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学者古代中国研究丛刊:魏晋南北朝官僚制研究》是窪添庆文先生的代表作,以北魏王朝的官僚制为主要考察对象,通贯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从对中央和地方制度的考证式研究,到动态把握国家统治的内部运作,再到利用石刻史料考察北魏宗室,作者自1970年代以来在这三大领域常年深耕,以绵密严谨的论述系统描摹出北魏国家统治的丰富历史像。举凡尚书省、将军号、光禄大夫、赠官、太子监国、本籍任用、集议决策、河阴之变、宗室葬地等重大课题,收入《日本学者古代中国研究丛刊:魏晋南北朝官僚制研究》的研究或发其端,或拓其境,在学术史上已有定评。
《日本学者古代中国研究丛刊:魏晋南北朝官僚制研究》《序论》是对日本魏晋南北朝官僚制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包含了近年的新成果。
拙著日文版于2003年刊行。如《后记》中所言,当时的考虑是因为这些在日本发表的论文难于为外国学者所参考,以专著形式出版的话或许会有些许改善。但完全没有想到会有翻译为汉语出版的一天。
对于以徐冲先生为代表的复旦大学方面的厚意,和参与翻译工作的台湾研究者们的尽力,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虽然在翻译之后再讲有些不妥,但还是想说拙著中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读者读后自有判断,这里仅谈一下其中的两点问题。
第一,本书所收论文包括了我最初开始研究时的成果,并未把其后学界的进展都吸收在内。日文版刊行时有不少地方实有必要进行大幅改写,但当时的想法是尽量保留发表时的原貌。我知道这是很大的问题。现在拙著日文版刊行已有十余年,这一问题应该更加严重了。这一点还请读者了解。不过《序章》是对研究史的回顾,故这次中文版刊行之际应徐冲先生的要求,在内容中补充了2003年以后的相关文献。其他有一些琐细之处,主要是明显的错误和误植等,在可能的范围内进行了修正。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也指出了不少错误。这是很荣幸的事情,我也据此进行了订正。拙著中文版与原版的不同之处就是这些。
第二,拙著所收诸论文,发表当时几乎都受到了字数方面的限制。其中甚至有严格要求到限制在12000字者。为此,很多时候都尽量避免单独列出史料,而仅以表格形式呈现。结果也受到过“判断根据不明”这样的批评。对这种不得已的处理手法,我倍感遗憾。不过,虽然根据并没有全部展示出来,但我自信当时的判断并无错误。另外为了简省字数,有时也通过省略主语等手法来尽可能压缩句子,结果使表达变得晦涩难解,给译者平添了许多麻烦。这一点,是必须向原版的读者和翻译担当者等相关人士深表歉意的。
我开始从事研究的时候,在当时日本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中,如何理解贵族制是最大的问题。我认为既然贵族制是以官僚制的形式出现的,那么就需要在理解官僚制的基础上来讨论贵族制,从而并未涉入贵族制的问题。拙著刊行后,我又开始了以墓志为对象或者说使用墓志的研究,才觉得终于可以触及贵族制的问题了。拙著尽管有很多问题,但却显示了到达这一研究阶段所必须经过的过程。因此,对我来说是极有意义的。这次中文版出版,期待受到更多研究者的批评指正。
最后,再次向以徐冲先生为代表的复旦大学相关人士和完成翻译的各位先生表示衷心感谢。
窪添庆文,1941年生。日本东京大学博士课程结业。历任东京大学文学部助手,高知大学教育学部助教授、教授,御茶水女子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立正大学文学部教授,日本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会会长。现为御茶水女子大学名誉教授、公益财团法人东洋文库研究员。专攻魏晋南北朝史。著有《中国史2-三国一隋唐一》(合著,山川社,1994年)、《魏晋南北朝官僚制研究》(汲古书院,2003年)等。
赵立新,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早期中国史研究会(EMCH)常务委员,研究领域为中国中古政治社会史、官僚制度与中古社会。
胡云薇,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博士研究员、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领域为中国中古士人史、社会文化史。
中文版序
推荐序
序章 日本的魏晋南北朝官僚制度研究
第一部中央与地方官制
第一章 关于北魏前期的尚书省
前言
一、北魏的大人官
二、明元帝时代的尚书
三、道武帝时代的尚书
四、太武帝以后的尚书
结语
第二章 北魏门下省初探
前言
一、北魏后期的门下省
二、北魏前期的门下省
结语
第三章 北魏初期的将军号
前言
一、晋、宋、北魏的将军号及其序列──以官品表为中心
二、北魏初期的将军号
三、北魏初期将军号的序列
结语
第四章 北魏的“光禄大夫”
前言
一、“光禄大夫”与将军号
二、“光禄大夫”与将军号的组合形态
三、“光禄大夫”与其他职官的对应关系
四、“光禄大夫”的散官化
结语
第五章 北魏州的等级
前言
一、宣武帝、孝明帝时期州的等级
二、北魏前期州的等级
三、结语:州的等级与户口数
第六章 北魏的“赠官”
前言
一、北魏后期的赠官
二、北魏前期的赠官
三、产生赠官差别的因素
结语
第七章 北魏的太子监国制度
前言
一、留台
二、留台与监国
三、监国
结语
第八章 北魏的地方军(特别是州军)
前言
一、地方军的分布
二、地方军的活动
三、地方军的组成
四、结语:州军的确立
第九章 北魏的都督——从军事面来看中央与地方
前言
一、北魏“武官都督”的出现
二、北魏都督区的特质
结语
第十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官的本籍任用
前言
一、东汉末、三国时代、西晋的本籍任用
二、东晋、南朝的本籍任用
三、五胡十六国时期及北朝的本籍任用
四、隋代的本籍任用
五、地方长官本籍任用原因的探讨
六、“得乡情”的分析
七、任用同一家族的考察
八、关于乡兵的检讨
九、望族的讨论
结语
第十一章 4世纪的东亚国际关系——以官爵号为中心
一、五胡十六国的君主称号
二、五胡诸国所得官爵
三、周边诸国所得官爵
第二部 官僚制的内部
第十二章 国家与政治
前言
一、南朝的议
二、北朝的议
三、目前的三个课题
结语
第十三章 北魏后期的政争与决策
前言
一、六辅辅政期
(太和二十三年四月~景明二年一月)
二、宣武帝(世宗)亲政期
(景明二年一月~延昌四年一月)
三、孝明帝期(1)──于忠专权期
(延昌四年一月~九月)
四、孝明帝期(2)──灵太后临朝期
(延昌四年九月~正光元年七月)
五、孝明帝期(3)──元叉专权期
(正光元年七月~孝昌元年四月)
六、孝明帝期(4)──灵太后再临朝期
(孝昌元年四月~武泰元年四月)
结语
第十四章 北魏的“议”
前言
一、宣武帝、孝明帝期的议
二、孝文帝亲政期的议
三、孝文帝亲政前北魏之议
四、北魏前期议的特色
结语
第三部 官僚制与宗室
第十五章 河阴之变小考
前言
一、河阴之变的牺牲者
二、免于灾难的人
三、元氏担任府官的事例
四、占据中央官的元氏和北族的位置
第十六章 北魏的宗室
前言
一、北魏后期政治史中的宗室
二、北魏宗室的状况
结语
第十七章 从籍贯、居住地、葬地看北魏宗室
前言
一、在洛阳的籍贯和居住地
二、邙山的墓域
结语
后记
编者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