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互联网金融的需要,从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出发,对互联网金融从理论到应用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前瞻性。全书共分为10章,前两章阐述了互联网金融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格局,这是本书的基础性内容;第3~9章分别介绍了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众筹融资、互联网金融门户、互联网银行、互联网保险、互联网基金和互联网证券中的相关具体内容,这是本书的主要内容;第10章阐述了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问题,这是当前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
本书也可作为研究生以及从事互联网金融研究相关人员的参考资料。
本书主要有以下特点:
(1)内容详实具体。本书较为系统地梳理了互联网金融主要业态。包括第三方支付、众筹融资、网络借贷、互联网金融门户以及传统金融互联网化等,对这些主要业态的内涵特点、运营模式、风险防范、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并对国内外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以及监管情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整个互联网金融概况。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书除了理论教学,还配有相关的案例和分析,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治了学生对于理论教学感到枯燥和茫然的学习心态,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互联网金融理论,做到学以致用。
前言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的金融业态在我国发展迅速,倒逼了传统金融机构的变革与转型,开启了金融创新的又一浪潮。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外部条件已经具备,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需要指出的是,互联网金融人才匮乏已成为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瓶颈。因此,建立互联网金融教学体系,培养高等学校互联网金融人才刻不容缓。基于此,新迈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湖南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所的金融研究力量,组织撰写了互联网金融系列教学丛书,希望能够缓解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
相比于其他互联网金融教材,本书主要有以下特点。
(1) 内容翔实具体。本书较为系统地梳理了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态。包括第三方支付、众筹融资、网络借贷、互联网金融门户以及传统金融互联网化等,对这些主要业态的内涵特点、运营模式、风险防范、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并对国内外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以及监管情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整个互联网金融概况。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书除了理论教学,还配有相关的案例和分析,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治了学生对于理论教学感到枯燥和茫然的学习心态,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互联网金融理论,做到学以致用。
本书由新迈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组织研发,由湖南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所组织撰写,本书由何平平、车云月组织编写。下列老师与研究生参与了本书的写作:胡荣才、蒋银乔、刘单、刘诗雨、周春亚、王杨毅彬、张童、刘晶宇、闵耀耀;塔里木大学的蒋志辉和陈晓艳以及湖南工程学院的邓旭霞博士也参与了本书的写作。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在此对相关作者表示感谢。我国互联网金融仍处于探索与发展之中,囿于时间和个人能力,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一些互联网金融理论和实践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地深入研究,这些都有待于作者今后倍加努力。
编 者
车云月,五洲树人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创始人,知名职教专家,创新型校企合作国内领军人物,“5411”教育理念创始人。担任新迈尔教育集团总裁,中关村加一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发展中心主任等职位。在IT类创新和综合性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做出了突破性的创新。凭借其多年的教育行业从业经验与实干精神,打开了国内职业教育的新局面。近年来更涉足国际教育领域,力争使我国的职业教育更加国际化,培养更加国际化的专业人才。
何平平,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省科技项目5项,企业委托研究项目2项,出版专著1部,教材1部,发表论文20余篇,现在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工作,任湖南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所所长。
目录
第1章 互联网金融概述 1
1.1 互联网金融概念 2
1.1.1 互联网金融的定义 2
1.1.2 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特征 3
