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资本批判、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内在统一的基本立场出发, 综合运用文本研究、思想史研究与原理研究的方法, 深入阐明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理论实质, 专题探讨了历史唯物主义若干基本范畴的历史起源、理论内涵与现实意义, 力求夯实历史唯物主义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 开启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建构的理论路径。
《从哲学革命到资本批判: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的当代阐释》从基本概念范畴的视角切入马克思哲学革命与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力求深入到基础理论内部,开展更为具体细致的研究。现有研究主要采用思想史诠释和原理研究的方法,《从哲学革命到资本批判: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的当代阐释》则力求将文本解读、思想史诠释与理论问题探讨三者整合起来,形成更为全面、更具整体性的概念范畴研究方法。
郗戈,陕西商洛人。现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导师。2000—2009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资本论》哲学、社会发展与现代性问题等。先后在《哲学动态》、《教学与研究》、《现代哲学》、《哲学门》、《学术月刊》、《高校理论战线》等期刊发表论文近30篇。
导论:重释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历史、逻辑与实质
一、历史:从文化批判、政治批判到经济批判
二、逻辑:新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与资本主义批判
三、实质:“哲学—政治经济学”总体性革命
上篇: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式的基本范畴
第一章 哲学观变革与哲学思维转换
一、后黑格尔境遇中的哲学革命与资本批判
二、非形而上学化:哲学思维方式的现代转换
第二章 历史性视域的萌生与开启
一、历史性视域的生成过程
二、历史性视域与现代哲学变革
第三章 总体性方法的奠基与创建
一、总体性方法与现代社会
二、总体性视野中的社会与个人
第四章 价值前提与规范性建构
导论:重释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历史、逻辑与实质
一、历史:从文化批判、政治批判到经济批判
二、逻辑:新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与资本主义批判
三、实质:“哲学—政治经济学”总体性革命
上篇: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式的基本范畴
第一章 哲学观变革与哲学思维转换
一、后黑格尔境遇中的哲学革命与资本批判
二、非形而上学化:哲学思维方式的现代转换
第二章 历史性视域的萌生与开启
一、历史性视域的生成过程
二、历史性视域与现代哲学变革
第三章 总体性方法的奠基与创建
一、总体性方法与现代社会
二、总体性视野中的社会与个人
第四章 价值前提与规范性建构
一、历史唯物主义与“规范基础”问题
二、超越启蒙:“规范基础”的主要特征
三、价值与历史:“规范基础”的理论功能
下篇: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内容的基本范畴
第五章 实践与物质世界的社会性
一、作为一般社会存在物的“物”
二、与“人”相对抗的“异己物”
三、作为最终和最高存在物的“人”
第六章 劳动与主体性的重新奠基
一、劳动范畴与主体性哲学的变革
二、异化劳动问题与主体性的现代境遇
第七章 交往、社会关系与主体间性的重建
一、交往与社会关系的异化状况
二、交往与社会关系异化的根源
三、交往与社会关系异化的积极扬弃
第八章 从哲学批判到意识形态批判
一、思辨哲学批判深化为意识形态批判
二、意识形态批判:理性主义的“内在超越”
第九章 资本批判与现代世界观建构
一、资本主义批判与历史唯物主义建构
二、资本批判、现代世界观与历史唯物主义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