论述,结合其所欲建立的义理系统,分别从天道论和心性论两个方面作详细阐述,并进而介绍了张载如何通过其所建构的义理系统来驳斥佛老之学。作者在书中对张载哲
《张载思想的哲学诠释》一书是台湾学者陈政扬的学术著作,本书主要通过多视角探讨张载如何在气论的基础上,阐述孔孟儒学的义理精神,并依此统摄其人性论、生死观、教育观及礼学等思想,内容上有其独特性。其在论述的过程中,参照两岸学界有关张载的主流论点,厘清了张载思想中的虚气、礼理等关系,体现了较高的学术水准。书末收附录四种:第一种
本书是钱穆对宋代理学三书,即元代刘因所编《朱子四书集义精要》、周濂溪《通书》及朱熹、吕东莱编《近思录》所作的读书劄记,作者简明扼要阐述了宋代理学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展现宋代理学家探究义理的精深与各家之异同,并结合中西思想文化传统和现代社会生活实践,进行比较与评析,其中多有独到深刻的见解。作者以札记形式展示,看似
本书以中国学术史之宏阔视野,撮述朱子学要旨,内容论及自孔子以后迄于朱子此一千七百年来儒学传统之流变,朱子学之思想脉络,及朱子学之流衍,以此明朱子学承先启后之重要思想价值。本书高屋建瓴、内容通俗易晓,朱子学之精粹尽在其中,实为阅读和研究朱子学之入门书。
“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是黄庭坚对周敦颐的评价。周敦颐是“北宋五子”之一,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在文学方面,他留下千古名篇《爱莲说》等,在哲学方面,他提出的“至诚”“无欲”等概念构成了理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他为官清正廉明,深孚众望。周敦颐知和行两方面达到了高度统一,成为后世仿效的典范。
本书是“朱子经学与四书学”专题论文的结集。朱子是中国思想和文化的核心人物,他集宋代理学和经学之大成。本书集中研讨了朱子的五经学、四书学及其相关问题,内容集中在如下五个方面:(1)朱子的四书学研究。四书学是朱子经学的研讨重点。(2)朱子的五经学研究。朱子的易学和礼学得到重点讨论。(3)传统朱子学问题再探。中和和道统问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