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也使得社会得到发展。此书介绍了许多发明的事实,而且展现了发明家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发明之路上的艰难险阻。
“少儿科普百分百”(100本)汇集了中国少儿科普创作之精品。分为10个方面的内容:科学小品,科学故事,科学家故事,科学探索故事,技术发明故事,科学童话,科幻故事,科学图画故事,科学益智故事,小发明?小论文?小制作。这套书是少年儿童汲取科学滋养、培养科学兴趣的优秀课外读物。这套丛书有四个特点:精,全,美,小。丛书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从许多报章图书中精选出来的,可谓“百里挑一”;丛书10个方面的内容,囊括了科普作品的所有形式,非常全面;每一篇文章都图画美、文字美,能够吸引小读者的阅读兴趣;图书的整体设计“轻薄小巧”,就像口袋书,方便小读者携带阅读。
疯狗脑髓的功用
对传染病的最初攻击
三个发明家的悲剧
擒获传染病的元凶
细菌固体培养基的发明
巴斯德和早期的人工免疫
寻找“魔弹”
酶与生命
胰岛素和干扰素
试管婴儿和“兔子运牛”
试管“动物园”
激光刀打破手术禁区
把传染病的凶手捉拿归案
时光又过去了100多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显微镜也不断得到了改进革新。科学家们借助于显微镜,在观察微观世界方面,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他们发现,无论在田野、冰原、高山、戈壁,还是在海洋、江河、湖泊、水池,到处都有着人们用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生物在活动,其中有些正是造成传染病流行的罪魁祸首。
第一个完整地揭开微生物细菌奥秘的是法国化学家巴斯德。那是公元1856年,法国立耳城酒坊的啤酒全部变酸了。啤酒卖不出去,老板亏了大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他去找巴斯德,请求他帮助想想办法。巴斯德把好的和酸的啤酒,各滴几滴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次、两次,一直进行了100多次。他发现,变酸的啤酒里有一种像小棍棒一样的乳酸杆菌,正是它们把酒的成分分解成酸,于是啤酒就变酸了。巴斯德告诉老板,只要把啤酒加温到50C-60qC,并保持一定的时间,杀死乳酸杆菌,啤酒就不会再变酸了。
巴斯德接着又研究了当时欧洲正在流行的桑蚕病。经过5年的刻苦钻研,发现这种病也是细菌搞的鬼。后来,他又一一证实,产褥热和许多传染病也都是由细菌引起的。于是医学中的“细菌时代”便开始了。
德国细菌学家科赫,对利用显微镜研究细菌很感兴趣。他常常把病人的痰、大便、嗓子里的分泌物找来,放在显微镜下细心观察,并找到了一些细菌。这些细菌和疾病究竟是什么关系呢?他做了一些实验,发现细菌在肉汤里繁殖很快,于是就把找到的细菌放在肉汤里“养”起来,过一段时间,再用这些肉汤喂动物。他观察到,吃了带有细菌的肉汤的动物.有的得这样的病,有的得那样的病。这说明肉汤里混杂有许多种类的细菌,但还是弄不清楚哪一种细菌能引起哪一病。
后来,科赫把洋菜(即琼脂)煮熟,加上肉汤做成胶冻,用来培养单一种类的细菌,结果成功了。他采用这种方法培养出白喉杆菌,然后把这种细菌接种到兔子身上。两天后,兔子发病死了。他又从死兔嗓子里取出一些分泌物,按照原来的方法进行培养。这一次细菌显出了原形,他看到的正是先前那种白喉杆菌。科赫一连实验了好多次,结果都是一样,完全证实了白喉杆菌就是造成白喉症的凶手。
在科赫工作的启发下,全世界的科学家和医生们共同努力,不少传染病的凶手,如结核杆菌、霍乱弧菌、鼠疫杆菌、百日咳杆菌、脑膜炎球菌等,在显微镜这个“科学之眼”的侦察下,纷纷落网,一个个被捉拿归案了。
但事情并没有到此为止。仍有许多传染病,如狂犬病、传染性肝炎、流行性感冒等,用原来的显微镜找不到凶手。科学家们推测,一定存在一种比细菌更小的微生物,这种微生物在借助自然光的显微镜下无法找到。
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1931年德国科学家鲁斯卡,采用高速运动的电子束来代替天然光线,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能放大20倍的显微镜。到1933年,又获得了放大近1万倍的成像,冲破了光学显微镜的极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