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共9章,前5章是模糊系统理论的基本内容,分别是模糊系统概述、模糊数学基础、模糊逻辑与模糊推理、模糊控制系统、模糊分类与聚类;后4章是模糊系统的应用,分别是T-S函数型模糊模型及模糊系统分析、模糊系统辨识与估计、模糊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模糊系统理论与应用展望.本书内容丰富,强调分析、计算和实验的结合,吸取了国内外近期研
发表科学论文是科研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和科学传承的重要途径。在过去40年的研究历程中,作者从事过从物理学、电子显微学到材料学,再到能源学等多个学科和领域的研究,历经了从理论到实验,从科学到技术的交叉研究历程。通过梳理该论文摘要集所收录的代表作,作者希望能达到以下几个目的:一是能够呈现出作者过去40年来的研究历程和思维方式
你好,自然(小学通识版)
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及其实施方案的指引下,中国科协实施科普信息化工程,开展“科普中国”品牌建设,取得了5年阶段性成果。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信息化研究课题组于2015年创建了科普互联网数据分析研究方向,开展系列专题跟踪研究,旨在向公众呈现互联网科普现状,为科普工作者提供一份可参考
“系统核与核度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诞生的一种研究系统的方法,至 今已有三十余年历史,无论在自身理论方面,还是在应用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系统核与核度理论”的产生背景、理论成果及其应用状况。全书共14章,第1章为绪论,第2章介绍了本书涉及的图论基础知识。第3章~第8章为理论部分,
复杂网络是一个典型的具有小世界、无标度等特性的复杂非线性关联大系统。随着人们对世界认识的逐步深入,复杂网络的动力学行为越来越受到来自数学、物理、控制等各个学科学者的青睐和关注。复杂动力网络是描述和研究复杂系统的一种重要方法,许多科学技术系统可以建模为复杂动力网络,该方法对同步、混沌与分岔、容错、故障诊断、病毒传播等动力
本书聚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高科技领域,以及物理、化学、数学等基础科学的进展与新兴技术的交叉融合,其中70%的内容来源于IEEE计算机协会相关刊物内容的全文翻译,另外30%的内容由SteerTech和iCANXTalks上的国际知名科学家的学术报告、报道以及相关活动内容组成。本书将以创新的方式宣
《大学科学实验》包括41个新颖、有趣、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的科普实验,分为自然现象类、健康生活类、实用技术类和信息科学类。通过基础知识学习和实验操作,学生可了解常见自然现象发生的科学原理,熟悉一些生活常识的内在本质,掌握一些常用的实用技术和信息工具,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思维方法,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审美观,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
席泽宗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史家,在新星和超新星、夏商周断代、科学思想史等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我国天文学史学科的引路人。本文集辑为六卷,所选内容基本涵盖了席院士学术研究的各个领域,依次为《科学史综论》《新星和超新星》《科学思想、天文考古与断代工程》《中外科学交流》《科学与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