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
教育选择与阶层再生产——县域内高中教育机会分配的阶层化机制研究
一、研究缘起
“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这是我常想的一件事情。”[1]2009年1月初,新华社播发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这是文中的一句话。温总理的这番话,使得农民子女的受教育机会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到底是谁?是什么原因把农村孩子拦在高校大门之外?从动态的角度考察,现实中存在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差距,是整个教育体系结构性不均等的一部分,相当程度上是高等教育前阶段机会不均等的一种积累和延续。接受良好的小学教育有助于进入较好的初中,进入较好的初中有助于接受良好的高中教育,进而有助于进入大学甚至是重点大学。逐级分层结果之间的这种关联性决定了在受教育的每一个阶段,受教育者进入不同等级层次的学校就读,意味着极不相同的结果,直接影响其随后的教育流向乃至社会流向。在层层分流过程中,初中是教育分流的关键阶段。初中毕业后,大部分学生步入社会或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剩余的学生接受普通高中教育。据教育部门户网站公布的数据,2005年之前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远低于扩招之后的高考升学率。[2]也就是说,进入普通高中要比考大学的竞争更为激烈。虽然2006年之后状况得以改善,却并非是建立在普通高级中学升学率增长的基础之上,而主要是中等职业教育扩张的结果(从2005年至2007年高中阶段学生的构成比的变化看,普通高中学生数下降4.1个百分点,中等职业高中学生数增长4.2个百分点)。因此,初中升普通高中的升学率远低于普通高中升高等学校的升学率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状况之下,由于缺乏竞争力,各方面处于弱势的农村孩子往往成为竞争的失败者。因此,农村孩子初中阶段所受教育之优劣,与城市孩子相比是否均等是他们将来能否进入大学的关键。也就是说,农村孩子能否上高中,上什么层次的高中成为影响他们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大瓶颈。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