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大量的资料为基础, 考察了青岛建筑发展的脉络, 寻找中外建筑融合的足迹。
陈雳,1973年出生于山东青岛
2006年获DAAD奖学金赴德国亚琛工大(RWTH)古迹保护研究所学习访问
2007年获天津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学位
2008年至2010年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
主要研究领域: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近代建筑保护技术。曾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过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
第一章 绪论
003 1.1 青岛城市发展历程概要
003 1.2 研究青岛城市建筑的意义
005 1.3 青岛近代城市建筑的相关研究
007 1.4 各章内容概要
008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青岛城市的形成
015 2.1 青岛的原始概况
024 2.2 德制青岛城市规划的思想
026 2.3 青岛城市格局的形成与分析
038 2.4 德租时期青岛的城市建设
045 2.5 单威廉及其土地政策
第三章 德租时期青岛建筑的风格与类型
055 3.1 青岛外来建筑产生的时代背景
060 3.2 德租时期青岛的新罗马风建筑(D1e Neuromanlk)
073 3.3 丰富多样的建筑风格
085 3.4 德租时期青岛的工业建筑
091 3.5 青岛建筑细部特点与风格传承
101 3.6 德租之后青岛的建筑形式简介
第四章 德租时期青岛中西建筑的融合
107 4.1 青岛地区原始经济状况和建筑形态
114 4.2 特殊社会结构下的中西建筑融合
118 4.3 文化碰撞下的新建筑形式
124 4.4 新兴行业及华工住所
129 4.5 住宅中的中西方建筑融合
第五章 德租时期青岛华人社区
139 5.1 青岛华人社区产生的商业背景
144 5.2 青岛华人社区的形式和发展
152 5.3 青岛华人社区的街区形态
160 5.4 青岛华人社区的建筑形态
第六章 结语
173 6.1 近代青岛城市地位和建筑价值
175 6.2 独特社会系统下的青岛建筑体系
178 6.3 后续研究展望
183 参考文献
189 插图索引
195 后记
现代的各种学术思想、西方特有的宗教的差异和矛盾冲突……种种差异决定了整个社会内部必然经历剧烈的冲突、整合过程。一方面德人试图强行将西方城市和建筑形态楔入到胶澳地区,但是中西之间各个方面差别悬殊,其文化体系绝不可能对中国文化实行全面涵化。不论何种力量都无法中断中国社会内部发展的自然历程,中国文化潜移默化地对外来的楔入产生作用;另一方面,面对强势文化的巨大压力,租界区的华人在文化基本形态上不同程度地形成了转变,他们在痛恨和抵制外来同化张力的同时,也萌发了对现代文明的向往。
从建筑上看,在中外合力作用下,胶澳地区外来建筑形态呈现出一种渐进式的涵化现象,即从纯粹的西洋风格向中西交融的涵化状态转变。德租时期的建筑群体之中,中国建筑现象屡见不鲜。但是总体上看,这种涵化过程是缓慢的和渐进式的,不可能出现全新的城市主体建筑风格,青岛依然是西化的城市,主体建筑依然是西式的建筑。1905年前后,德国殖民当局似乎也乐于接受这种建筑文化的融合涵化现象。
当时欧洲大陆折中主义手法方兴未艾,在青岛的德国建筑师也受到影响。他们从中国建筑文化中寻求素材,并运用到设计中去。这些建筑显示出外来建筑师对中国文化的某种好感与好奇。中国工匠是工程建设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在整合建筑细部方面驾轻就熟,完成了许多精品建筑。如果仔细观察这短短十六年间德国人兴建的建筑,就会发现,中国建筑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传统痕迹比比皆是。这些建筑类型包括文教设施、新兴行业的华工住所、华人贵族的仿欧式住宅等等。此外,在建筑细部也有许多中西结合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