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学术源流、形上依据、现实范畴、践行之道等方面对《淮南子》的伦理思想进行梳理。一方面,《淮南子》勾连了从自然到社会关系再到国家治理的道德画卷,另一方面,《淮南子》提出了道德教化与道德修养的具体原则、对象与途径,让人由被动受教化到主动求修养,最终提升道德境界,成就道德理想人格,化解道德困境。
本书从各个角度对深度思维进行了剖析,既介绍了深度思维的本质,也教育读者培养和运用深度思维,还列举了经典事例,帮助读者加深对深度思维的理解。
本期设置汉传佛教栏目,包括教史研究、义学研究两部分。书稿内容包括宋祖雄《论南北朝时期益州佛教风尚变迁》、李华伟《从“数息观”的再阐释看天台禅法的中国化——兼论慧思、智顗援道入佛之异同》、觉深《华严十玄门思想发展演变》、贾靖恩《试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和大乘汉传佛教中的菩萨特质及其异同》等19篇学术论文。各位学者和研究者对
工匠文化是日本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代名词,工匠文化的核心——工匠精神是在讨论日本民族精神中经常涉及的话题,但学界对其思想渊源与确立标志的深入剖析较少。当前,日本对工匠文化的叙事已成为关乎地方和民族认同、促进申遗、构建“技术立国”形象的重要事业。本书从社会史研究的视野,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首先叙述了日本工匠文化的渊源特别
人生不过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当你身处低谷时,你可以消沉,可以焦虑,可以抱怨,甚至可以崩溃。但真正能够治愈你的,从来不是时间或某个人,而是你的格局和释怀。众生皆苦,唯有自渡。 自渡是一种可以习得的能力。全网300万粉丝心理类博主墨多先生,凭借丰富的心理学知识、10多年的咨询经验,以及曾帮助过众多女性改变命运的具体方法,
本书是作者二十多年来为研究生开设“创造学”“创新思维及其培养”课程的实践心得。针对科学主义心理学对于创新思维研究的物性化局限,本书从“人性”与“人力”、“科学”与“人文”的双重视角,以整体人性的观点对创新思维的内涵、特征、培养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新的论述。本书以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综合视野,反思了创新思维认识和培
驱动与世界连接的能力 在校大学生、应届毕业生和刚进入职场两三年的新人有着同样的迷茫,读书时不知道为步入社会做什么准备,面试前不知道机构有什么要求,初入职场不明白为什么没有得到重用。本书作者杨明老师担任首席人力资源官多年,专注研究和解决这部分人群的问题,对症下药、开出良方。 作者擅长以丰富多样、生动有趣的案例和故事,让读
自20世纪以来,生命教育逐渐成为各国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焦点。本书研究了英、美、法、德、日、韩、新等国家及我国实施生命教育的思想渊源与社会背景、生命教育目标的厘定和内容的设计、生命教育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安排,并审慎提出一些启示和对策。本书既立足相关国家和地区生命教育体现出的民族性、阶段性、全面性、独特性,又注重对相关国家和地
本书所探讨的意识自然化的新进路,是在吸取已有的各类物理主义和二元论的理论经验下,对意识“难解问题”作出的尝试性解释方案。一方面,本书通过梳理总结自然主义下的物理主义路径和二元论路径,指出两种传统路径在意识问题上所各自面临的困境;另一方面,本书着重阐释查尔默斯的“自然主义二元论”,论证分析其作为意识自然化新进路的可能性,
“儒学日本化”的提出虽然始于明治以后,然而其历史进程的展开集中体现在江户时期,尤以京学派朱子学的崛起为典范。诞生于日本江户初期的京学派,以藤原惺窝为始祖,以林罗山、松永尺五、木下顺庵、室鸠巢、新井白石、雨森芳洲等为代表人物,是日本儒学史上最具承前启后意义的重要学派。本书主要以儒学的日本化为线索,对京学派的儒者群体及其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