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论语》为语录体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此书成于众手。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经由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的代代传授,并逐渐将传诵的孔门语录言行记录下来,集腋成裘;最终在战国初年汇辑论纂以成书,因此称为“论”。儒家原始经典之一,是了解孔子哲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化主张及其学说的最直接、最可靠的资料。
《图解论语》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其中的内容,让人们享受阅读的乐趣。
《图解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思想散文集。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集腋成裘.最终在战国初年汇辑论纂成书,因此称“论”。《图解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论语》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论语》是仅次于《圣经》的世界第二大畅销出版物。20世纪80年代末,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相约法国巴黎,联袂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2500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一个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即将到来,中华传统文化将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担当起举足轻重的角色。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代表和孔子思想学说的重要载体,作为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论语》确实值得为知识经济所熏染的时人含英咀华。
南怀瑾先生言:孔子学说与《论语》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如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会有得而见之于行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论语》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也可以说,它可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书。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的书。《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封建社会读书人的必读书。《论语》共20篇,492章,内容涉及很广:哲学、政治、教育、文学、艺术乃至立身处世之道等。文字简短,精练质朴,含义很深,不少句子被人们当做格言而奉行,是我国现存最早用语录体记录的古籍。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依据,先后影响了中国社会、周边国家和地区以及世界各地的华人达两千多年。这种影响,首先表现在思想上与学术上,而思想和学术的影响,都是通过语言表述来实现的。其次,它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论语》语言同其思想和学术一样博大精深,影响同其思想和学术一样广泛深远。《论语》对治国方略的影响
《论语》是孔子思想的体现,感悟孔子的治国思想主要有:领导者提高自身修养是治国的起点;领导者规范自身行为是治国的关键;领导者施行开明的治国政策是治国的核心。孔子认为领导者提高自身修养方法有重学、立志、力行、自省;领导者规范自身的行为主要是正己和尽职两个方面;治国政策主要有仁治、礼治、德治、孝治、名治、贤治、诚治、育治和革治。国家要长治久安保持富强,就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土地广大;二、人口众多;三、要有足够的可耕土地。然而具备以上几个条件,国家未必能富强,重要的是看政治状况。因此,儒家为了安定,建立了严格的等级制度,要从家庭教育开始,注重道德的教化,轻刑罚。从历史来看,任何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都不可能长期合理,永不改变,儒家治国方略强调革故鼎新,因时变法。“顺乎天,而应乎人”,不合时宜的旧制度旧法令当禁止就加以禁止,不要拖泥带水;该推行新制度新法令,就应该雷厉风行,不可畏首畏尾、犹犹豫豫。一动一静,或行或止,才有光明前途,社会和谐,政治安定,就不会有倾覆的危险。孔子思想一直是世人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面对国家诸多的社会问题,孔子的治国思想更是值得人们深思、分析、总结和借鉴。儒家治国方略首要是为政以德、以德治国,让人心悦诚服,用德教来启发人民自觉地守法。在齐家治国方面,儒家强调举贤任能、端正吏治,这是治国理财的关键措施。儒家治国安邦的理念,数千年来,在中华大地生根开花,深入人心,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经世良才,促成祖国不断繁荣昌盛,傲然挺立于世界的东方,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论语》是孔子的论和语,论就是议论,语就是告知,即使人有所感悟,可见《论语》所述之治国之道是孔子治国思想的结晶和体现。《论语》对古今教育的影响
孔子的理想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总结了许多宝贵的教育主张和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他的这些教育经验和原则,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宝贵遗产,至今仍对全人类的教育实践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学思并重、传习结合等等。儒家对教育作用的看法:通过格物、致知做到诚意、正心(即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做到不为各种私心邪念所动摇),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即形成完善的人格),这是教育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每个人都积极为促进各自家庭的和谐美满(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国家的繁荣、稳定而努力作出自己的贡献(齐家、治国),这是教育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孔子重文轻理,或只教伦理道德而不教自然科学,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儒家轻视自然科学是汉儒和宋儒们所为,是违背孔子教育思想的。在这点上,必须将孔子代表的先秦儒家和以后的汉儒、宋儒划清界限。尽管孔子的教育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会显出它的某些不合时宜,但其中的基本原则永远不会过时。
孔子时代,教育与学术由官府垄断,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以私人身份招徒讲学,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私人学校,选编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教材,将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进行教育。孔子在其丰富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教育目标是培养君子仁人。教育对象则“有教无类”。教学原则是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的采用“循循然善诱人”的启发式,要求弟子学思结合,举一反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重视德育,智仁勇并举而以仁为中心;提倡教师以身作则,师生教学相长;端正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当仁不让于师:要求弟子学以成才,学以致用。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被尊为“万世师表”。他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影响了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教育,而且在今天看来,仍与东西方现代教育理念相吻合。
序
学习篇
修身篇
孝悌篇
治世篇
处世篇
礼乐篇
睦邻篇
论贤篇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要经常温习和练习,这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这不是很令人高兴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会因此而生气发怒,不也是一个有修养的君子吗?”
