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这样的人》(作者刘肖)这部人物报道集,书名取自电视纪录片《百年恩来》的主题歌——《你是这样的人》。 这本书对于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来说,是提升境界、增强修养的范本,具有积极的引导意义;对于广大青少年读者来说,是一部洗涤心灵、培养情操的教材,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而对于热爱和关注教育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来说,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进一步了解教师、理解教育的读物,具有独特的宣传意义。
为“这样的人”感动
刘肖同志的教育人物报道集《你是这样的人》即将付梓出版,让我作序 。
仔细翻阅他送来的厚厚一沓书稿,尽管其中大多篇章此前已陆续在《教 育时报》上读过,如今再次阅读,我还是会不时地被感动,为书中这些熟悉 的河南教育系统的典型人物,更为刘肖同志长年执著于教育宣传事业的勤勉 精神和纯真情怀。
通读《你是这样的人》后,我觉得,这本书对于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来说,是提升境界、增强修养的范本,具有积极的引导意义;对于广大青少 年读者来说,是一部洗涤心灵、培养情操的教材,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而 对于热爱和关注教育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来说,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进一步 了解教师、理解教育的读物,具有独特的宣传意义。
之所以对刘肖同志特别关心,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我们曾有过一段深 厚的师生情谊。即便在他毕业后的这些年中,我们依旧以师生相称。他每出 版一部新著,都会在扉页写上“请蒋老师指正”送给我。作为老师的我,可 以说一直见证着他的成长。
上世纪80年代末,在河南师范大学任教时,我认识了风华正茂的刘肖。
天资聪慧的他,是那时校园中有名的才子,各类校园活动中总能见到他活跃 的身影,各种校园报刊上总能看到他清新自然的文字。一晃20余年过去了, 曾经意气风发的刘肖,在教育宣传工作的历练中渐趋成熟起来,已经从一名 初出茅庐的记者,成长为能够驾驭大局的报社总编辑。尤其是我在河南省教 育厅工作的这10多年时间里,与他接触的机会更多了,对他的了解自然就更 深了。
这些年来,刘肖同志在教育人物宣传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我 也略知一二。他长期致力手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文学表达手法的有机融合 ,听教师心声、为教师说话,塑造出了一个又一个教师高大光辉而不失个性 的生动形象。在这方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孙阳吉。2003年“非典”时期, 当时的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校医院院长孙阳吉同志,因工作劳累牺牲在抗 击“非典”的一线。刘肖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那天傍晚,我与 省教育厅的同志前去慰问,正遇到在孙阳吉家里采访的刘肖,发现由于走得 匆忙。乍暖还寒的初春,他只穿了一件短袖衬衣。很快,刘肖与同事连夜写 成的长篇通讯《敢以生命写忠诚》在《中国教育报》和《教育时报》上同时 刊出,及时树立了孙阳吉这样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楷模,起到了感召 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的作用,陈至立同志对此报道批 示“可歌可泣,感人至深” 刘肖同志不仅严格要求自己,还身先士卒带领《教育时报》全体采编人 员为河南的教育宣传事业不遗余力地工作着。在刘肖的带领下,《教育时报 》致力于肩负“中原教育崛起发言人”的重任,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在教育宣传工作中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及时总结推广了各地各校教 育改革创新的成功经验,营造了你追我赶、争先恐后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的良好局面:注重加强教育科研,以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为重点,以提高教育 教学质量为目标,刊发了许多有深度的理论文章,为广大教师进行教育科研 提供了平台、提供了支持:深入学校调查研究,把握基层教育中出现的热点 、难点问题,为全省教育发展建言献策,为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科学决 策提供了重要依据。《教育时报》蝉联y_届河南省十佳报纸,刘肖则在国庆 六十周年之际被评为全省优秀新闻工作者。应该说,这些成绩都充分体现了 刘肖同志出色的工作能力和不俗的领导能力。看到他取得这样的成绩,我深 感欣慰。
寥寥数言,不足以全面概括刘肖同志的特点和成绩,就算是对我们师生 情谊的简单回顾吧!接下来,我想简单谈一下读《你是这样的人》的感受。
案头这部长达50万字的教育人物报道集,被分为5个部分:“赤子之心 ”“生命之树”“成长之翼”“命运之弦”“幸福之旅”,精选了40篇关于 教育领域典型人物的报道,每部分8篇。这些报道大都在教育系统和社会各 界产生过重大影响,其中有教师,有学生,还有关心支持教育的爱心人士, 甚至有远道而来助力我省教育事业的外籍人士,连在一起,就是一幅波澜壮 阔的新时期河南教育的人物画卷。这是刘肖近年来致力于教育人物报道探索 与实践的一个总结与梳理,他对每一位典型人物的刻画和报道,都不乏可圈 可点之处。总体来说,整部作品语言简洁凝练,文风清新质朴,既有理性的 追问,又有饱含感情的记录,真实挥写教育人物的风采,清晰描述他们的特 质,客观凸显他们闪耀着时代精神的亮点,准确传达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和价值观,很好地体现了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充分发挥了主流媒 体的舆论导向作用。鉴于所报道人物较多,这里只能择其一二略谈一下。
