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推荐
更多
新书推荐
更多
点击返回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图法 【S-0 一般性理论】 分类索引
  • 现代生态农业研究与展望
    • 现代生态农业研究与展望
    • 李文华/2024-5-1/ 科学出版社/定价:¥189
    • 在生态文明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和“两山”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现代生态农业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本书回顾了生态农业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新时代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提出了现代生态农业的概念内涵、特征标准与典型模式。本书重点分析了不同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状况、发展方向与实现路径,并全面评估了生态农业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

    • ISBN:9787508864143
  • 中国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研究
    • 中国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研究
    • 徐定德[等]著/2023-11-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定价:¥128
    • 粮食安全是落实国家安全观的重要基础、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是落实“藏粮于技”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举措。本书基于稻农一手调查数据,在分析稻农绿色生产技术来纳行为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剖析了土地流转市场、社会化服务市场和非农就业市场发育限定条件下农户的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决策,并考察了社会资本在三大要素市场发育与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

    • ISBN:9787522826707
  • 现代种养循环农业实用技术
    • 现代种养循环农业实用技术
    • 唐志如主编/2023-9-1/ 化学工业出版社/定价:¥39.8
    • 本书共十章,主要内容包括经济作物、牧草和果树的种植技术,猪、牛、山羊、家兔、鸡和淡水鱼的科学养殖技术,以及现代种养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 ISBN:9787122436078
  • 农业起源和人类活动与环境关系研究
    • 农业起源和人类活动与环境关系研究
    • 王灿,吕厚远/2022-12-1/ 科学出版社/定价:¥238
    • 本书系统总结了早期农作物遗存鉴定的新技术、新方法,包括植物大遗存、微体遗存和生物标志物等方面研究的新成果,介绍了部分早期农业起源、发展和传播的新证据,以及气候环境背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农业起源研究的前沿方向进行了展望。此外,本书以郑州地区为研究区域,通过13处裴李岗文化和仰韶文化遗址的植物考古分析和14C年代测

    • ISBN:9787030734778
  • 王祯农书(节选)
    • 王祯农书(节选)
    • 孙显斌/2022-6-1/ 科学出版社/定价:¥78
    • 《王祯农书》由元代王祯编撰,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孙显斌研究员解读。《王祯农书》是我国农学史上承前启后的经典著作,它以代表北方农业的《农桑辑要》和代表南方农业的《陈旉农书》为主要蓝本,首次融合南北农业的内容,被后世《农政全书》《授时通考》等大量引用。原书分三个部分:《农桑通诀》《农器图谱》以及《谷谱》。其中《农桑通

    • ISBN:9787030719676
  • 晚清农学的兴起与困境
    • 晚清农学的兴起与困境
    • 李尹蒂/2021-11-1/ 科学出版社/定价:¥98
    • 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学科史、教育史研究的新角度切入,在充分掌握史料的基础上,从档案等原始文献史料入手,在清季社会、文化、政治等各方面制度性变动中,厘清农学在近代中国的起源、流变的脉络及在此过程中遭遇的困境,进而考察农学从知识走向制度的转变,探究晚清农学困境的深层次成因。通过对与农学有关的文本有实践争论的分析,进一

    • ISBN:9787030699985
  • 中国农业史概论
    • 中国农业史概论
    • 李群/2021-11-1/ 科学出版社/定价:¥98
    • 《中国农业史概论》是一本全面、系统介绍中国农业起源、发生与发展历史过程的教科书。本书从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到夏商西周粗放农业的发展,再到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传统农业产生及其发展,以及近代农业顺应历史潮流发展变化,从农业土地制度、农业税赋、生产工具、农田水利、耕作制度和耕作技术、农作结构演变、园

    • ISBN:9787030672179
  • 南方环保型种养循环农业原理与应用
    • 南方环保型种养循环农业原理与应用
    • 吴金水等/2021-6-1/ 科学出版社/定价:¥238
    •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循环农业的内涵以及国内外循环农业的发展趋势、环保型循环农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构建了适合我国南方的牧草-肉牛-蔬菜复合循环农业体系,阐述了牧草和青贮玉米种植与加工、肉牛养殖、养牛场废弃物肥料化利用、环境保育系统和特种作物绿色生产等关键技术,并阐述了循环农业园区的建设与管理。以期为解决当前农业种养分离和环境

