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低姿态,甘当配角
在《襄阳记》中,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司马德操日:“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卧龙、凤雏。”自此以后,人们常以“识时务者为俊杰”来称赞那些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有识之士。所谓“识时务”,是指能够客观地判断和评价周围的人和事,能认清自身的缺点和不足。知人识己,才能无往而不胜。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生、旦、净、末、丑各有不同,每个人都在其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当中主角毕竟是少数,陪衬和辅助性的工作总要有人来做。正如影视圈一句话所言:“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
而且,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总要有主次之分,也总会有主角和配角之分。一般来说,主角比较显眼,比较风光,比较容易受到重视,这也是正常的。但是,不论做什么事情,仅仅有主角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许多配角。主角和配角,只是分工的不同,不应刻意强化地位的尊卑。
工作分主次,相应地,主角和配角也承担不同的责任、义务。通常情况下,主角因其工作的特殊性,更多的需要配角支持配合。换一句话说就是,主角的光辉,离不开配角的映衬。一个成功主角的背后,一定有多个默默奉献、不计名利的配角。
对于一名副职领导而言,甘当配角的精神之所以可贵,就是因为这种精神体现了一种顾全大局、服务大局的意识,体现了一种多讲付出、少求回报的品德。这种精神境界是那些“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的人做不到也理解不了的。
戴维工商管理博士毕业已经两年有余,至今仍然“待业”在家,究其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不学无术或只会纸上谈兵,只不过他择业起点太高,仗着自己工商管理博士的学历,对工作挑三拣四。曾经有一家规模和名头都不错的外资企业有意聘请他做人力资源部副部长,但被他断然拒绝,博士学历的戴维认为自己非独立经理人不做。但他没有细想一下,只有高学历而没有丰富的工作经历,又怎么可能“一步到位”地成为独立经理人呢?
像戴维这样,人为地为自己的职业定位做了很多的限制,自然弊病非常多。实际上,他心有不甘的不是工作内容或工作形式本身,而是职位高低。这样的人自恃学历高、资历深,因而不屑于服务于人;因为觉得自己比别人强,所以总以为就应该指挥别人而不是被人指挥和领导。正因为如此,他们被自己绊住了手脚,影响了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
可见,如果一个人想在社会上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就要学会放低姿态。也就是说:不要太把自己的学历、家庭背景、身份当回事,而要把自己放到平凡人的位置上。同时也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不要怕别人说三道四。做自己认为值得做的事,走自己认为值得走的路。垫高主角,甘当配角,从身边小事一点一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必可筑就自己成功的基石。
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有更好的机会时,当然要不遗余力地努力争取,但绝不能不自量力,贸然行事。尤其是对一个有能力、有抱负的人而言,在自己还没有足够的经验、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时,做副职领导是最适合的。也许你才智出众,但也要坚信这一点:你的一把手一定有比你更高明之处,而且不是你一两天就可以学会和学精的。这时就需要副职领导放低自己,甘当配角,把自己的职业期望值定得高低适宜,否则只能在职场中败走麦城。
一个人只有懂得适时放低自己,垫高主角、甘当配角,才能在竞争上占有更多的优势。
放低自己,思想上才能更富有弹性和张力,更容易吸收来自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讯息,丰富和充实自己的职业信息库,在自己的行业中做得风生水起、卓有成就;放低自己,才能比别人更容易抓到机会,也才能比别人抓到更好的机会,因为他不会以身份或其他外在因素为筛子,将大好机会过滤掉。
在现实工作中,有很多人身为副职领导却太过气盛、恃才傲物,认为一把手的水平没有自己高、能力没有自己强,于是在思想和工作上不愿与上级配合;即使勉强为之,也觉得那样好像是委屈了自己。同时,这些人还对于那些主动配合、尽力扶助一把手的副职领导很看不惯,认为那样的人即使不是马屁精,起码也是没什么深度的肤浅之人。其实,这种“不甘人下”的心理才是扭曲、错误的。
总之,主角有“最优”,配角同样有“最佳”,二者不可厚此薄彼。这里,需要我们倡导一种甘当配角的精神,呼唤一种甘当配角的意识,鼓励副职领导们找准自己的角色,不计名利,顾全大局,加强配合。毕竟,组织或企业要想蒸蒸日上,甘于奉献的配角是缺少不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