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河南省邓州市张村镇的上营村,是一个聚居着1200余名高山族居民的村落,因其数量占村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这里被称为“台湾村”。本书以纪实散文的形式,通过50余位台湾村村民(高山族后裔)的口述,展现了他们的生活现状,折射出中国社会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变化。
《我从台湾来———邓州“台湾村”高山族后裔口述录》一书,这里面既有国计民生的大事记,又有居家过日子的人间烟火,还有各种营生的生活常识、经验和体会。其语言淳朴,行文自如,让读者在阅读中思考,在轻松中受益。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同时期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其精神旨要都在于:文艺要贴近生活,服务人民;作家要深入基层,体验生活,写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艺作品。闫俊玲就是用自己的行动和作品很好地阐释和验证了这一切。
《南阳青年作家丛书》总序
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厚重,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名人辈出。理清南阳文化发展的脉络,才能更好地探寻南阳文化发展的道路与方向。通过这几年对南阳的了解与感受,我认为文化是南阳最突出的城市符号,是南阳未来发展的宝贵资源。
南阳是汉文化的昌盛之地,其标志性无可取代。早在战国时期,南阳就是全国的冶铁中心,农业、手工业都十分发达。西汉时,南阳“商遍天下,富冠海内”,为全国五大都市之一。东汉时,光武帝刘秀发迹于此,故南阳有“南都”“帝乡”之称。经济的繁荣有力地推动了文化艺术的发展和昌盛。两汉、三国时期南阳名人荟萃:张衡的科学成就举世称誉,因而他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以医圣张仲景为代表的汉代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医药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足智多谋的军事家诸葛亮成为人类智慧的化身。南阳的文学、乐舞、绘画、雕刻等艺术门类异彩纷呈,各领风骚,在整个汉代文化艺术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最能反映汉代艺术水平的南阳汉画像石和汉画像砖,朴素而不单调,豪放而不粗疏,被世人称为“东方艺术宝库”。
南阳是河洛文化、荆楚文化和秦巴文化的荟萃之地,其多样性特色鲜明。南阳文化既有河洛文化的典重质实,又有荆楚文化的清奇灵巧,还有秦巴文化的苍凉豪放。这是南阳自古以来优越的自然环境、发达的水陆交通和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决定的。南阳境内河流纵横,山川秀丽,是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水系的分水岭和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从春秋战国时期起,南阳郡为秦、楚等国与中原各国的交通枢纽,由关中向江淮此乃孔道,由伊洛向荆襄此乃要冲,既是南北交通的咽喉,又是西北通往东南的必由之路。发达的水陆交通和优越的自然环境不仅为南阳的经济繁荣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更为河洛文化、荆楚文化和秦巴文化在这里的交融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南阳是文脉相承的兴旺之地,其稳定性十分罕见。得益于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区位优势,并且较少受到战争的影响,自古以来南阳文化都十分发达,兼容并包,千姿百态。兴旺的文脉如长河奔流滔滔不息,从未中断。自两千多年前到现在,南阳可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以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这“四圣”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人灿若群星;“二十四史”里有记载的南阳历史文化名人超过800人。到了现当代,南阳名人仍然层出不穷。目前,仅南阳籍两院院士就有19人,占河南籍两院院士的三分之一。另外,还有以姚雪垠、二月河等为代表的南阳作家群等。
先辈留下的丰厚文化资源为我们开展文化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我们要在传承和保护南阳厚重文化的基础上更好地创新与发展,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使文化成为实现南阳跨越式发展的新动力,成为南阳城市发展的终极竞争力,这是我们共同的历史使命。人类前行到今天,“文化是根,文化是魂”的共识更有力地彰显出文化本来应有的鲜明印记。如果说文化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那么,一个国家对民族精神的塑造肯定是文而化之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无疑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民族精神最形象、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而且也考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毫无疑问,南阳作家群在南阳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南阳现有国家级作协会员30人、省级作协会员340人、市级作协会员450人,其中在全国知名或有相当影响的就有十数人。南阳作家群以整齐的阵容、众多的人数、独特的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坛筑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仅成为文学豫军的重要力量,而且在中国文坛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是南阳当之无愧的文化名片和南阳人的骄傲,堪称南阳文化建设的一面旗帜。