1.1.3 互联网金融的核心要素 4
1.2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比较 5
1.2.1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与传统金融
相同 5
1.2.2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
区别 5
1.3 互联网金融相关理论 7
1.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7
1.3.2 蓝海战略理论 8
1.3.3 大数据理论 9
1.3.4 长尾理论 13
1.3.5 金融功能理论 15
1.3.6 普惠金融理论 16
1.4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驱动因素 17
1.4.1 政策因素:“互联网+金融”
时代 17
1.4.2 技术因素:移动互联网时代 21
1.4.3 需求:中小微企业及个人
投融资 24
1.4.4 供给:居民财富收入增长 26
1.5 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意义 27
1.5.1 有助于发展普惠金融,弥补
传统金融服务的不足 27
1.5.2 有利于发挥民间资本作用,
引导民间金融走向规范化 27
1.5.3 满足电子商务需求,扩大社会
消费 28
1.5.4 有助于降低成本,提升资金
配置效率和金融服务质量 28
1.5.5 有助于促进金融产品创新,
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28
本章作业 28
第2章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本格局 29
2.1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 30
2.1.1 传统金融服务的互联网化 31
2.1.2 互联网金融居间服务模式 38
2.1.3 大数据金融服务平台模式 41
2.1.4 互联网金融门户 43
2.2 互联网金融发展概况 44
2.2.1 国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概况 44
2.2.2 国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特点 46
2.2.3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概况 47
本章作业 57
第3章 第三方支付 59
3.1 第三方支付概述 60
3.1.1 第三方支付的定义与分类 60
3.1.2 第三方支付发展历程 64
3.1.3 第三方支付运作原理 67
3.1.4 第三方支付发展的政策环境 68
3.2 互联网支付 69
3.2.1 互联网支付的定义与特点 69
3.2.2 互联网支付分类(按支付
方式) 71
3.2.3 互联网支付典型平台 72
3.3 移动支付 74
3.3.1 移动支付的定义与特点 74
3.3.2 移动支付的分类 75
3.3.3 移动支付典型平台 79
3.4 银行卡收单 82
3.4.1 银行卡收单市场概述 82
3.4.2 我国银行卡收单业务的发展
历程 82
3.4.3 银行卡支付渠道 84
3.4.4 银行卡收单市场的主要
参与者 84
3.4.5 银行卡收单业务的结构
与流程 85
3.4.6 银行卡收单业务的盈利模式 86
3.4.7 银行卡收单服务模式 87
3.4.8 案例:银联商务 88
3.5 预付卡发行与受理 89
3.5.1 预付卡的定义 89
3.5.2 预付卡的分类 89
3.5.3 预付卡的产业链 89
3.5.4 预付卡的收益来源 90
3.6 第三方支付风险管理 91
3.6.1 第三方支付的风险 91
3.6.2 第三方支付风险的防范 93
3.7 第三方支付的发展趋势 95
3.7.1 第三方支付的整体趋势 95
3.7.2 互联网支付的发展趋势 96
3.7.3 移动支付的发展趋势 97
3.7.4 银行卡收单的发展趋势 98
3.7.5 预付卡发行与受理的发展
趋势 99
本章作业 100
第4章 网络贷款 101
4.1 网络借贷概述 102
4.1.1 网络借贷的内涵 102
4.1.2 网络借贷的分类 102
4.1.3 P2P网络借贷与网络小额
贷款的比较 102
4.1.4 发展网络借贷的意义 104
4.1.5 网络借贷的经营原则 105
4.2 P2P网络借贷 106
4.2.1 P2P网络借贷的特点 106
4.2.2 P2P网络借贷的发展 106
4.2.3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 115
4.2.4 P2P网络借贷的负面清单
管理 117
4.2.5 P2P网络借贷对于出借人与
借款人的行为规范 120
4.2.6 P2P网络借贷产业链 121
4.2.7 P2P网络借贷的流程 127
4.2.8 P2P网络借贷资金存管 129
4.2.9 P2P网络借贷平台信息
披露 133
4.3 网络小额贷款 135
4.3.1 网络小额贷款产生的背景 135
4.3.2 网络小额贷款与传统小额
贷款的关系 137
4.3.3 网络小额贷款的发展状况 138
4.3.4 网络小额贷款的政策规范
及实践 139
4.3.5 网络小额贷款的征信管理 143
4.3.6 案例:阿里小额贷款 144
本章作业 153
第5章 众筹融资 155
5.1 众筹的起源与发展 156
5.1.1 众筹的内涵 156
5.1.2 众筹的起源 157
5.1.3 众筹模式分类 157
5.1.4 众筹的发展 159
5.2 股权众筹 161
5.2.1 股权众筹的定义及意义 161
5.2.2 股权众筹的运作模式
及流程 168
5.2.3 股权众筹的募投管退 179
5.3 产品众筹与公益众筹 181
5.3.1 产品众筹 181
5.3.2 公益众筹 189
5.4 众筹融资风险管理 191
5.4.1 众筹融资的风险 191
5.4.2 众筹融资的风险防范 194
本章作业 198
第6章 互联网金融门户 199
6.1 互联网金融门户产生的背景
与分类 200
6.1.1 互联网金融门户产生背景 200
6.1.2 互联网金融门户分类 200
6.2 互联网金融门户特点 202
6.2.1 搜索方便快捷,匹配快速
精准 202
6.2.2 顾客导向战略,注重用户
体验 202
6.2.3 占据网络入口,凸显渠道
价值 202
6.3 互联网金融门户发展对金融业的
影响 202
6.4 互联网金融门户业务模式 203
6.4.1 P2P网贷类门户 203
6.4.2 信贷类门户 205
6.4.3 保险类门户 206
6.4.4 理财类门户 209
6.4.5 综合类门户 211
6.5 互联网金融门户发展趋势 215
6.5.1 门户发展渠道化 215
6.5.2 产品类别多元化 215
6.5.3 业务模式多样化 216
6.5.4 营销方式移动化 216
本章作业 216
第2章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本格局
本章目标
