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废资源化是目前矿业领域和矿物加工领域的热点,如不进行妥善处理和利用,将对资源造成极大浪费、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固体废物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资源的循环利用水平,是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本书综合介绍了固废资源化领域国内磷石膏目前堆存及利用的现状和国内外研究成果,全书从磷石膏产生、磷石膏利用的基
本书主要论述岩石结构面损伤规律与动力剪切特性,全书共9章,围绕两个核心问题展开。一、不同类型的岩石结构面剪切损伤规律及其与宏观力学性质的联系。主要包括:充填结构面剪切力学行为与损伤规律、基于声发射监测的结构面损伤特性与模型建立、粗糙花岗岩结构面的剪切特性和表面细观微损伤、锯切和劈裂花岗岩结构面剪切行为与岩壁损伤特征等。
长三角地区滩涂资源丰富,约占全国的40%,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滩涂围垦开发,获得了6000km2的土地资源,为长三角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国土资源保障。然而,大规模围填海活动导致滨海湿地面积减少,自然岸线锐减,海岸带生态系统受到威胁。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绿色发展理念对滩涂保护利用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应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守海洋生
本书以中国河口海岸滩涂为研究对象,重点对环渤海沿岸、江苏沿岸、浙江省沿岸资源分布及利用模式。 1、首先是明确研究区域,即三部分; 2、然后是对研究区域的概况进行介绍,主要是地形地貌、水文、生物,包括经济发展等方面; 3、研究的主体内容:(1)通过遥感方法进行多年滩涂的提取分析,包括岸线长度、滩涂面积及其时空演变(2)通
本书是现代自然地理学国家级教学团队在“自然地理与人类环境”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建设基础上,吸取国内外优秀教材精华而编写的一部新教材。全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从地球表层系统科学的角度阐述了自然地理学、地球表层系统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从地球表层系统的角度阐述了地表环境的组成、结构及其运行机制,第三部分阐述了自然地
本书以海洋创新数据为基础,构建了国家海洋创新指数,客观分析了我国海洋创新现状与发展趋势,定量评估了国家和区域海洋创新能力,开展了区域海洋创新绩效格局演进与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政策演变分析。本书同时开展了全球海洋科技创新态势、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专题分析。 本书既是海洋领域的专业科技工作者和研究生、大学生的参考用
主要包括沉积记录形成过程及其正演模拟、基于沉积动力学的地貌演化过程、海岸与海底沉积体系形成演化等
本书是对持续了十年之久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而形成的,系统地分析和阐述了20世纪40年代以来约80年间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时空变化特征,包括:海岸线长度与结构、海岸线开发利用程度、海岸线变化速率、海岸线分形维、海岸带陆海格局、海湾形态等方面的格局与过程特征,并对大陆海岸线变化的影响因素、环境与生态效应等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进一步
本书全面系统梳理和总结了陆地生态系统生态质量监测指标与监测技术体系,并以丰富的案例研究进行了进一步阐释。基于CERN站点,从观测指标体系的增补、观测频度的提升和观测技术方法的改进三个方面,阐述了生态系统水土气生观测指标与规范。针对陆生大中型动物多样性监测,介绍了实时组网监测、传输,红外相机监测图像与视频分析等技术。介绍
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增强的背景下,沙漠化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我国沙漠地区地处亚洲干旱区的核心位置,人类活动历史悠久,是不同文明传播与交流的重要通道。调查沙漠环境变迁地质记录与沙区人类活动遗迹是认识沙漠形成演变规律及干旱区人地关系的前提。 本丛书是对我国北方沙漠/沙地环境变迁地质记录与人类活动遗迹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