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考古》是山东大学考古学院、文化遗产研究院和山东大学博物馆联合编辑的系列丛书,分集陆续出版。本丛书内容以中国及东亚地区的考古学和古代文明研究为重点,广泛吸收国内外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体现了考古学研究的新思路、新理论和新方法。第23集收录了16篇研究论文、4篇发掘报告,内容涉及考古纪事、史前到历史时期的聚落与社会考古
东方考古(第22集)
《东亚文明》是由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主办的学术集刊,旨在加强国内学者与世界范围内同领域同仁间的学术交流,促进东亚考古与文博事业的不断发展。《东亚文明》的研究范围以中国为中心,广泛面向东亚世界,所涉领域包括考古学、历史学、文物学、博物馆学、文化遗产等方面的研究。本集刊希望通过复合型的研究方法,推动有关
佛教考古学,是运用考古学方法研究佛教有关遗迹和遗物的人文科学,主要包括三项内容:地面佛寺遗址、石窟寺遗迹和传世的零散佛教遗物。本书延续《佛教考古:从印度到中国》的结构,仍以天竺佛教史迹开端,从西到东,分别讨论了丝绸之路上的佛教遗迹以及内地汉化佛教的相关问题。
两汉时期,半岛北部随着汉初卫满朝鲜的兴衰和后来汉朝在这里设置郡县,同汉朝中原地区的联系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半岛南部的三韩之地在此时同汉王朝的联系进一步增强,是整个半岛由氏族到国家的重要转折时期。关于这一时期中国和朝鲜半岛之间的交往和联系,史书虽有记载,但多简略而不具体,这就需要通过对考古学材料的发掘和研究加以充实和探索
巴彦诺尔唐墓是一处位于漠北草原的关中风格唐朝贵族墓葬,墓中发现了大量陶俑、壁画等初唐风格的文物,同时发现了中亚、拜占庭风格的器物。该墓葬和漠北其他铁勒考古遗址的发现,为唐代北方羁縻府州和草原丝绸之路等的研究提供了新史料。本书主要研究了巴彦诺尔壁画墓的基本形制、壁画、随葬俑、金器、金币等内容,还从唐朝羁縻统治时期的其他墓
《韩国的古代木简》收录了自1975年首次在庆州雁鸭池发现木简后30年间韩国出土的所有木简的实物照片与解读文字。内容分为论考。图录、补充资料三大部分。论考部分主要讨论了以下四个问题。木简的定义;木简的种类;古代东亚木简的出土现状;木简与古代韩国的文书行政。图录部分则按照出土地分类、依次收录了咸安成山山城、河南二圣山城、金
《东方考古》是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和山东大学博物馆联合编辑的系列丛书,分集陆续出版。本丛书内容以中国及东亚地区的考古学和古代文明研究为重点,广泛吸收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体现了考古学研究的新思路、新理论和新方法。第21集为山东大学考古专业成立五十周年纪念专刊,收录了49篇研究论文、4篇发掘报告
1965年,在修建连接历史古城撒马尔罕和塔吉克斯坦公路的过程中,被世人称为“阿夫拉西阿卜壁画”的遗迹重见天日,尽管它被部分损毁,但仍是粟特传统绘画中极富意趣的杰作。意大利学者康马泰博士以历史学者的洞鉴和图像学者的敏锐,通过重点解读阿夫拉西阿卜遗址1号房址“大使厅”的壁画环带,多层次、多角度讲述了粟特地区的历史,勾勒出一
本书为浅川巧对朝鲜陶瓷进行梳理、研究后,首次相对系统地对朝鲜民用陶瓷器进行了分类和命名,被誉为朝鲜工艺研究乃至民艺运动里程碑式的著述。书中详细描述了各个器物的材质、形状、用途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