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极网络发展空间格局-(引领中国区域经济2020)
定 价:78 元
当前图书已被 2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覃成林,贾善铭,杨霞,种照辉
- 出版时间:2016/12/1
- ISBN:9787516192733
-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F127
- 页码:240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K
《多极网络空间发展格局:引领中国区域经济2020》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总体上处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时期,全国区域经济格局将发生重大变革。引起这种大变革的动力来自于中国重回世界经济中心地位,中国正在大力实施的“一带一路”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三大新战略,中国经济的区域接力增长态势,以及区域经济联系网络化等。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是“十三五”及未来中国顺利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转换经济发展动力、开启新的发展轨迹的重要途径之一。《多极网络空间发展格局:引领中国区域经济2020》提出,在“十三五”及未来的发展中,在国家层面,需要构建多极网络空间发展格局,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多极支撑、轴带衔接、网络关联、极区互动、各具活力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促进全国区域经济走向相对平衡、协调发展的新阶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支撑。多极网络空间发展格局由七大国家增长极、“四横四纵”八大国家发展轴、三大经济联系网络共同构成。七大国家增长极分别是珠三角增长极、长三角增长极、环渤海增长极、长江中游增长极、中原增长极、成渝增长极、关中增长极;“四横四纵”八大国家发展轴分别是长江发展轴、陇海—兰新发展轴、东南沿海发展轴、沪昆发展轴、京沪发展轴、京广发展轴、京津—沈哈发展轴、京津—包昆发展轴;三大经济联系网络分别是快速交通网络、信息网络和企业空间组织网络。《多极网络空间发展格局:引领中国区域经济2020》系统阐述了多极网络空间发展格局的内容、建设重点及建设策略。
覃成林,湖北省来凤县人,土家族,经济学博士,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创始主任。兼任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区域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和国土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长期从事区域经济、经济地理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差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第一篇 迈向2020: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大变革的新动力
一 中国重回世界经济中心地位
二 新三大战略
三 区域接力增长
四 区域经济联系网络化
第二篇 引领2020:多极网络空间发展格局
一 总体构想
(一)七大国家增长极
(二)八大国家发展轴
(三)三大经济联系网络
(四)多极网络空间发展格局的战略意义
二 重点建设七大国家增长极
(一)国家增长极的选择
(二)珠三角增长极
(三)长三角增长极
(四)环渤海增长极
(五)长江中游增长极
(六)中原增长极
(七)成渝增长极
(八)关中增长极
三 积极建设八大国家发展轴
(一)长江发展轴
(二)陇海—兰新发展轴
(三)沪昆发展轴
(四)东南沿海发展轴
(五)京广发展轴
(六)京沪发展轴
(七)京津—沈哈发展轴
(八)京津—包昆发展轴
四 加快完善三大经济联系网络
(一)快速交通网络
(二)信息网络
(三)企业空间组织网络
第三篇 迎接2020:推动形成多极网络空间发展格局
一 促进中西部国家增长极加快发展
二 推动东部国家增长极转型发展
三 大力推进国家发展轴建设
四 加快建成快速交通网络
五 提升信息网络水平
六 统筹协调发展政策
七 发挥好国家顶层设计与地方创新发展的双重作用
附录1 国家增长极选择研究
附录2 国家发展轴选择研究
附录3 区域经济网络分析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