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7年,中共十七大的召开构成中国政治发展的核心和焦点。本年度报告抓住了2007年中国政治发展的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新特点,围绕科学发展观这个核心价值,对执政党建设、国家制度建设、反腐败问题、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建设健全等理论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地阐述。本年度报告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政治研究中心发表的第五个年度报告,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很强的资料性。
《中国政治发展进程2008年》在系统分析过去一年来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政治文明建设基本态势的基础上,从执政党建设、国家体制改革,政府改革,法治国家建设,社会建设与公共安全,经济民主,中国政治发展的国际视角和反腐倡廉等角度出发,全方位地概括和梳理了中国在政治发展和民主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作为年度报告书,《中国政治发展进程2008年》既突出强调了中国政治发展的年度特点,也十分注重对中国政治发展宏观进程和长期走向的内在把握,对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蕴涵的深层次问题提出了作者的思考和见解。
刘杰,男,1965年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199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法学博士。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政治研究中心主任,世界经济研究所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及《国际关系研究》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双聘教授。
第一章 2007年: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政治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要求树立科学的政治发展观
二、发展民主政治与国家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
三、十七大以后中国政治发展的新取向
第二章 执政党建设:组织建设\党代会与修改党章
一、基层组织建设
二、地方党代会与地方换届选举
三、十七大:党内民主的新发展
四、党章的进一步修订
五、强化党的纪律检查、加强党风党纪建设
第三章 国家制度建设:结构成长与功能发展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结构成长
二、政协制度的结构成长
三、人大制度的功能发展
四、政协制度的功能进一步提升
大事记
第四章 政府改革:完善公共服务\构建服务型政府
一、公共政策的制订以服务民生为要
二、着力规范政府权力
三、大部制与“省管县”:治理结构新探索
四、央地关系:竞逐新特区央地继续博弈
五、治理难题与制度创新
大事记
第五章 法治国家建设: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一、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十七大报告的法治精神解读
二、规制经济秩序,完善劳动制度:重要立法点评
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四、公正司法促进社会和谐
五、民众维权推动构建公益诉讼制度
……
第六章 促进经济民主:全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第七章 社会建设与公共安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第八章 中国政治发展的国际视角
第九章 年度聚焦:中国进入反腐倡廉的体系化时代
后记
第一章 2007年: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政治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要求树立科学的政治发展观
按照中共十七大报告的界定,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换言之,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指导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务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投射到政治发展的层面上,就是要求中国的政治建设必须全面准确地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指导工作。在此意义上,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政治发展的实质性意义在于树立科学的政治发展观,用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指导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中国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在新的理念层面上,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在新的发展阶段内化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核心指导观念,这一观念之于政治建设是要求树立科学的政治发展观。对于长期习惯于传统政治建设思路的执政党各级组织和政府部门而言,这既是重大的理念创新也是严峻的挑战,虽然树立科学的政治发展观并不意味着对于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成果的否定,但无疑表明执政党深刻地意识到了当前政治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尤其是“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