近年来,南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支持南阳作家群的发展。为建设人才队伍,培养文学新人,南阳成立了文学院,加强了《躬耕》杂志、《南阳日报·白河副刊》等文学阵地的建设,为南阳的文学创作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全市广大作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群众,创作了一批精品力作。这次我们从南阳老中青三代作家中遴选出35位代表,将其优秀作品以“南阳青年作家丛书”和“南阳作家自选集”两套丛书的形式结集出版,这是南阳文学发展史上空前的举措,旨在助推南阳文学创作,全面系统地展示南阳当代作家的整体实力,为南阳转型跨越、绿色崛起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希望这种助推能够成为南阳作家投身文学创作的新动力,期盼各位作家在个性化的文学创作中获得更大的成功。
中共南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新会
2015年11月19日
周本:难忘那几场雪
今日有雪。随着老人的兴致,我陪着他在雪地里行走。置身于飞雪中,我感受到的是浪漫和惬意。
雪花是冬日的精灵,它的出现让沉睡的梦燃起希望。看着这样的雪景,老人说:看着云朵洒落的泪花,感情如万千藤条缠绕在心,纠结得让人难受。我看见老人那张笑脸瞬间转换为冰冷的空气和失落的心情。原来,他一直有着最深的牵挂。原来,他有一段过往放不下。
我深深记着他侧脸微笑的模样,深深记着在冰冷的雪地上,八旬的老人蹲下身子,满脸痛惜地为随我一起采访的小女儿暖手的温馨情景,记得当时他那深情的叙述。
小孩子喜欢过年。过年带给孩子们欢乐,有新衣穿,还有好吃好玩的。大约在我6岁那年,年关将近,大雪下了几天,越下越大。一个给我家送面的(一个旧社会专门给别人磨面,自己留下麦麸子吃的穷人),人称张相公,他定时来给我家送面。只见他上身穿着一件土灰色的打满补丁的旧棉袄,腿上只穿着一条短了一大截的单裤子,脚上是一双补了又补的单鞋。家人正在围着屋内的炭火取暖,我好奇地走向他,天真地仰起脸问他冷不冷。他的腿虽然冻得瑟瑟发抖,但还是咬着牙说不冷。我家那时能吃饱穿暖,我去灶间拿了一个馒头硬塞在他手里,我看到了他眼睛里的泪花。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初次感受到贫富差别这样地大,感受到社会上也有着不平等。70多年间,每到年关如遇下雪,我的眼前就会依稀出现这位张相公身单衣薄的影子,他在我的记忆中挥之不去。
邓县解放的时间是1948年元月中旬。记得在春节前夕,下了一场大雪,我的一个姑家表兄来给我家送年货,因雪大,在我家住了几天。年前他要回家过年。他家在湍河北岸,当时大西门外有几条很深的大沟,雪地茫茫,看不见沟和路,还要过河。表兄走后,我十分担心他的安全,怕他摔到沟里去。等到大年初三,我去他家拜年,见到他我才放下心来。问他,才知他在回去时摔了不少跤,所幸无有大碍。在我的记忆里这场雪是邓县下得最大的一次雪。
1957年我去北京参加一个学习培训会,我们班的学生来自大半个中国,有广东、广西、浙江、上海、安徽、湖南等地。那年冬天第一次下雪时,两位广东来的女同学高兴得连饭都不吃,在雪地里跑来跑去看下雪,因为她们从未见过雪是啥样子。中国太大了,气候也因地域而不同,南北差别多大呀!
1969年元月,在极左思潮影响下,中小学要下放到农村大队来办,事情起于“侯王建议”(1968年11月《人民日报》发表了侯庆林、王振余的一封信,建议所有农村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来办,所有在外地的教师回原籍教学)。为了响应党的号召,我们全家回到邓县。刚开始没有多余的房子,我们一家七口人只好住在一间炕烟房内,房顶四角露着天。年关将近,下起雪来,雪花飘到屋内,把我愁得生了病,心慌、咳嗽,反胃不止,一天吃不下东西。同样忧愁的妻子心疼我,晚上把两个鸡蛋打在面里给我做葱花稀面条吃。那时没有轧面条机,她也不知道鸡蛋用多了面会硬邦邦的,我吃不下又厚又硬的面条,勉强喝了两口汤。当时心里像放座山一样,压得很不好受。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未成年的儿女,我们暂时又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将来的日子怎么过?怎不让人愁断肝肠!
大年初六,我到县革委会谈工作问题,负责人说只能到厚坡(当时还未划给淅川县)、彭桥、构林、林扒等公社,那里缺教师。我认为林扒公社离城近,交通也方便,就选定去林扒公社。当天我就用架子车拉着妻子和三个孩子去林扒。天将黑时下起雪来,白雪纷纷扬扬,越下越大,风雪交加,行走艰难,好在已离林扒不远。到林扒后我表兄安排我们暂时住下。第二天捎信给我妻子的哥哥,让她哥哥来接他们回娘家暂时居住。我送他们走,出了林扒公社,四野一片白雪茫茫,雪有半尺来深,分不清哪里是田,哪里是路。妻子的哥哥摸索着艰难地在前边拉着,我在后边推着,送他们走了几里路。我还要回林扒等候分配工作,等待这个过程让人焦急。我经常出村看村外一片白茫茫的雪地,心里冷飕飕、空荡荡的,没有任何办法。心想,天地之大,人生存怎么就这么难!
我无法排解忧愁,就反复在纸上写着唐朝诗人刘长卿的一首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那段时间,我是在病中度过的,可见情绪对人的健康有多重要。公社想叫我们到林扒西边的一个大队落户,但那里没有房子可居住,要等天晴了把牛屋收拾出来叫我们住。就在此时县里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通知我去参加学习,结业后分配了工作。参加工作的欣喜
可想而知,我的病一下子好了。
因为那几场雪,我背了许多咏雪的诗句,记忆最深的是唐代诗人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两句:“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每当下雪天,我就会想起那几场不愉快的大雪。
而今,住在城市临街的高楼里,雪花飞舞的时日,我爱坐在敞亮的落地窗下,开着电暖器,品着儿女购买的上好红茶,看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眼前的雪景雅致而充满情趣,那些艰难的过往在这个时代已鲜有人知了,但它确实曾经存在过。
谁不想快乐地生活着?几次下雪发生的事件,让聪明深思的周本远离世俗,淡定从容。他经常读书看报,手不释卷,一心一意做学问、搞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