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立足教学方法,系统讲授了素描构成表现的本质及实施过程。从理论到实践,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第一部分为思维转换,讲述了思维转换的必要性和转换的方法;第二部分为素描构成表现方法实践与探索,讲述了素描表现的多种方法和常见的几种素描表现形式;第三部分为主题性训练,讲述了主题性训练的注意要点和训练内容。全书引用了大量经典图片,每幅图片都有文字分析解读,便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紧扣章节内容消化所学的知识。同时有些经典图片也是学生实践练习的理想范本。
适读人群 :院校学生和艺术爱好者
1.教材丰富,品种齐全。含盖了“艺术设计与传媒大类”的“视觉设计类”“工业设计类”“工艺美术类”“服装与时尚设计类”“空间设计类”“动画与数字媒体设计类”“人物形象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类”等所有类别的大部分教材。既有经典的传统专业教材,又有新兴的专业教材,且课件、PPT等配套元素齐全,能广泛适应各层次的教学需要。
2.专家指导,特色鲜明。得到业界quan专家的指导支持,吸取了教育部的zui新改革精神和成果,广泛听取了各院校相关专业领导、专家和一线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融入了zui新教学理念和教学要求,符合教改主题,以探索、引领人才培养模式。
3.结合实例,体例新颖。结合实际,教材采用zui合适的理念和体例进行编写,力求使教材适应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的需要。
4.加强实践,联合编写。立足教学和学生的特点,切实加强实践要素,很多编者是来自院校和企业的实践经验丰富、教学理论水平很高的优秀教师。在我国教育领域中,这些骨干教师,接受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开发了更适合我国国情、更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课程模式和教材。
5.注重层次,兼收并蓄。教材体现了兼收并蓄的思想,层次分明,能满足不同层次和水平的教学要求。
6.立足全国,广取所长。编写老师有全国20多个省、市、区高职高专院校的专家、优秀老师,把各地各院校的成果和特色充分展示出来,做到了立足全国,广取所长。
前 言
素描是一切绘画艺术的基础。传统的素描教学主要是解决学生在素描绘画过程中造型、观察、技法的问题。素描构成表现作为高校美术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更多地是培养学生综合艺术素养与驾驭画面的能力,包括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实践探索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组织画面构成的能力和素描绘画的表现能力等。
近二十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素描教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素描构成表现》作为我校美术学院的特色基础课程已开设了近十年,多年的素描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切认识到素描构成表现教学的重要性。很多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突然领悟到素描学习的真正价值,他们不在以传统单一的手法去完成一幅素描绘画,他们懂得了如何去构架经营一幅素描作品,他们学会了用素描的手法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用更专业的眼光去判断一幅素描作品的优劣。他们思想的转变和勇于探索实践的精神,为进入大学高年级对专业的纵深学习打下了强有力的基础。
本书内容以教材的形式编写,从思维转变到主题性训练,循序渐进、步步深入。最大的特点是配合文字阐述插入了大量的图片,大部分图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在构图、表现上有鲜明特色的美术作品。每幅作品都有文字分析解读,便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紧扣章节内容消化所学的知识。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多位老师、同仁的鼎力支持,在此表示诚挚感谢!所使用的学生习作图片因为时间紧迫无法一一落实姓名,统一采用学生习作标注,深表歉意!
编者
2017年4月
马兵林、李纯从事艺术教学十余年,教学经验丰富。
目录
素描构成表现 1
第一部分 思维转换 2
一、 为何转换 2
二、 如何转换 2
1. 收集、归类、分析 2
2. 沟通、交流、发现 10
3. 认知画面构成 17
第二部分 素描构成表现方法实践与探索 37
一、 效果尝试实验 37
1. 借用形体、结构的表现 37
2. 借用空间、透视的表现 43
3. 借用光影、虚实的表现 49
4. 借用笔触、肌理的表现 51
5. 借用黑白灰、点线面的表现 53
6. 借用拓印、擦抹、拼贴偶然性效果的表现 57
7. 借用熏染、喷洒、流彩偶然性效果的表现 60
二、 表现性手法实践 66
1. 具象绘画 66
2. 抽象绘画 70
3. 表现绘画 72
4. 超现实绘画 75
第三部分 主题性训练 79
一、 绘画中的灵感触发 79
1. 观察分析。 79
2. 启发联想。 80
3. 实践激发。 83
二、 画面形式感的整体把握 87
三、 主题性训练的内容 96
1. 静物 96
2. 风景 101
3. 人物 105
4. 心灵 110
5. 机械 114
6. 迷宫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