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设计初步》是高校园林/风景园林/环境艺术等专业本科生课程的教材,介绍风景园林设计所必备的基本技法,系统讲述风景园林设计的一般程序和方法。《风景园林设计初步》内容包括:风景园林与风景园林学的发展、园林色彩和透视表现、园林各要素的表现与设计、园林设计构图与空间序列、园林设计的全过程等。
《风景园林设计初步》可供风景园林设计的专业学生学习,为学生今后在专业课中深入完整地表现设计构思打下基础,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提高专业素养提供的理论和方法支持。
“国运昌,土木兴”,过去的十多年是风景园林行业飞速发展的年代。笔者多年主讲风景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有感于在全球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人居环境的背景下部分教学资料与行业设计实践衔接不力;加之现在国际交流日趋活跃,深感有必要编写一本能与行业接轨、与国际接轨,并且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材。这是笔者编写此教材的初衷。
作为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核心基础课程《风景园林设计初步》(BeginningLandscapeDesign)的教材,本书旨在系统阐述风景园林设计的基本理论,全面介绍风景园林设计所必备的基本技法,讲解风景园林设计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其中设计与表现章节注重采用当今园林行业主流方法。目的是为学生表现设计构思打下基础;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提高专业素养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支持。
本书由上海交通大学朱黎青统筹负责,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刘静怡与上海交通大学朱黎青共同编写了第1章;朱黎青编写了第2、3、5章,刘静怡参与了第2章的编写,张高超参与了第3章的编写;陈丹编写了第4章;美国康乃尔大学MichelePalmer编写了第6章;上海交通大学陈乐阳、裴瑜、毛童欣绘制了部分图稿,陈红山参与了部分文字图表整理工作。
本书出版由上海交通大学规划并资助,得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及园林科学与工程系领导的鼎力支持。另外,本书出版亦得到了美国风景园林基金会(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oundation)及上海唯美景观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第6章由版权单位美国风景园林基金会授权使用;第2、3章的手绘图稿由上海唯美景观设计师AldenO.Didulo等手绘,得到该公司授权使用。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编者才疏学浅,书中存在的疏漏和错误之处,恳请读者和同行专家不吝赐教。
1章 风景园林的过去与未来
1.1 从造园到风景园林
1.2 风景园林专业的发展历程
1.2.1 国际风景园林专业的发展
1.2.2 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
1.2.3 风景园林学的研究方向
1.3 世界古典园林体系与当代风景园林设计的设计流派
1.3.1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1.3.2 当代风景园林设计的设计流派
1.4 风景园林设计的未来与发展
1.4.1 国际风景园林设计发展趋势
1.4.2 未来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的热点领域
第2章 园林色彩与透视表现
2.1 工具线条
2.1.1 总体要求和应用范围
2.1.2 基本工具及使用要领
2.1.3 作图步骤和要点
2.2 徒手线条
2.2.1 总体要求和应用范围
2.2.2 基本工具及使用要领
2.2.3 作图步骤和要点
2.3 钢笔淡彩
2.3.1 总体要求和应用范围
2,3.2 准备知识
2.3.3 基本上色工具及使用要领
2.3.4 作图步骤和要点
2.4 水彩渲染
2.4.1 基本工具
2.4.2 辅助工作
2.4.3 作图步骤和要点
2.4.4 表现要点
2.4.5 常见问题
2.4.6 作业范例
2.5 模型制作
2.5.1 总体要求和应用范围
2.5.2 基本材料介绍
2.5.3 模型制作步骤和要点
2.5.4 模型基础底板与标识
2.5.5 园林要素模型制作技法
2.6 电脑表现
2.6.1 CAD
2.6.2 3DStudioMax
2.6.3 Photoshop
2.6.4 SketchUp
2.6.5 Piranesi
2.6.6 Lumion
2.6.7 GIS
2.6.8 软件的综合运用
第3章 园林各要素的表现与设计
3.1 园林地形的表现与地形设计
3.1.1 地形的功能
3.1.2 地形、山石的表现
3.1.3 地形山石的设计
3.2 园林水体的表现与水景设计
3.2.1 水的基本功能和特点
3.2.2 水景的基本类型和特质
3.2.3 世界园林水景特点与发展概述与现代城市水景设计与营建
3.2.4 水景的表现
3.3 园林种植的表现与种植设计步骤
3.3.1 植物的功能和特点
3.3.2 植物表现
3.3.3 种植设计的程序
3.3.4 种植结构层次在不同类型绿地中的应用
3.4 道路铺装表现与设计
3.4.1 道路铺装设计
3.4.2 绿地道路的类型与设计原则
3.4.3 道路及铺装的表现
3.5 园林建筑空间组织及表现
3.5.1 园林建筑及其类型
3.5.2 建筑空间类型
3.5.3 建筑空间组织
3.5.4 园林构筑物
3.5.5 园林建筑及构筑物的表现
3.6 人的行为与风景园林设计
3.6.1 人在园林空间中的行为需求和特点
3.6.2 设计与行为的关系
3.6.3 常用尺度
3.6.4 人及其在环境中的表现
第4章 园林设计构图与空间序列
4.1 园林设计构图
4.1.1 规则几何
4.1.2 自然几何
4.2 空间序列
4.2.1 空间尺寸和参照物
4.2.2 景观组合
4.2.3 模式辅助设计
4.2.4 意境的含蕴
第5章 园林设计的全过程
5.1 设计的全过程
5.1.1 承担设计任务
5.1.2 研究和分析(包括现状调查)
5.1.3 立意
5.1.4 设计
5.1.5 草图
5.1.6 方案的比选与类似案例研究
5.1.7 设计方案与展示设计方案向客户汇报
5.1.8 初步设计与施工图纸
5.1.9 施工
5.1.10 参与项目验收