【点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想从学习中体会到乐趣就需要时常地温习与练习。北宋大学者范仲淹,在年少求学时,由于家贫,生活十分艰苦。每天晚上,他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饭,等第二天早晨凝成冻后,用刀划成四块,早上吃两块,晚上再吃两块,这就是“划粥”。没有菜,就切一些腌菜下饭,这就是“断齑”。天气寒冷时,他感觉困倦不能集中精神的时候就用雪水洗脸,使自己保持清醒继续苦读。生活虽然清苦,但是少年范仲淹却乐在其中。如果将学习视为伴随自己一生的生活必选项,有终身学习的自觉性,化被动为主动,这样才能体会到孔子所说的学习乐趣吧!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往,也是人生一大乐事。与志趣相投的朋友在一起,在谈笑间可以交换意见,增长见识,取长补短。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会因此而感到不愉快。
2.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孔子说:“具有中等水平以上才智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能和他们谈论高深的学问。”
【点评】孔子向来认为,人的智力从出生就有聪明和愚笨的差别,即上智、下愚与中人。有的学生反应快,但是有时候对于所学的内容掌握不是很牢固;有的学生反应比较慢,但是对于所学的内容却掌握得扎实牢固。孔子主张对学生要“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只要教授方法得当,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发展。孔子的这种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兄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化知识。”
【点评】这段话表达了孔子希望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具体体现在孝悌、谨信、爱众、亲仁等方面。把“德”排在“识”前面,首先,做一个好人,学了书本知识才能有用。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孔子办教学的宗旨是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首位,文化学习放在第二位。
4.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日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一个人能够对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点评】这段话提出了一个人有没有良好的教育,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基本道德。一个品质和能力都很差的人,对社会没有太大的危害;如果能力和智商都很高,但道德败坏的人,对社会危害性就会很大,甚至可达到致命的程度。反之,一个人品质很好,即使能力差,但只要虚心好学就会有所进步。剡子是周朝人,祖上世代以耕种为主,父母一年到头在田间辛苦劳作,也只能混个半饱。一次,赶上闹灾荒,收成不济,父母忧急交加,心火上攻,导致双眼失明。为了给父母治病,剡子到处求人,当他知道鹿奶可以治眼疾,他向邻居借了一张鹿皮扮成小鹿的模样,模仿小鹿跑跳的动作。经过多次演练,剡子举手投足竟然活脱儿是一只小鹿。他轻轻地走近母鹿挤了满满一碗鹿奶。从那以后,剡子多次扮成小鹿去挤奶,父母由于常常喝到鲜美的鹿奶,身体也一天天强壮了,后来,失明的眼睛竟然奇迹般地复明了。德行是行走人生的前提,才能是创造人生的手段,两者结合才能使自己的人生绚烂多姿!