    • ISBN:9787030690289
  • 生态农业原理与实践: 引领面向可持续农业的系统转型
    • 生态农业原理与实践: 引领面向可持续农业的系统转型
    • (法)A.韦策尔主编;王丽丽等译/2021-3-1/ 科学出版社/定价:¥280
    • 本书系统总结了近年来欧美国家生态农业的**进展。1~4章介绍了欧洲、北美和拉丁美洲生态农业典型案例;5~7章阐述了杂草管理、转基因作物及生物防治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8~9章介绍了如何开展生态农业评价;10~12章概述了生态畜牧业及生态渔业实践;13~15章介绍了农业生态学的高等教育及生态农业相关培训;最后一章讨论了依据

    • ISBN:9787030683007
  • 农业物质循环新技术
    • 农业物质循环新技术
    • 李瑞波、陈其发 编著/2020-8-1/ 化学工业出版社/定价:¥60
    • 本书以笔者多年大量实践经验为基础,以“碳思维”和有机碳肥理论为工具,详尽地介绍了农业生产、生活中固液有机废弃物的种类、形态、内含物的特点,重点介绍了其“碳转化”为植物有机营养和肥料的工艺方法及实际应用案例。对推动农业物质循环和城乡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本书适用于政府农业和环保部门行政管理人员、农业企业

    • ISBN:9787122368935
  • 农业科技史话(英文版)
    • 农业科技史话(英文版)
    • 李根蟠 著/2019-11-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定价:¥98
    • 本书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史话丛书之一《农业科技史话》的英文翻译版本。原作者为李根蟠,译者为青岛农业大学外语学院院长纪卫宁。本书从中国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对动植物的驯化、引进和利用,传统农具的创新和演进,中国传统农业科学体系等方面加以阐述,揭示了中国传统农业科技的丰富内涵和巨大成就。本书用雄辩的事实说明了中国农业

    • ISBN:9787520156493
  • 农圣文化概论
    • 农圣文化概论
    • 李兴军著/2019-2-1/ 科学出版社/定价:¥98
    • 本书基于传统文化育人和乡村振兴战略双重背景,以农圣贾思勰及“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为研究对象,联系当代“三农”经济发展,提出了“农圣文化”这一学术概念,并从精神、物质、社会等文化生产的三个维度,构建了农圣文化理论体系,分析了农圣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条件,总结了农圣文化的特点,重点阐述了农圣文化理论价值体

    • ISBN:9787030598653
  • 生态农业绿色发展研究:基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创新
    • 生态农业绿色发展研究:基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创新
    • 王凡 著/2018-9-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定价:¥69
    • 《生态农业绿色发展研究:基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创新》以生态农业绿色发展为主题,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创新为基点,运用政治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原理深入阐述了宏观生态农业现代化经济体系,微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创新的理论。新时代赋予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的发展模式、改革路径、创新道路和历史使命,展现给读者的是内

    • ISBN:9787520133609
  • 澜沧江流域农业文化遗产考察报告
    • 澜沧江流域农业文化遗产考察报告
    • 闵庆文等编著/2018-3-1/ 科学出版社/定价:¥298
    • 本书是科学技术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澜沧江中下游与大香格里拉地区科学考察”课题“自然遗产与民族生态文化多样性考察”主要成果之一。本书以多年实地考察和广泛文献收集为基础,系统介绍了澜沧江流域系统性农业文化遗产和要素类农业文化遗产的资源状况问题,并重点围绕稻作文化、古茶园与茶文化、山地农业、食用生物资源等进行了专题

    • ISBN:9787030550835
  •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战略研究
    •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战略研究
    • 李文华主编/2016-6-20/ 科学出版社/定价:¥240
    •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战略研究》是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项目“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战略研究”的研究成果。全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相关基本概念、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并对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资源利用与生态保育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进行了总述。各论分为五篇,分别就种植业、林业

    • ISBN:9787030482594
  • 新大陆农作物的传播和意义
    • 新大陆农作物的传播和意义
    • 张箭著/2014-9-1/ 科学出版社/定价:¥79
    • 美洲印第安人驯化、培育、种植的和美洲特有的作物有60多种,其中影响较大、分布较广的大致有22种。张箭编著的《新大陆农作物的传播和意义》论述其中玉米、土豆、甘薯、木薯(以上为粮食作物),烟草、橡胶、棉花(经济作物),花生、向日葵、咖啡(原产非洲),可可(干果作物),番茄、辣椒、南瓜、四季豆(蔬菜作物),菠萝、地瓜(水果作

    • ISBN:9787030418869
  • 史前的现代化:中国农业起源过程的文化生态考察 史前的现代化:中国农业起源过程的文化生态考察 史前的现代化:中国农业起源过程的文化生态考察 史前的现代化:中国农业起源过程的文化生态考察
首页 1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