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象征标志,既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体现了国家的政治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也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缩影。本书是一部全面系统介绍21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象征标志的百科全书式手册,提供了有关国家历史、地理、文化、语言、体育、饮食、宗教、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展现了物产丰盈、人杰地灵的拉丁美洲,既能够加深人们对这片神奇土地的认识
本书突破传统的跨国民族研究以中国与周边国家跨国民族为主要考察对象的范式,对中国西南周边两个重要国家缅甸和泰国之间的跨国民族进行研究。书中以民族学研究方法为主要手段,充分结合田野调查资料和中外文献资料,对缅泰跨国民族的种类、分布和人口,缅泰跨国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缅泰跨国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缅甸与泰国政府对跨国民族的
《“演说舞台”上的雅典民主:德谟斯提尼的演说表演与民众的政治认知》从表演研究的视角,将雅典政治演说作为一种以交流为目的的公共表演行为,通过在特定演说场合的语境中分析演说的修辞策略,来考察政治家的演说表演对民众政治认知的影响作用。提出雅典政治家的演说表演为民众正常地进行政治参与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在一定程度上维系着雅典民主
本书主要采用民族政治学关于民族国家构建的理论来对1988年以来缅甸的民族国家构建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对1988年以来缅甸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增强及其原因,对缅甸民族国家构建的现状、挑战、机遇和趋势等问题进行全面的探讨。 本书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缅甸中央政府推行的以“政令军令统一”为主要内容的国家构建;二是缅甸中央政府
《从苏联模式到中国道路》是黄宗良教授对世界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观察、研究和思考。书中提出从苏联模式到中国道路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大飞跃;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伟大意义;深入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历史任务;解读了党的执政理念的发展历程,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在人
陈大柔的《日本地方政府管理》是一部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叙述深入浅出的关于日本地方政府管理的著作。全书共分八章,即日本政府的行政环境、日本地方自治的政治体制、日本地方政府的职权及与中央政府的关系、日本地方政府的演变与改革历程、日本地方公务员制度、日本地方政府人事行政管理、新时期日本地方政府的改革举措,最后一章从地方政府的
本书是20世纪初驰名世界的德国国民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桑巴特的代表作之一,是“美国例外论”这个领域的开山之作,一方面,本书有关美国政治制度(主要指普选制和宪政民主)和企业制度(主要指计件工资和利益分享)促进了工人对资本主义持善意态度的观点,得到了后继者的发扬;另一方面,本书关于美国工人的生活水平高于欧洲大陆工人从而使其安
本书分别从当代俄罗斯经济政策、政治改革、文化走向等角度对转型后的俄罗斯社会展开分析,汇集了多位俄罗斯经济、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学者的较新成果和文章,数据新颖,角度独特,对理解新时期的俄罗斯国家形象,对比中俄大国转型的异同和未来趋势提供了新的观点和视角。
本书是北京大学亚太研究院编的一本文集,主要包括东北亚研究、日本研究、东南亚研究、南亚研究、中亚研究、拉丁美洲研究、华侨华人研究、妇女问题研究和学术著作评介等专栏,作者以北大老师为主,兼顾其他作者,每年一本。
在西方政党政治研究中,英国研究地位十分重要。英国是政党政治的发源地,对西方世界影响深远。以英国为研究对象,不仅可以了解英国一国之政党政治发展,亦可洞察西方世界之政党政治发展。谢峰编著的《政治演进与制度变迁(英国政党与政党制度研究)/世界政治研究丛书》以英国政党与政党制度为题,系统梳理英国自二战后以来政党意识形态的演变及
《转型期俄罗斯中产阶级问题研究》从不同视角对当代俄罗斯中产阶级的划分标准、社会定位、以及政治参与程度和经济状况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得出较客观的解释,并力求提示中产阶级发展、国家制度转型以及社会政策调整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美国政治史上,“保守主义”(Conservatism)和“自由至上主义”(Libertarianism)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二者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存在尖锐对立和冲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自由与权威:二战后美国右派运动张力研究》以“右派”一词来作为二者的合称,并对二者间在学理上和历史上的纠葛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由
美国弗兰克·古德诺编著的《政治与行政--政府之研究》的目的旨在说明,法律规定的正式政府体制与现实的体制并不总是完全一致,尤其是从美国当前政治现状的角度来考虑,情况更是如此。本书还力图指出,为了使现实的体制与作为正式体制基础的政治理念之间相契合的程度比目前更紧密,我们应该对美国正式政府体制进行哪些方面的改革。本书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