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法规是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这一问题,需要全面深入研究党规党纪,全面深入研究党内法规与国家宪法法律间的关系,这是新的历史时期的必然要求。当前,国家在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社会治理法治化是其中的一块重要内容,《党规党纪》也是这一课题的重要研究成果。
为提高本书的阅读性和实用性,《党规党纪》在撰写设计上,一方面注意用通俗的语言予以适当的理论阐述;另一方面,注意结合案例说明问题,引人深思。本书案例资料主要选自中纪委监察部网站,也少量摘引其他网站刊登的案例材料,研究内容注意吸收和借鉴一些专家的研究成果。在此表示感谢!
引言
第一章 党规党纪中的政治纪律
第一节 党规党纪中政治纪律的基本意涵
一、党规党纪中政治纪律的理论背景
二、党规党纪中政治纪律的调整范围
三、党规党纪中政治纪律的核心线索
第二节 党规党纪中政治纪律的历史沿革
一、1921-1949年:建党至新中国成立的政治纪律
二、1949-1978年: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政治纪律
三、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至今的政治纪律
第三节 党规党纪中政治纪律的具体内容
一、坚定理想信念,自觉维护党的意识形态
二、维护党的统一,自觉与中央保持在行动上高度一致
三、遵守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
四、在涉外活动中,遵守党的政治要求
五、政治纪律的其他内容
第四节 违反党规党纪中政治纪律的行为表现及处分方式
一、违反党规党纪中政治纪律的行为表现
二、对违反党规党纪中政治纪律的处分方式
第五节 党规党纪中政治纪律规范与宪法法律的衔接
一、与《宪法》的衔接
二、与《刑法》的衔接
三、与其他部分相关法律的衔接
第二章 党规党纪中的组织纪律
第一节 党规党纪中组织纪律的基本意涵
一、党规党纪中组织纪律的理论背景
二、党规党纪中组织纪律的调整范围
三、党规党纪中组织纪律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党规党纪中组织纪律的历史沿革
一、1921-1949年:建党至新中国成立的组织纪律
二、1949-1978年: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组织纪律
三、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至今的组织纪律
第三节 党规党纪中组织纪律的基本内容
一、坚持集体领导,反对个人专断
二、坚持“四个服从”,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三、发扬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权利
四、对组织坦白忠诚,言行一致
五、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六、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遵守组织工作原则
七、在外事活动中严守组织纪律
第四节 违反组织纪律的主要行为表现及处分方式
一、党规党纪中违反组织纪律的主要行为表现
二、党规党纪中对违反组织纪律行为的处分方式
第五节 党规党纪中组织纪律规范与宪法法律的协调
一、与《宪法》的衔接
二、与《刑法》的衔接
三、与其他部分相关法律的衔接
第三章 党规党纪中的廉洁纪律
第一节 党规党纪中廉洁纪律的基本意涵
一、党规党纪中廉洁纪律的内涵
……
第四章 党规党纪中的群众纪律
第五章 党规党纪中的工作纪律
第六章 党规党纪中的生活纪律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党规党纪》:
二、党规党纪中政治纪律的调整范围
党规党纪中的政治纪律,通常被定义为“政治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生活中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完成各项政治任务的保证。”②顾名思义,党规中的政治纪律是在调整政治领域的党内规则。这是政治纪律在党内区分于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以及生活纪律的基本前提。
具体而言,政治纪律规定了党组织和党员所遵循的政治路线、政治原则、政治方向等。它决定了政党的前进方向,也决定了其他各项纪律的发展目标。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政治纪律要实现的目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要求,为当前所有的工作划定了基本的活动范畴。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并且明确提出了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五个必须”要求,即,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坚持五湖四海,团结一切忠实于党的同志;必须遵循组织程序,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允许超越权限办事;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不得违背组织决定;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的极端重要性,也更加明晰了政治纪律的调整范围。
三、党规党纪中政治纪律的核心线索
“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最核心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在指导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关系全局的重大原则问题上,全党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①这一论述,将政治纪律的核心线索点了出来。
简言之,政治纪律的核心线索是“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是政治纪律在党规党纪体系中与其他纪律相区别、相辨识的关键。基于此,中央提出,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正确处理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和立足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关系,任何具有地方特点的工作部署都必须以贯彻中央精神为前提。要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
但是,需要追间的是,为何政治纪律如此强调“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如此强调要坚持“看齐意识”?这与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原则有关。
中国共产党通过政治纪律整合了党内全体成员和各级组织的行为,使其要符合政党的要求,必须保持集中化的一致,并形成统一的自上而下的组织秩序。著名政治学者乔治·萨拜因看来,就是“一是靠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而建立起来的物质上的统一;二是靠马列主义作为一种信仰或信念而建立起来的意识形态上的统一。”⑦因此,就不难解释政治纪律的要求,为何往往与“集中”“统一”“秩序”“看齐”“一致”等关键词联系在一起。政治纪律的目的,最终形成的集中化的自上而下的组织秩序成为一种关键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