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文丛:和法国文化的美丽约会》以优美的文笔对法国文化的诸多方面(电影、美术、博物馆、建筑等)深入观察、实地采访,《巴黎文丛:和法国文化的美丽约会》也有对法国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的专题介绍,展现出有别于英美的法国文化特质,展现出多姿态多彩的法国文化风景。
在熙熙攘攘来往于北京与巴黎之间的学者和作家中,不少人都是一流的法国文学翻译大家和作家,他们的辛勤耕耘,使中法文化长河两岸的景观日益赏心悦目。
“巴黎文丛”很像一次关于法兰西的文学笔会。郑园园的《和法国文化的美丽约会》是其中之一。作者基本都通晓中法两种语言,深谙中法两种文化,多是神奇的“画师”,他们自拟文题,用其或朴实或高雅的笔墨,从不同的视角,既形似又神似地描绘了他们所认识的法兰西精魂。
读本书很像乘坐旅游车观光,既可在时光隧道里读历史,又可在纷纭社会中看现实。总之,本书多维度、多层面地展示了法兰西的魅力与诱惑,同时也是对法兰西精神的记录与诠释。
郑园园,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高级记者。1947年1月出生于上海,籍贯广东潮阳。1965年考入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法语专业。1970-1979年,在四川省万源县中学任语文教师。1979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国际新闻专业,1982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人民日报社国际部任编辑、记者。1991-2002年期间两次任驻法国记者站记者、首席记者。作品曾多次荣获中国国际新闻奖、中国文化新闻奖等奖项。
自序
视文化遗产如生命
视文化遗产如生命
“城墙行动”在法国
“开疆拓土”庆华诞,再造卢浮宫
吉美博物馆:巴黎的东方艺术圣殿
尚第依古堡的中国铜尊
地中海上伊夫堡
巴黎“红磨坊”今昔
巴黎圆顶咖啡馆
法国老夫人和她的古堡
哦,香榭丽舍
感受诺曼底
文化名人灿若星河
2002年:法国进入“雨果年”
雨果出生地贝藏松:文化内涵很丰富
大仲马灵柩终人先贤祠
具有超前性、现代性的女作家:乔治·桑
“红磨坊画家”一生传奇
看“色情毕加索”画展
香奈尔:法国时装界的一代“女皇”
惊世预言警世忠言
大卫名画讲述拿破仑传奇
《思想者》远行去中国
“大姆指”雕塑皇帝
“新浪潮之母”瓦尔达
中西文化摆渡人
多样性、创新性、民族性
法国捍卫文化多样性实践
盖布朗利:关注多种文明的博物馆
法国人的中国文化视野
文化交流是心灵沟通的桥梁
太阳王“回访”紫禁城
解读法国百年时尚
法国的卡通英雄阿斯泰里斯
电影艺术100年
法国电影的丰收年
《霸王别姬》在戛纳
维护好城市肌理
里昂的漂亮“面孔”
迷思与反思、纠错与坚守
狂热的五月
戴高乐科隆贝故居行
盟友的“美国观”
近观法美关系
法国以国家名义认罪
西方两种经济模式之争
“我们负有记忆的责任”
一位登高远望者
天生的叛逆者理念的坚守者
法国社会党“夏季大学”见闻
布洛涅森林的悲哀
“城墙”的创意在于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吸引年轻人奉献一段属于他们自己的时间。每年暑期前,150个“城墙”分会都开出一份古迹修复工程的名单,如修复某一段城墙,或将某个古堡改建成博物馆……志愿者从中寻找想去的地方,交十几欧元的报名费,背上行囊自费前往。在修复工地上,五六人或七八人组成一个工作小组,在一名技术辅导员的指导下工作。志愿者不免有一些私人动机,有的想利用这个机会携女友或男友出游,有的想学点手艺,如泥瓦匠活计、石雕、临摹等,还有的仅仅是想到乡间过暑假,闻泥土的芬香,吸旷野的清风。所有的这些动机都不受非议——它们于修复古迹有何妨?怀着美好的心情来到工地,共同做一件有益的事,不计报酬,这就是奉献,有这一点就够了。何况,在修复古迹的活动中,年轻人的历史文化敏感度提高了,保护古迹的意识增强了,这是一种文化熏陶,也是公民教育的一环。
“城墙”现任主席亨利·德勒比内说,他们有意为年轻人提供团聚和旅游的机会。志愿者的年龄一般限在18岁至25岁间,至少参加劳动两周,每周工作35小时。义务劳动期间,他们自付最低限度的食宿费(每天6-7欧元),多数住附近老百姓家中,少数在工地上搭帐篷。年轻人自己开伙,轮流做饭。在展翅欲飞的青春时代,学会与伙伴和谐相处,学会倾听与宽容;在想象力纵横驰骋的青春岁月,付出劳动,也获得旅行的乐趣。组织者安排志愿者们在周末旅游,志愿者在地方向导的引导下去远足,去看一般旅游者看不到的风景——乡村远足正是时下法国时髦的旅游项目。义务劳动不再是沉闷单调的“苦役”,劳动与休闲相结合、奉献与娱乐相得益彰,这或许是“城墙”吸引志愿者之处。
“城墙”是非营利性协会,保持对政府的独立,但这并不妨碍它获得文化部的支持。文化部不予拨款,但赋予其两项特许权:一是制作并出售“全国分级文化遗产”挂牌,二是编辑出版文化遗产通俗读物。这两项特许权使得“城墙”在经济上有所收益,可以用这些钱来支持协会的运作、补贴志愿者的食宿。“城墙”雇用了6名职员,除这6人之外,其他人员都义务工作。
只有在文化激情驱动下,才会出现波澜壮阔的群众性的保护遗产活动:36年来,“城墙”接待了13万名志愿者,修复了500多处古迹,有几百名志愿者后来选择了与保护文化遗产有关的职业。“城墙”产生在法国这样一个视文化遗产如同生命的国家,完全合乎情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