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古《吠陀经》,是印度上古时期一些文献的总称,在印度历来被认为圣典,是印度古代流传下来的典籍,称作神圣的知识或神的启示,完成于纪元前1500年到1000年之间,是印度文化的渊源。《奥义书》(Upanishad)是印度经典的古老著作,用散文或韵文阐发印度*古老的吠陀文献的著作,是印度哲学的源泉。巫白慧编*的《吠陀经和奥义书/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专题文集》收录了吠陀经和奥义书的经典印度教文集。
巫白慧 1919年9月出生,男,汉族,香港人,祖籍惠州,中共党员,1951年印度国际大学、蒲那大学印度哲学专业毕业,博士。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兼任国际印度哲学学会执委。学术专长为印度哲学、梵语学、佛学。1984年被印度国际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荣誉教授称号;1991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著有《印度哲学》(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印度哲学与佛学》(英文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出版,1994)。合著有《梵语诗文图解》(商务印书馆,2001);《梵文课本》(商务印书馆,1999)。译著有《圣教论》(商务印书馆,1999);《大乘二十颂论》(梵汉对照,《东方哲学与文化丛书》,1997)等多部著作和论文。
自序哲学探玄
《梨俱吠陀》节选
译者导论
天父一地母神(Dyava—Prthivi)
婆楼那(Varuna,包拥神)
苏利耶(Sarya,太阳神)
乌莎(Usas,黎明女神)
毗湿奴(Vianu,遍入天)
因陀罗(Indra,雷电神)
摩鲁特(Maruts,风暴神队)
伐陀一伐尤(Vata—Vayu,风神)
祷主神(毕利诃斯主,Brhaspati)
阎摩(Yama,阎罗)
苏摩(Soma,苏摩树神)
阿耆尼(Agni,火、火神)
序
《原人歌》(Purusa)
《因陀罗赞》(Indra)
《婆楼那赞》(Varuoa,包拥神)
《创世主赞》(Visvakarman)
《阎摩赞》(Yama)
《幻分别颂》(Mayabheda)
《万神赞》(Visvadevas)(一)
《意神赞》(Manas)
印度唯物论思想探源
印度古代辩证思维
原人奥义探释
《梨俱吠陀》梵文美学诗选
吠陀轮回说探源
古代和中世纪印度自然哲学
吠檀多——吠陀的总结
印度吠檀多主义哲学
《奥义书》及其唯物论哲学
奥义书的禅理
奥义书的禅理(下篇)
印度哲学中的场有思想
奥义书哲学和佛教
摩耶(幻)的奥义
译序
文殊菩萨与梵本《金刚针论》
大乘二十颂论(梵汉对照)
梵本《因明人正理论》
——因三相的梵语原文和玄奘的汉译
术语表(中文与梵文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