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优秀民族文化 打造传世文化精品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交往频繁,相互依存,相互融通,血肉相连。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史,就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也是中华民族自我完善发展的强大推力。我国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各民族团结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只有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才能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守望相助、和谐共生。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血脉,积淀着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文化自信是国家发展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风情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56个民族的文化尽管个性纷呈,但是它们都深深根植于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土壤里,既特色多元又融为一体,“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事项和文化元素,不仅是各民族的文明精华,更是今天整个中国文化大发展的源头和根基,我们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与时代需求相结合。优秀的民族文化元素一旦与现代理念和技术相结合,必将焕发出勃勃生机,有利于中华文化在今天的世界多元文化中彰显出自己的特色与个性,有利于促进新一轮的中华文化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示:“让各族人民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我们越是接近民族复兴的目标,就越需要汇聚全民族的磅礴之力。”民族问题是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的核心和要害问题,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石和“助推器”,向广大民众展示、解读、传播、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非常必要、非常迫切的任务。只有加强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才能消除偏见和误会,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共建美好的中华民族大家园。
上海故事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上海市国际文化传播协会、上海文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及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取得了诸多成果。由三家单位策划的这套“中华民族文化大系”大型丛书汇集众多民族文化研究成果,集聚一流的民族文化专家学者,解读各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展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极大丰富了国民的文化认知。为配合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出版这类既有主体观、本土观,也有他者观、国家观,既立足于学术,又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普及型著作,可谓恰当其时。这套丛书虽然是一部以传统纸质印制的图书,但又不拘泥于纸张,利用现代理念和技术进行文化整合创新,使传统图书与各种新兴媒体表现手段有机结合,在可读性、大众化方面进行了独具中国特色和当下风格的内容表达与视觉呈现的探索,以期让读者获得更完整、更全面的阅读体验。
我国众多民族与周边各国的民族和人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民族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以及广泛的文化传播力,尤其是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高度契合。希望这套丛书可以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国际传播,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成为中国民族文化“走出去”的力作。同时,这套丛书也将以令人信服的内容成为世界准确客观了解中国的窗口,并回答国际社会对我国民族问题的关切和期待。
2016年12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大辞海》出版暨《辞海》第一版面世80周年,对出版工作作出了“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改革创新,打造传世精品”的重要指示,作为富有责任感、使命感的出版文化工作者,我们更有义务做好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打造传世精品的工作,讲好中国故事,谱写中国篇章,宣传中国文化,担当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和守卫者。
袁晓文(益希汪秋),藏族,四川省民族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四川大学客座教授、西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藏学、民族学、人类学、民族史学、民族生态经济学、民族教育学等研究。出版学术专著1本、合著14本,主编3套专题研究丛书等,发表论文70余篇,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50余项。获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优秀调研报告一等奖、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等2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