5.1.11 施工后评估与养护管理
5.2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绿地类型
5.2.1 城市公园绿地规划设计
5.2.2 带状公园与绿道
5.2.3 居住区绿地、工业绿地和棕地
5.2.4 风景名胜区
5.2.5 绿色基础设施
5.3 风景园林职业规划
5.3.1 风景园林产业链
5.3.2 风景园林职业规划
附录 案例研究
参考文献
《风景园林设计初步》:
园林(gardenandpark)起源于人类固有天性中对美的追求和探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是人类宝贵的物质精神财富和自然文化遗产。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园林经历了“造园(gardenmaking)”和“风景园林(landscapearchitecture)”两个阶段,内涵和形式十分丰富。
农耕文明时期,园林是社会上层精英为了自己的精致生活所营造的精致环境,其功能包括狩猎、休闲和观赏等,主要形态为囿、苑、宅院、林园、宫苑、庄园等。主要目的是追求视觉的景观之美和精神的寄托。风格、构图、比例、序列、色彩、质感、韵律、轴线等形式美的要素成为审美的主要对象。在中国,公元纪元以前,园林与“园”“圃”在称呼上没有明确划分。后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创稿于公元100年)才明确分出:“园,所以树果也”和“种菜日圃”。“园林”一词则广泛见之于西晋(公元200年左右)以后的诗文中。从有史记载的帝王苑囿,到明清园林,中国“园林”始终秉承对自然山水的审美,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诗意境界。在发展后期,则更加注重园林写意手法的运用和景观氛围的营造。古希腊、古埃及文明孕育出规则式园林。盛行于法国、意大利等西方国家的规则式园林强调明确的轴线和几何对位关系,重在体现园林景观的人工图案之美,表现出一种由人力所控制的、有序的景观。受到《古兰经》中描述的“天园”旖旎风光影响以及地理气候因素的制约,伊斯兰园林主要以笔直水渠、精美小喷泉、修剪整齐的绿篱形式出现,马赛克装饰的精致庭院成为伊斯兰的基本模式。在这一时期,不论在东方或者西方,园林乃是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栽培、建筑布置,辅以禽鸟养畜,从而构成一个以追求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赏心悦目、畅情抒怀的游憩或居住的环境。
从造园到风景园林的巨大转变,开始于19世纪的工业文明时期。随着城市迅速膨胀,城市环境日趋恶化,改善环境,亲近自然的呼声不断高涨,园林逐渐突破庭园、庄园、别墅等单个相对独立的小尺度空间,扩大到城市环境、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大地景观等大尺度区域。19世纪中期,美国人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FrederickLawOlmsted)提出“风景园林”的概念,针对无计划的、掠夺性的开发自然资源以及自然资源被逐渐蚕食的情况,提出“把乡村带进城市,城市实现园林化”,建立公共园林、开放性的空间和绿地系统,强调建筑与自然景观和环境的和谐一致。英国的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Howard)从改造城市的理念出发,提出了“田园城市”的设想,即一处大约3万居民的社区,周围环以开阔的“绿化地带”。以此解决当时城市无序扩大膨胀的问题,并形成宜人的居住与生活环境,这一理念对现代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设计产生深远影响,成为现代风景园林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的风景园林一方面表现为内容与性质的变化,即服务对象从少数上层阶级转变为公众,由封闭内向型变为开放外向型。另一方面,它日益成为城市规划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了市民日常游憩与交往活动的场所、改善着城市的环境质量的绿肺。绿地作为城市居民的休闲场所、体育活动空间和作为城市的绿肺。强调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等指标成为指导理论和评价标准。
进入后工业文明时期或日信息时代,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面临着人口激增、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严峻问题,风景园林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根本使命,内涵外延不断发展。伊恩·麦克哈格(IanMcHarg)的《设计结合自然》(DesignwithNature)提出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建造与人共享的人造生态系统。以人类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为规划指导理论,以景观生态过程和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为评价标准,创造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景观。这标志着风景同林在奥姆斯特德奠定的基础上迈上崭新台阶。
“风景园林学”是规划、设计、保护、建设和管理户外自然和人工境域的学科。其核心内容是户外空间营造,根本使命是协调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2011年,“风景园林学”正式成为一级学科,与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共同成为人居学科群的三大支柱,形成三位一体、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本学科涉及的问题广泛存在于两个层面:如何有效保护和恢复人类生存所需的户外自然境域?如何规划设计人类生活所需的户外人工境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学科需要融合工、理、农、文、管理学等不同门类的知识,交替运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综合应用各种科学和艺术手段。因此,也具有典型的交叉学科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