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数字人文系列教程》之一。本教材分七个部分汇集数字人文领域的重要研究文献,方便学生很快地了解数字人文在不同人文社科领域中的应用,比较便捷有效地掌握数字人文的基本方法和研究实例。具体来说,第一部分是基本方法文献,后面的五个部分是学科专业板块,分文、史、艺术和艺术史、新闻传播学以及教育学,最后一部分是数字人文的理论反
《数字人文》辑刊2024年第4期,共计收录文章10篇,总计约30万字。本期设置四个专栏,以文史哲等传统人文学科为中心,涵盖社科、艺术、教育等多学科,择取运用数字资源、方法和思维解决人文问题的优秀学术成果及相关资讯汇集成刊。本期秉承创刊以来的收录规则,栏目设置更趋稳定,学术质量不断提高,编辑风格更加成熟。 “数字史学”
本书结合新文科建设背景,阐述了数字人文的产生机理及其理论内涵,通过对不同领域数字人文项目的典型案例分析,提炼出数字人文项目的特征与内容,并以北京历史文化和城市建设为领域,将北京要素数据化,构建知识模型、探寻语义关联、创造数字叙事空间,为我国图书馆界数字人文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
《中国数字人文发展报告》全稿约35万字,分为“中国数字人文发展鸟瞰”“相关学科与业界内数字人文发展分疏”“比较研究视野下的国外数字人文发展前沿”“中国数字人文年度专题聚焦”四个部分,下涵由不同专业领域内的专家撰写的专题报告共18个。《报告》是以中国数字人文发展为对象,记录、总结和反思中国数字人文发展历史,推动中国在数字
本书为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着力于对新兴技术伦理治理“社会实验”路径的实践特征、理论基础以及应用维度的人工智能社会实验伦理治理问题进行系统讨论,以期为创新型国家建设背景下创新与治理协同共生的技术社会实验试点工程研究提供前瞻性探索。主要内容包括:(1)绪论:实验与社会;(2)技术社会实验的概念界定;(3)基于实验的新知识社
《数字人文》辑刊2024年第3期,共计收录文章12篇,总计约30万字。 本期设置7个专栏,承袭创刊以来的常设栏目外,新设“人工智能”专栏。 “文本分析”栏目两篇文章,第一篇文章基于唐代文学相关数据库,对元和文学展开量化研究,探讨其基本创作生态;第二篇文章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开放性生成文本,开展职业性别偏见研究。“基础设
《数字人文》辑刊2024年第2期,总计约30万字。以文史哲等传统人文学科为中心,涵盖社科、艺术、教育等多学科,择取运用数字资源、方法和思维解决人文问题的优秀学术成果及相关资讯汇集成刊。本期秉承创刊以来的收录规则,栏目设置更趋稳定,学术质量不断提高,编辑风格更加成熟。
作为国际学术前沿领域的数字人文,旨在以数字技术和方法深入介入人文学术研究,《数字人文导论》通过介绍数字人文的主要理论、方法、工具和应用,让学生了解和学习数字人文领域的基本概念、研究范式及跨学科数字研究的理念和具体实践,使学生具备计算思维,能用数字人文的方法和工具解决人文学科研究中的问题。教材分上下两篇:上篇介绍数字人文
本书从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科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等多学科、跨学科视角出发,综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研究方法,对大数据环境下数字人文的理论、数据、方法、应用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课题组翻阅了大量文献,发现目前鲜有系统介绍数字人文理论、方法与应用的著作和教材,本书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撰写的。本书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