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伦理学大家何怀宏教授的学术生活随笔,分为“生活剪影”、“心灵瞬间”、“哲理与人”和“学思时论”四部分,涵括了何先生对求学治学的感悟、对旧日风景的怀想,在读书译书过程中的感发,以及对个人生活体验的再思考。文章逻辑清晰、文笔洗练、情真意切,有较强的可读性。
生活剪影
冬日即景
一件往事
四个女孩
列车上
相撞之后
书斋
老友
便宜书
废弃的小楼
游子怀旧
雪画
雪人
哈佛的初春
冬泳的快乐
心灵瞬间
守望
荒野疾行(1978)
前记
早春
晚春
初夏
盛夏
都市散步(1986)
惶惑
寻路
行走
风景
路遇
归途
哲理与人
寂寞
蚂蚁的寓言
生命与书
给洋溢的生命力一个适当的出口
有一种悲剧是永久的疼
文明的脚步
人生的缺憾与神秘
生命就意味着爱
各种人
中国、世界与我们自己
哲学家的个性和思想
夕阳的宁静
梭罗和他的湖
事关梭罗
心灵的伟大——读《甘地自传》与《圣雄甘地》
迟到的四季
学思时论
对时下学术的一点感想
提供一份“草图”
自然状态与社会伦理
谈谈乌托邦理论
一种看法:“好”与“坏”的平衡
排队四题
排队
插队
窗
加塞儿
经济发展能带来道德进步吗
拒绝腐烂
准备活多少年
挣到的也就是花掉的
人啊,你怎么敢
自己的园地
一、宗旨
二、稿件
三、形式
寻光
恢复记忆与怀念——谈近年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热”
精神的外在限制
为21世纪做准备
拿了一副糟糕的牌,不一定会输——答《中国青年》杂志问
《一苇杭之》:
冬日即景20世纪70年代中,一个冬天的上午,我前往呼和浩特市去赶飞机,在青城餐厅里吃烧麦,三两二十四个,一共七毛五分钱,穿着大褂的服务员飞快地用手捡给我,羊肉馅,我慢慢吃着,对面一人也要了一盘,吃得很快,吃到一半时,刚放下筷子歇口气,过来一个衣衫破烂、满脸乌黑的孩子,手里拿着一个碗央求着:“省一口吧。”餐厅里还有一位戴着直筒粗呢帽的黑脸汉子,袖着手逡巡着,突然走到一位用手绢擦嘴的顾客前:“不吃了吗?”一位老年人在我邻座上坐下来,是十点钟,吃饭高峰已过去。他的口罩推到下巴上,默默地在我旁边坐了一阵,在我吃完拿出一本书看起来时,他嘴里说起话来,饭厅太吵,我把头伸过去问道:“什么事?”“你能不能卖两斤粮票给我?”我注视了他一下,他的牙齿脱落了好些颗,操一种似乎杂糅着好几种方言的口音。
我说:“不卖。我还有很多路呢,带的粮票只够路上用的。”他没听到,手摸摸索索地去掏皮夹子,说:“我还有些钱,没有粮票了。”听到我再次说“不卖”就住了手。
我转而问道:“你是为什么事啊?”他掏出两张纸,翻到第二页,指着下面一行说:“你看。”那上面写着:“经研究同意,允许凌坤向上反映问题,希各地革命群众大力协助为盼!”最下面还盖有一个我看不很真切的公章。
我接过纸片自己看,原来他曾被判刑,他的脸迅速阴沉下来,不怎么耐烦地答着我的问话。
他原是呼和浩特市商业局干部,说他是逃亡地主,全家被赶回山东,他到处呼告,奔跑了八年,光跑北京足足有“二十五趟”,后因“破坏社会治安”住过两年狱。我不知道他这些年靠什么生活。
我说:“我没多少了,给你两斤吧,不要给钱了。”我走的时候,他说道:“要我送你一段路吗?”我谢绝了,他也不勉强。
到了候机厅的休息室,我到得早,昨晚只睡了六小时,翻了翻报纸,就感到两只眼睛总想闭起来了,沙发又很软。
到了11点50分,临上往白塔机场的机场大客车前,突然有一位少女把一个提包放到我坐的沙发前,嘴里说:“我出去一下。”就走了,不一会,要上车了,她还未来,我把那个手提包交给服务员,就坐到了大客车的顶后面。
过一会儿,那个少女出现了,却对拿着手提包从她身边走过的服务员满不在乎、视若无睹,眼里满是一种不安的、不知所措的神色,在车下坐了一下,她又站到了车上,好多人望着她,连刚刚议论她可能神经有点毛病的两个军队干部也停住不说了,她焦灼的视线望到了我,因为我已欠起身来,我说:“你是找手提包吗?放在服务员那里了。”她点了点头,下车了。
一会儿,引擎响了,车要开动了,有人叫道:“司机,等一等吧,还有个旅客呢。”好几个人附和:“等一等吧!”司机笑了:“她是一个神经病,父母是反革命,坐牢了,她也就疯了。”这一下大家都不作声了。我不禁又回头望了望刚走出来的那少女,她眼睛里有一种焦灼。
那个手提包是黑色的,上面画着一朵红色的石竹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