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成为了人的一种自我调节身心的修养方式,也自认而然成立一种审美活动。喝茶时人关注的似乎是茶,其实是把茶当成载体,去体味蕴含其中的人生况味,去感
悟自身的心灵。在此刻,人和外部的具体琐碎的现实生活是隔离的,进入到纯粹的由感官而抵达内心的体验之中,它是心灵的沐浴,生命的洗礼。
我写茶文是很偶然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一位老同事找到我,让我给电视台的一个茶文化专栏写脚本,我没怎么犹豫就同意了。这倒不是因为我对茶有多少了解,而是凭直觉感到这件事很有意思。
我喝茶的习惯起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工厂当工人的时候。每到夏天,厂里发降温茶,大概是每人一斤。茶肯定好不了,所以谁也不拿着当回事。早晨一上班,随意抓一大把,扔到大白铁壶里,拎到水房灌上开水,全组的人都倒着喝,后来我离开了工厂,降温茶也没人发了,喝茶的习惯却留下了。不过也就是个习惯而已,真没觉得茶有什么特别的意味。
有一段时间,大概有十几年吧,我过得挺狼狈,不仅穷,还很忙乱,一天到晚有闲暇的时候很少。心情自然也不好。虽然已经活成这样了,我却仍然保持着喝茶的习惯。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烧水泡茶。奇怪的是,喝这碗早茶的时候,我平日里那种紧张压抑、烦躁的情绪莫名其妙地就消失了,觉得很从容,也很平静,但我不明白茶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作用。仔细想想,这大概就是我答应去写茶文化脚本内在的原因之一。
动手写脚本了,我才发现茶文化竟是一个非常宏大的题目,仅是相关文献资料就汗牛充栋。从古至今,居然有那么多人写过茶,研究过茶。茶还涉及到考古、植物、经济、文化、民俗等多个领域。我的这个写作过程,就变成了一个学习的过程。一年多下来,我写完了五十二集电视片的脚本,至于为此到底看了多少资料我也记不清楚。书店里能看到的相关的书,我差不多都翻阅过。
电视片播出了,据说反响还不错,还得了个电视台的年度栏目一等奖。可我学的那些东西也没用了,自己觉得有点可惜,就在学校里开了一门叫作中国茶文化的选修课。其实我开这门课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觉得大学生们活得也很紧张焦虑。懂点茶文化或许对他们有点帮助吧。选这门课的人不少,效果如何就不清楚了。有一天我碰上一个学生,说上过这门课,然后又说,这门课给的分不高,我当时没明白他这话是什么意思。后来才知道,这种可上可不上的选修课,学生是看哪个老师给的分高选哪门的,跟课的内容关系不大。我这才知道原来自己是自作多情。
我为了准备这门课,还是下了点功夫的。讲课跟写电视片不同,你总得有点系统性,所以我就比较系统地读了茶文化的文献,书读得多了,自己也有了一点体会和心得,这些内容就写进了我主编的大学教材《中国茶文化》里。此外,应报纸、杂志之约,陆陆续续地写了一些以茶为题材的散文,有时候稿约太急,我就把电视片解说词改写成散文来还文债。这种文章是能看得出来的,因为解说词是读给人听的,写的时候就不得不用强烈一点的词语,这跟写给人看的文章是不同的。积日既久,文章就有了一些,但作为一本书,字数还是嫌少,于是我就又写了几篇读书随感。这就是本书的来历。
如果现在要我来回答茶为什么具有涤烦释燥的作用,我可以说是由于如下二点:
一是因为,茶的滋味是淡而丰富。陆羽说茶的味道是啜苦咽甘,这当然也是对的,只不过这是粗略的说法。其实这苦和甘在不同的茶中有细微但并非无关紧要的差别,正是这不同的苦和甘的组合决定了茶的品质的高下。
现在人们已经把茶叶的滋味区分得更加细致,在茶叶评审规定中,仅绿茶的滋味就有:浓烈、浓爽、浓厚、浓醇、浓鲜、鲜、鲜醇、清鲜、鲜淡、醇爽、醇和、平和等十几项,其实,即便是如此多的条目也不可能把茶的滋味涵盖净尽,其间细微的差别恐怕是语言难以描述的。
此外,茶还有作用于触觉的滑、润、涩等口感。虽然触觉并不是滋味,却并不是无关紧要的。蔡襄在《茶录》中就明确指出:茶味主于甘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