* 了解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及其运营方式
* 掌握互联网金融居间服务模式
* 掌握互联网金融平台服务模式
* 了解国内外互联网金融发展概况
本章简介
互联网金融发展到今天,已经呈现出基本的格局。在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下,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创新在各种平台下大放异彩,繁荣了我国的金融市场。
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可了解到互联网金融的几种主要模式,其中需要重点掌握互联网金融居间服务模式和大数据金融平台服务模式。可了解国内外互联网金融发展状况,并重点掌握我国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及众筹业务发展状况。
2.1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
2015年7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等10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银发[2015]221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互联网金融包括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等七种金融业态。
按照互联网金融的功能进行划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主要分为:传统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化、互联网居间金融服务、大数据金融平台服务和互联网金融门户模式,如表2.1所示。
表2.1 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发展模式
模 式
典型应用
运营方式
代 表
传统金融
互联网化
网上银行
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电商平台,发展电子化金融机构
建行“善融商务”,交行“交博汇”供应链金融
互联网保险
官方网站模式、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模式、网络兼业代理模式、专业中介代理模式、专业互联网保险企业模式
太保官网、平安官网、淘宝保险频道、京东商城保险频道、网银代销、携程、慧择保险网、富脑袋、泰康在线等
互联网基金
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平台基金销售
民生银行如意宝、汇添富现金宝、淘宝基金、天天基金活期宝等
互联网证券
非现场开户+佣金模式、券商网上商城模式、互联网券商O2O模式
国金证券“佣金宝”、海通证券等
互联网
居间服务
第三方支付
为收、付款人的支付中介提供网络支付,预付卡、银行卡收单等支付服务,当前以支付功能为主
支付宝、财付通、盛付通、易宝支付、快钱、拉卡拉
P2P
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进行资金借、贷双方的匹配
拍拍贷、芒果金融、新融网、久融金融
众筹
通过互联网平台连接赞助者与提案者,向网友募集资金
众筹网、京东金融、天使汇、大家投
大数据
金融服务
电商小贷
基于电商平台积累的交易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数据,挖掘用户需求,为客户和供应商提供贷款融资服务
阿里小贷、京东商城、苏宁的供应链金融
互联网
金融门户
第三方理财、保险门户网站
利用互联网进行金融产品的销售以及为金融产品销售提供第三方服务平台
陆金所、融360、格上理财、众安在线
2.1.1 传统金融服务的互联网化
传统金融服务的互联网延伸模式主要包括传统业务的电子化、基于互联网的新金融模式和金融电商平台模式。
1. 传统金融业务的电子化
传统金融业务的电子化主要包括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等业务。
1) 网上银行
网上银行又称网络银行、在线银行,是指银行利用Internet技术,通过Internet向客户提供开户、查询、对账、行内转账、跨行转账、信贷、网上证券、投资理财等传统服务项目,使客户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够安全便捷地管理活期和定期存款、支票、信用卡及个人投资等。可以说,网上银行是在Internet上的虚拟银行柜台。
网上银行是电子银行的代表。网上银行的特征可概括为5W:实现为任何人(whoever)在任何时间(whenever)和任何地点(wherever)与任何账户(whomever)用任何方式(however)的安全支付和结算。网上银行的发展大大拓宽了传统银行的业务范围和服务领域,是对传统银行业务的有效补充。
全球首家网络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于1995年10月18日在美国创建。由于具有免费网上支付以及操作迅速等优势,网上银行得以迅猛发展,客户群在不断扩大。今天,80%的美国银行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10%的美国家庭和8%的欧洲家庭使用网络银行。
1996年2月,中国银行在互联网上建立和发布了自己的主页,成为我国第一家在互联网发布信息的银行。1997年,招商银行率先推出网上银行“一网通”,成为国内第一家上网的银行,随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也推出了自己的网上银行业务。1998年,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开通网上银行服务,此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以及农业银行等也陆续推出网上银行业务。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开通了网上银行。2014年中国网上银行交易规模达到1304.4万亿元,增长率为40.2%,增速较2013年的24.6%有一定幅度的提升;截至2014年年底,个人网银用户达3.82亿人,占整体网民规模比例达到58.9%;企业网银用户达到1729.5万户,同比增长27.7%。网上银行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积累起较为稳定的用户群,庞大的电子银行用户为银行业拓展电子商务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发展电子商务及互联网金融等创新业务将成为电子银行交易规模增长的主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