5.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译文】孔子说:“我给颜回讲了一整天课,他一句反对的话都没有,看上去像是比较愚蠢。等他下去之后,我听到他和别人的言谈,发现他能够对我所讲的内容进行发挥,由此可见颜回并不愚蠢啊。”
【点评】这一段讲了孔子的教育理念。他提倡启发式的教学,提倡学生也要有主动发明和创造精神,不希望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不假思索地直接装入自己的大脑,这种方法很不科学。在学习中要想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就要学会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能够提出问题。现代很多教育工作者都强调,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老师不能代替学生思考。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孔子说:“默默地把知识记住,学习从不觉得厌烦,教育别人不知道疲倦,做这些事情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
【点评】孔子讲教育问题时,说自己能够默默地把知识记在心里,讲的是用心,学而不厌的关键是学出乐趣,在教育别人的时候也不会感到厌倦。在教育学生时要尽心,对学生要有爱心,这样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也具有积极意义。
7.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子贡问孔子,怎么样做才能成为君子。孔子说:“对于你想要说的话,先通过实践把它变成现实,然后再说出来。”
【点评】做一个有道德、博学多识的君子,不能只说不做,而应该先做后说,才可以取信于人。这是孔子和弟子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儒家讲究质朴,反对华而不实。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甚至是灾难。季札奉命到西边去访问晋国,在途中他佩带着宝剑顺便拜访了徐国的国君。徐国国君是一位喜欢收藏宝剑的君主,他看到季札的宝剑就借来观赏,观赏完毕,脸上流露出对宝剑深深的喜爱之情。季札出使在晋国的日子里,心里总是会想起这件事。后来他要回国了,但是却得到了徐国国君客死楚国的消息。于是,季札解下宝剑将它送给新继位的徐国国君。随从人员阻止他说:“这是吴国的宝物,不是用来做赠礼的。”季札说:“我不是赠给他的,前些日子我经过这里,先国君观赏我的宝剑,虽然他嘴上没有说什么,但是他的睑色流露出对这把宝剑极度的喜爱之情;我当时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献给他。虽是这样,但在我心里早就把宝剑赠送给他了。如今他死了,就不将宝剑进献给他,这样做是在欺骗自己的良心。如果因为过分爱惜宝剑就使自己的良心变得虚伪,品性廉洁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于是他将宝剑送给刚继位的徐国国君。但是新继位的徐国国君说:“先君并没有留下遗命来,我不敢轻易接受您的宝剑。”于是,季札就把宝剑挂在了前徐国国君的坟墓边。他的行为得到了徐国人的赞美,他们是这样来歌唱季札的:“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学习如果不懂得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知道思考而不懂得学习是很有害的。
【点评】这一段主要是对孔子治学方法的总结。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二者缺一不可。学而不思,就会徒劳无功,很容易陷入被动,变得迷惑茫然。思而不学的弊端是不学无术,也是非常有害的。学习和思考不能偏废。现实中,很多品学兼优的学生都是掌握了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他们懂得独立思考,对老师传授的内容通过自己的思考把这些学习内容转化吸收。
9.子曰:“自行束惰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译文】孔子说:“只要自己主动拿着十条干肉做见面礼的,我从来没有不教诲他的。”
【点评】这一段中孔子所说的话,表明了他诲人不倦的精神和“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过去有人说,既然要交十条干肉做学费,那必定是中等以上的人家之子弟才有入学的可能,贫穷人家自然是交不出十条干肉,但只要有心想学,孔子就会教他,也就是说对于学生并不会选择他们的出身门第。这反映了他“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10.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子由,我讲的内容你听明白了吗?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承认自己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智慧啊!”
【点评】这段话是孔子对自己的学生子路说的,学习就应该有学习的态度。应该用老实的态度来对待学习的问题,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不懂装懂,学习是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的。孔子这段话,对于求学的人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从前,有个北方人去了南方,许多事不明白,可他并不虚心请教。一次,去乡下做客,主人端上一盘菱角。他从没吃过菱角,又不好意思问;他装模作样拿起一只菱角,放到嘴里去嚼。主人很诧异,说:“这菱角是要剥了皮才好吃的。”他明知自己弄错了,却还死要面子,一本正经地说:“连壳都吃掉了,为的就是清热解火。”主人摇摇头,说:“我们怎么没听说过呢?你们那儿这东西很多吗?”那人答道:“多得很哪!山前山后到处都是。”菱角本来是生长在水中的,这人不懂装懂的样子,让主人不禁哑然失笑。
11.子张学千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译文】子张向孔子请教如何求取官职俸禄。孔子说:“要多听,有疑问的地方要先放下,没有疑问的地方说出来也需要谨慎,这样做可以少犯错误;要多观察,不明白的地方先放下,明白的地方也需要谨慎地去做,这样就能尽量避免事后后悔了。言语少有错误,行事少有后悔,这么做官职俸禄自然就有了。”
【点评】孔子教导学生子张怎样能做好官,要勤学慎行,言行不犯错误,要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对自己不了解的事不要轻易下结论,孔子的思想中有“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其实他讲的为官之道与他的学习理论有相通之处。在对待学习的问题上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一定不要不懂装懂。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处理政事时,的确能够使人少犯错误,这也是立身于社会的基本原则。
12.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孔子说:“早晨知道了大道,晚上即便死去也是值得的。”
【点评】孔子这段话常常被人们拿来引用,对中国人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看来,对“道”的理解可能有所不同。这里主要是从伦理学意义上说的,强调对理想真理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对人们有积极的鼓励作用。追求完美的道德品行,追求理想与真理,无论什么时候做都不晚。时间不是人们停滞不前的理由,即使只有一天的时间,用来追求学习真理,完善自己的品德修养,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