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介绍中国鸟类分类系统以及种和种下分类与分布的专著,在编写中参考了鸟类分类学研究的昀新进展。全书共收录中国鸟类1507种(2571种及亚种),隶属于26目115科506属。书中给出了每个种的中文名和英文名,以及种和亚种的拉丁名、分布区(包括动物地理亚区和省级行政区)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级别。为便于国际交流,书
本书全面介绍了动物生物技术,内容涉及动物生物技术的概念、原理及动物的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涵盖转基因动物技术、动物分子育种技术、动物疾病分子诊断技术、基因工程疫苗、动物营养生物技术等。全书共分为九章,每章后附有小结和思考题。
全书共20章。在绪论中强调了动物的概念,指出动物的两大基本生命功能;第一章阐述了动物的繁殖和个体发育,触及动物生命的本质,有助于对后续内容的理解;第二至第十九章全面讲述了动物各门类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概况,以进化为主线,突出动物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之间的内在关联,最终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动物学知识结构体系。
本教材立足生物工程、动物医学等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主要阐述以哺乳动物胚胎为对象进行相关操作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和技术。全书共十一章,通过对动物配子的产生、成熟、胚胎发育、胚胎生产等方面内容的介绍,揭示动物配子发育和胚胎发育过程所涉及的分子调控和基因表达机制,为进行胚胎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并指导生产实践。教材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
本书较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动物的遗传、育种和繁殖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及方法,并力求反映该领域的**进展。全书涉及的内容包括分子细胞遗传学基础、遗传学的基本规律、遗传信息的改变与修复、群体遗传学基础、数量遗传学基础、动物育种学基础、动物种用价值评定、性状的选择、选配、育种体系与育种方案、现代育种原理与方法、动物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调蓄洪水、调节气候、净化水体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其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湿地鸟类是评价湿地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书基于长期实地调查,结合四川省湿地和湿地鸟类资源的相关文献,收集了
本书可作为广大鸟类养殖者及爱鸟人士的养鸟指南。书中精选了139个品种的观赏鸟、鸣唱鸟、表演鸟及学舌鸟,详细介绍了每种鸟的种类、外观特征、繁殖期、产卵数、雌雄差异、食性、产地和主要栖息地,也对饲养注意事项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本书为每种鸟配以高清晰图片,逐一介绍了鸟身体各部位的主要特征,全书以图鉴的形式展现,方便广大读者
本书译自LeePost著的《鸟类骨骼标本制作与鉴定指南》2012年英文版,主要涵盖两部分内容:一是大型鸟类骨骼标本的制作流程,二是鸟类骨骼种属鉴定相关资料。书中含有大量的骨骼图稿,包含很多标签和细节,是一本鸟类骨骼研究的基础参考书籍。
本书综合过去30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从演化和适应两个维度论述物种分布问题,是目前国内第一部系统介绍动物地理学内涵及范畴的学科专著,也是论述该学科**研究进展的科学专著。通过绪论和物种多样性,系统介绍本学科内涵、历史脉络以及生物学概念和理论;通过描述地理空间的环境分异和生物相以及环境的历史变迁,以阐述环境压力及其动
本专著共分11章。第1章为绪论,第2章为基于角质颚的东黄海常见头足类鉴定与分类,第3章为基于角质颚的南海常见头足类鉴定与分类,第4章为基于形态学和分子方法的中国枪乌贼及剑尖枪乌贼种类鉴定,第5章为中国枪乌贼和剑尖枪乌贼角质颚的传统形态差异,第6章为南海北部秋季杜氏枪乌贼角质颚形态及生长特征,第7章为基于几何形态学方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