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汽车文化的含义出发,以文化的视角,系统、全方位地论述了汽车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汽车的组成与发展、名人与品牌、造型美学与艺术、各类名流汽车缘、汽车消费与礼仪、汽车车展与收藏、智能交通的汽车展现、汽车新技术等,讨论了“绿色汽车”和如何构建和谐“汽车社会”。
本书是2009年出版的《汽车文化》一书的修订本。
《汽车文化》一书自2009年问世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关注,已多次重印来满足读者的需求。
由于中国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中国的汽车产销量自2009年起跃居世界第一,并一直保持至今。截至2015年年底,中国的汽车保有量达1.72亿辆,也就是说,中国约8人拥有1辆汽车。汽车与社会各元素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已全面进入“汽车社会”。汽车改变世界,无疑也改变着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是汽车物质文明超前,精神文明相对滞后。因此,在汽车如此普及,如此影响社会和人们生活的今天,了解汽车文化、弘扬优秀汽车文化、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倡导“汽车文明”显得日益重要和紧迫。本书的再版就是要站在高起点,着力弘扬汽车文化,引导学生和读者建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本书的编写力求突显文化主线,偏重文化内涵,诠释汽车文化属性,归纳出了汽车文化的六大特性及八大表现形式。以此为基点,内容涵盖汽车发展史文化、汽车名人文化、名车文化、名流文化、汽车美学与艺术、公众文化、传媒与教育文化、汽车社会和谐与汽车文明等。本书在叙述上深入浅出,文字流畅,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本书添加了二维码,可扫码看彩图或视频等有关资料。
本书在保持第1版基本编写格局和内容的基础上,主要在以下方面做了修改。
1)增加并丰富了部分章节的内容,如“国人的骄傲——长城”“汽车车身广告艺术”“汽车与摄影艺术”“汽车与展示艺术”“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汽车名城”“汽车博物馆”等内容,并改写了部分章节的内容。
2)更新了相关章节的数据,并修订了相关文字。
3)各章节末增加思考题,便于读者巩固学习。
本书由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肖生发、沈国助任主编,王中、郭一鸣任副主编。参加编写的有:肖生发、沈国助、刘少康、王中、郭一鸣、李正桥、王文山。编写分工为:绪论(肖生发)、第一章(肖生发、刘少康)、第二章(肖生发)、第三章(沈国助)、第四章(王中)、第五章(沈国助)、第六章(郭一鸣、肖生发、李正桥)、第七章(王文山)、第八章(肖生发、刘少康)。全书由肖生发教授统稿,由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学院张国方教授主审。
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参阅了大量书籍和资料,为此特对原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疏漏和不妥之处,请予以批评指正。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绪论
思考题
第一章存世百年的汽车
第一节走近汽车
第二节车史溯源
第三节世界汽车业的历程
第四节中国汽车业的足迹
思考题
第二章铸就名人的熔炉
第一节欧洲的汽车奇才
第二节美国的汽车精英
第三节日本的汽车人杰
第四节中国的汽车名人
思考题
第三章展示品牌的舞台
第一节他山之石
第二节本土之玉
第三节商标文化
思考题
第四章彰显魅力的艺术
第一节汽车外形的演变
第二节造型元素的审美
第三节车标与吉祥物艺术
第四节概念车的韵味
第五节艺术活动的联姻
思考题
第五章各类名流汽车缘
第一节名流巨匠的坐骑
第二节体育明星的汽车缘
第三节娱乐圈的汽车情
思考题
第六章公众文化大观园
第一节汽车消费面面观
第二节汽车礼仪
第三节汽车运动
第四节汽车展览
第五节汽车收藏
第六节汽车趣味
第七节汽车名城
第八节汽车博物馆
思考题
第七章媒介传播呈异彩
第一节众多媒体比翼齐飞
第二节网络世界大显神通
第三节汽车俱乐部活跃异常
第四节传承创新的汽车教育
思考题
第八章汽车社会话和谐
第一节阔步迈向“汽车社会
第二节汽车社会面临的问题
第三节和谐汽车社会
思考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