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构造(下册 第二版)》共分上、下两册,从汽车使用和维修的角度出发,分发动机、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五个部分介绍了汽车主要总成的作用、组成与工作原理。
《汽车构造(下册 第二版)》可作为高等学校汽车工程类(车辆工程、交通运输、汽车服务工程等)专业教材,也可供汽车制造、汽车维修等行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当前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人才需求激增,无论是汽车制造企业对于汽车研发、汽车制造人才的大量需求还是汽车后市场对于汽车服.务型人才的大量需求,这些都需要高校不断地输送相关人才。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大部分人才还是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在进入企业一线工作时,往往高不成低不就,一方面企业会抱怨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毕业生们又抱怨没有合适的工作可找,主要问题就在于人才培养模式没有跟上社会发展实际需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培养理论和实操兼具的人才,使之去企业到岗直接上手或稍加培养即可适应岗位。2014年2月26日,李克强总理在谈到教育问题时指出要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可见国家对于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将持续加大。
教材建设是高校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知识载体的教材则体现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不仅是教学的基本工具,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但目前国内多家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缺乏适用的教材,现有的本科教材远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如何编写应用型本科教材是培养紧缺人才急需解决的问题。正是基于上述原因,人民交通出版社经过充分调研,结合自身汽车类专业教材、图书的出版优势,于2012年12月在北京组织召开了“高等教育汽车类专业应用型本科规划教材编写会”,并成立教材编写委员会。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教材编写方案。
本系列教材定位如下:
(1)使用对象确定为拥有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或交通运输等专业的二三本院校;
(2)设计合理的理论与实践内容的比例,主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涉及最基本的、较简单的“为什么”的问题,既满足本科教学设计的需要,又满足应用型教育的需要;
(3)与现行汽车类普通本科规划教材是互为补充的关系,与高职高专教材有明显区别,深度上介于两者之间,满足教学大纲的需求,有比较详细的理论体系,具备系统性和理论性。
汽车品种繁多,构造复杂,更新频繁,发展迅速,随着经济社会特别是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加速了汽车工业的发展,以环保、节能、安全为主旨的新文化、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不断涌现,使汽车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以叙述基本结构和基本原理为主,通过典型车型和结构的分析,以期使读者在掌握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基础上,对汽车各类车型结构具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为从事汽车技术与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书是应用技术型高校汽车类专业规划教材,全书力求系统性、针对性、实用性、前瞻性,注意了内容的取舍及主次的选择。
第十章 离合器
第一节 离合器的功用与工作原理
第二节 摩擦式离合器
第三节 离合器的操纵机构
第四节 磁粉式电磁离合器
第十一章 变速器与分动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变速器的变速传动机构
第三节 同步器
第四节 变速器的操纵机构
第五节 分动器
第十二章 自动变速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液力变矩器
第三节 自动变速器的齿轮变速机构
第四节 自动变速器的控制系统
第五节 手动/自动一体化自动变速器
第六节 无级变速器
第七节 双离合自动变速器
第八节 EMT自动变速器
第十三章 万向传动装置
第一节 万向节
第二节 传动轴和中间支承
第十四章 驱动桥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主减速器
第三节 差速器
第四节 半轴与桥壳
第五节 变速驱动桥
第六节 轮边减速器
第七节 四轮驱动系统
第十五章 车架
第一节 边梁式车架
第二节 中梁式车架
第三节 平台式车架
第四节 综合式车架
第十六章 车桥和车轮
第一节 车桥
第二节 车轮定位
第三节 车轮与轮胎
第十七章 悬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弹性元件
第三节 减振器
第四节 横向稳定装置
第五节 非独立悬架
第六节 独立悬架
第七节 多轴汽车的平衡悬架
第八节 主动悬架
第十八章 转向系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转向器
第三节 转向操纵机构
第四节 转向传动机构
第五节 动力转向
第六节 四轮转向
第十九章 制动系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行车制动器
第三节 驻车制动
……
第二十章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