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远未终结的辩论--比如:冷战的终结为何在欧洲和亚洲表现出不同的面貌,冷战的终结为何是一个大多数学者都未能预装到的问题,冷战终结及苏联解体对随后的20多年的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对于此,本书给出了答案。
冯绍雷,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终身教授,博导。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俄罗斯瓦尔代论坛7人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综合学部学部委员、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中国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副会长、上海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上海国际战略学会副会长等职。并历任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中方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立法咨询委员、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上海市政府外事咨询专家,联合国开发署CIS国家宏观经济问题专家等职务。主要研究领域为俄罗斯政治、外交、社会转型及国际关系理论等。迄今为止,公开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多部。
刘军,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导。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一一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当代俄罗斯与大国关系研究。到目前为止,发表学术论文、评论文章以及提交咨询报告共40余篇,专著及各类著作5部,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项,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1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项,2007年获得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资助,2012年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05年以来相继在美国耶鲁大学、弗吉尼亚大学、东两方研究中心以及德国吉森大学等从事访问研究。
第一部分 苏联解体研究
一场远未终结的辩论
——关于苏联解体问题的国外学术诠释
帝国研究视角下的苏联解体研究
中亚国家独立20年:经济体制改革回顾与评价
苏联解体原因之我见
走出历史的困境
——冷战后俄罗斯与中东欧国家关系发展的几个特点
苏共执政体制的弊端与后果
制度供给过剩与苏联政治的衰朽
“power”视野下的中俄美三角关系
从X到Z:西方“苏联学”的兴与衰
苏联解体对国际关系与比较政治的影响
苏联解体:谁之罪?怎么办?
20年后俄罗斯各派人士论苏联“八·一九”事件
激进民主化与苏联解体及其风险启示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民族问题变化研究
第二部分 冷战终结及其思考
冷战终结与当前世界变化的十大趋势
俄国解密档案:苏联对东欧剧变的反应和思考
中越同盟中的苏联因素(1950-1979年)
冷战与东欧
——近二十年国外学界相关代表性研究及述评
对冷战时期西方非政府组织在苏联东欧地区活动的历史考察
——从非政府组织角度兼论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的原因
战后苏美经济合作尝试的失败
——兼论经济冷战的起源
论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新思维”
近十年来美英两国学术界冷战史研究述评
后记
马克·贝辛格提出了一些数据来证实他的这一结论。1988年以后,在苏联地区出现的街头示威游行当中,具有民族主义要求而没有民主要求的比起仅有民主要求而没有民族主义要求的游行示威次数要多出3倍;前者的参加者要比后者多出10倍;既有民族主义要求又有民主要求的示威游行比单有民主要求而没有民族主义要求的参加者要多出5倍。这是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现象表明:在决定苏联命运最为关键的几年当中,民族主义政治倾向是比任何其他一个政治倾向都更加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政治潮流。
第二个问题回答的是,民族主义动员过程在苏联解体之前的这一阶段并不是任何单个民族的故事,而是一个各个民族的行动趋向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时期。贝辛格将这一现象称为民族主义的“潮浪效应”,也即潮汐起落之时各方汇聚的潮流互相合流、互相激荡的那种汹涌澎湃的场景。在他看来,苏联解体之时,并不是单个民族或。国家的民族主义在单独发挥作用,而是出现了一个各式各样民族主义互相连接、互相影响之下民族主义浪潮翻涌的过程,这才是影响苏联解体的关键问题之所在。作为当时这一历史过程的见证人,笔者认为这一结论比较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形。笔者在1986-1987年在苏联作为进修学者留学时,曾经在当时的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的首都明斯克有较长时间的生活与工作,当时在白俄罗斯有民族主义倾向的年轻人和波罗的海的民族主义青年已经有较多交往,但是直至1988年之前,他们之间基本上还一直保持着私人交往,或是一种类似小型团体集会这样规模的具有民族主义倾向的活动。然而,到1988年6月苏共十九次代表会议前后,民族主义情绪急剧上升。先是1988年2月在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首先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主义抗议活动,然后延续到1989年秋天,在整个苏联地区,在波罗的海、外高加索、乌克兰、摩尔多瓦到处都出现了民族主义倾向的集会、游行乃至于激烈的抗议活动。到1989年秋天之后,一方面是苏联相对比较安定的中亚地区也纷纷出现了民族主义的抗议声浪,东欧的政治激变已经到了完全不可挽回的地步;另外一方面,正如马克·贝辛格所说的,民族主义浪潮在当时和其他政治潮流是紧密联系而且同时出现的。特别是到了1989年以后,在东欧、中亚、苏联的欧洲部分,对于民主的呼吁和对于民族独立的欲求始终是相互推动而发展成为一个无法遏制的潮流。
马克·贝辛格提出的第三个问题认为,当一个结构化过程形成之时,民族主义动员的作用并不只是表现出原有体制、结构和认同在先前存在时的那种行动逻辑,相反它在体制、结构、认同的重新构建和改造的过程中能够发挥着自己的独立作用,以至于这样一种作用相当深刻地从体制和思想上为苏联解体做好了铺垫。实事求是地说,即使到了1989年波罗的海国家开始广泛地要求脱离苏联的时候,也没有出现过像现在这样的认知:似乎苏联帝国马上就要崩溃。但苏联解体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大规模的政治转型、意识形态重构以及公众政治认知发生巨大变化的一个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