河南省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也是全国第一教育人口大省。为了在庞大 的教师队伍中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河南省教育厅这几年相继推出了孙阳吉 、李松山、吴玲、王生英、杜广云、孙晨等一系列先进典型。在对优秀教师 的宣传报道过程中,刘肖同志从未缺席,并且始终冲在一线,几乎参与了所 有重大典型的发现、挖掘和推出,并用自己富有诗意的笔触,将这些可亲可 敬的优秀教师典型,客观、全面、立体地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特别是刘肖 以《中国版的乡村女教师王生英》为题推出的长篇通讯,全面报道了林州市 横水镇卸甲平小学王生英老师10年以家为校、20年以校为家的感人事迹,在 社会各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10年教师节,王生英被教育部评为首届全国 教书育人楷模,成为师德建设的标志性人物,也是我们河南教育界的一个骄 傲。掩卷思之,捧着“赤子之心”,浇灌“生命之树”,铸就“成长之翼” ,拨动“命运之弦”,踏上“幸福之旅”,可以说是刘肖对笔下所有教师生 活状态、生命历程的真实写照。
当然,这本书中的几十位教师典型,只是全省130多万教师和教育工作 者的代表。通过阅读刘肖的报道,可以让我们对河南全体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的精神风貌有一个全面而整体的认识。像李松山、陈万福、孙晨等老师,虽 然身份平凡,但始终怀揣伟大的追求,一心一意扑在教书育人的事业上,甚 至用自己毕生的付出履行教师的责任:像陈玉亭、王格现、侯长缨等老师, 认认真真教学生,扎扎实实搞研究,在平静中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创造出 一流的教育成绩;像胡大白、郑文祥、马新功等大、中、小学的校长,本着 对党的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立足岗位,胸怀全局,在看似平常的工作 中,不断开创教育事业的新局面……刘肖笔下的这些典型人物,充分体现了 “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 的“三平精神”,对于引领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以他们为榜样,立足岗位 ,勤奋工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具有极其重要的示 范意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教师 的贡献是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对优秀教师的期盼,也从来没有像 今天这样急切。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顺应时代要求,真正做到政 治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成绩显著,担当起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健 康发展的重任,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下大力气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
中原崛起,教育为基;河南振兴,教育先行。我相信,广大教师和教育 工作者在阅读这本书时,一定会同我一样为“这样的人”所感动、所鼓舞, 从而进一步激发在平凡岗位上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静下心 来教书,潜下身来育人,以人民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卓有成效 的工作业绩。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为建 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作出特殊的贡献,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并赢得全社会的尊重。做人,就要做这样的人。
最后,我也希望刘肖同志能够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在教育宣传的这方 天地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带领教育时报这个精干而优秀的团队,继续 大力宣传教育战线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大力宣传各级党委、政府支持教育 的有效做法,大力宣传社会各界关心教育的先进典型,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创 新与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从而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原教育崛起发 言人”。
2011年3月28日
刘肖,《教育时报》总编辑 2000年春天开始主持报纸工作,致力于做“中原教育崛起发言人”,带领《教育时报》蝉联三届河南省十佳报纸、八届河南省一级报纸并连续在全国教育类报纸综合治理评比中位居前列策划河南年度十大教育新闻及新闻人物评选、河南教育名片评选等品牌活动,主编有《情有独钟》《100个基层教师的口述》《一切都给你》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