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袍哥史稿》并不只是停留在对史料的钩沉上,而是从社会学、民俗学、宗教学、心理学的多种角度,从逻辑发展上探索袍哥存在和消亡的历史必然性,把逻辑发展与历史过程结合起来构筑框架,具有逻辑上的科学性。三是现实性。由于袍哥在四川有着非常深厚的土壤和根基,袍哥文化对川人在语言、心理甚至行为方式方面的影响,特别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川人文化性格的“集体无意识”构成的影响,还很值得探究和挖掘,这不是简单地从肉体上消灭和组织上剪除能够解决问题的。
刘延刚,绵阳师范学院法学与社会学院院长、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传统文化、道教、易学,著有个人作品集《笔政鸿爪》,个人学术专著《陈撄宁与道教文化的现代转型》,先后在《世界宗教研究》《宗教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中州学刊》《四川大学学报》等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唐兴禄,1963年11月生于重庆市璧山区,现供职于德阳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著有《二瞳诗钞》《不朽论》《天书》等。
米运刚,德阳市黄许职中高级教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学、历史,著作主要有诗集《酸梅子》《春风写意》,长篇小说《浑水》《兄弟,送你入山陵》《狼谋》等。
引言
第一章 袍哥总论
第一节 袍哥的概念
第二节 袍哥的性质和特点
第三节 写作《四川袍哥史稿》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章 袍哥的起源
第一节 袍哥产生的思想和宗教渊源
第二节 袍哥产生的政治背景和经济背景
第三节 袍哥产生的文化心理因素
第四节 袍哥探源
第三章 袍哥与其他秘密社会组织及兵、匪、侠的关系
第一节 中国秘密社会组织概述
第二节 袍哥与洪门(天地会)的关系
第三节 袍哥与白莲教的关系
第四节 袍哥与兵、匪、侠的关系
第四章 袍哥的组织状况
第一节 袍哥的人员构成及分布情况
第二节 袍哥的堂口
第三节 袍哥的内部组织结构
第四节 袍哥的权力构成
第五节 袍哥的内外活动形式
第六节 袍哥活动的经费来源
第七节 袍哥与茶馆文化
第八节 袍哥与“血酬定律”
第五章 袍哥的会规与礼仪
第一节 袍哥会规及三把半香
第二节 开山立堂和入会仪式
第三节 袍哥隐语和暗号
第四节 袍哥的公片宝札
第五节 袍界的节日
第六章 袍哥与李蓝起义
第一节 李蓝起义前的西南地区形势
第二节 李蓝起义及经过
第三节 李蓝起义的影响和意义
第七章 袍哥与反洋教斗争
第一节 反洋教斗争的起因
第二节 反洋教斗争的情况
第三节 袍哥领导的大足教案
第四节 四川袍哥反洋教斗争的意义
第八章 四川袍哥与保路运动
第一节 保路运动前四川袍哥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同盟会对袍哥的联络、领导和利用
第三节 四川保路运动经过
第四节 保路运动中的四川袍哥
第五节 四川军政府袍哥大爷
第六节 重庆蜀军政府著名袍哥人物
第九章 军政府时期的袍哥
第一节 辛亥革命后袍哥的变化
第二节 “袍哥政权”的产生
第三节 袍哥与反袁护国斗争
第四节 袁世凯对袍哥的控制
第五节 袍哥械斗
第六节 军政府时期的主要袍哥人物
第十章 防区制时期的袍哥
第一节 袍哥与军阀
第二节 袍哥与匪患
第三节 袍哥与烟帮
第四节 袍哥火并
第五节 袍哥泛滥
第六节 袍哥分化
第七节 防区时期的著名袍哥
第十一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四川袍哥
第一节 袍哥的联合
第二节 国民党对袍哥的控制和利用
第三节 袍哥(“忠勇社”)《哥老会组织大纲》
第四节 重庆的著名公口
第五节 川西三舵爷
第六节 抗战时期袍哥的特点
第十二章 解放战争时期的四川袍哥
第一节 袍哥的恶性发展
第二节 袍哥与“国大”选举
第三节 袍哥组建政党
第四节 恶霸、特务、袍哥及叛乱
第五节 各地的袍哥起义
第六节 解放战争时期袍哥的特点
第十三章 中国共产党对袍哥的争取与改造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前对袍哥的争取
第二节 红色袍哥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对袍哥的处理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川袍哥史稿》:
第一把香为纪念羊角哀和左伯桃,称为“仁义香”。传说春秋时代,楚元王崇儒重道,招贤纳士。西羌积石山的左伯桃由于家贫且父母双亡,努力读书成了大才时已五十岁了,得知楚元王爱才的消息后,携一袋书前往楚国。到了雍地,严冬雨雪天黑,到一茅屋求宿,见一四十多岁的书生,家贫屋破,却有一床好书。经互通姓名,才知道这人叫羊角哀,也是满腹经纶的志士。二人志趣相投,相见恨晚,便结拜为兄弟,带了一点干粮一同前往楚国。经过一路奔波,干粮已剩得不多,而离楚国还有相当远的路程。若一个人吃,还能勉强到达楚国;如两个人吃,路上都会饿死。左伯桃决定牺牲自己而成全羊角哀。便故意摔倒,让羊角哀去搬石头坐。羊角哀搬石头回来时,左伯桃已脱光了全身衣服裸卧雪地,只有一口气了。左伯桃让羊角哀把自己的衣服穿上,把干粮带走,速去求取功名,说完就死了。羊角哀到了楚国后,献上了治国方略,被楚元王封为中大夫,赏黄金百两,绸缎百匹。羊角哀却弃官不做,要去寻找左伯桃的尸体。找到了尸体后,羊角哀给左伯桃香汤沐浴,择吉地安葬,并自己住下来守墓。一天羊角哀做了一个梦,梦见有许多恶鬼纠缠殴打左伯桃。羊角哀醒来后,提剑到左伯桃的坟前说:“凶鬼可恶,吾兄一人打不过他们,让小弟来帮你的忙!”说罢自刎而死。这天晚上,狂风暴雨,雷电交加,喊杀声大作。天明时,左伯桃附近的坟全爆开了。楚元王知道后,给他们建了一座忠义祠,以旌表其舍生取义的精神。
第二把香为纪念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称为“忠义香”。刘备、关羽、张飞结义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结义后,三人胜过亲兄弟,有饭同吃,有衣同穿。尤其是徐州失散后,关公“降汉不降曹”,曹操用尽办法,既封官,又赏金银,还赏衣袍及美女。可关羽不穿曹操所赐的新袍,即使非穿不可时,也用刘备所给的旧袍罩住,以示不忘兄长旧情。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也留不住关羽的心。关羽一旦得知刘备消息,便“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护皇嫂,过五关斩六将前往投奔,其兄弟情义感动了天下所有人。后来关羽被吴国害死,刘备和张飞发誓报仇。张飞又被害死后,刘备将报兄弟之仇看得比自己的性命及蜀汉的江山还重,倾全国之兵力东征,战败后死在白帝城。如此兄弟情义,袍哥们十分景仰。
第三把香纪念梁山泊一百单八将,称为“侠义”香。宋徽宗时期,奸臣当道,宋江等一百零八人,以不同身份、不同经历、不同地方汇聚到梁山泊。无论是夫妻、主仆、叔侄、上下级,还是原本就是亲兄弟,甚或是仇家,在义气的旗帜下,一概结为兄弟,一同坐在忠义堂中,一同替天行道,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被袍哥视为楷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