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句老话,书到用时方恨少,绝知此事须躬行。其实,心中书不可少,案头书不必多,人要是比较聪明,读书处处有个我在,临时看书也来得及,但对什么若无亲身感受,满脑子都是本本主义和耳食之言,形不成属于自己的学问,终归遗憾。我确曾很羡慕在故宫上班的人,珍惜在这里工作的机会,将对这里环境及器物的印象记录下来,免得日后忘却。点滴积累,集腋成裘。这么说来,早就该写《走进大内:细说明清皇权帝制》了,何以等到现在?没别的原因,当年禁不住诱惑,干别的去了。如今回过头来,再想重操旧业,笔头都有些发涩。然而,我相信下过的工夫不会白费,近来翻检有关笔记,发现只要认真梳理一下,也许还能整理出一本有用的读物。至于它有没有用,我说了不算,读者说了算。最后,解释一下书名中的“大内”二字。“大内”,在这里语义双关,既是紫禁城昔日的别称,又是指它所负载的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本书约23万字,黑白照片约650幅,分为帝宫鸟瞰、皇位传承、君王起居、祭天祀祖、皇子教育、六宫粉黛、太监制度、帝制终结等10个部分,细说明清皇权帝制。
作者在故宫博物院工作多年,浸淫其中,身临其境,感触良多。书稿文字流畅,见解深刻,却又娓娓道来,往往能透过物色之表象,传达出背后的文化、象征与意蕴。
“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位于封建王朝金字塔顶端的皇帝,如何编制建构自己的意义之网,维系统治的合法合理?该书从衣食住行等生活细节入手,烛照洞见。
人生确如白驹过隙,转瞬到了晚年。就在20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风尘中幸遇知己,将我引进故宫西华门内武英殿行走,开始接触文物,而且多是要出国列展的文物。我这人野路子出身,几乎没受过任何完整的系统教育,尤其是文史教育,以致从30年前拿起笔来舞文弄墨的那天起,就是踉踉跄跄全无法度,难谐尽耳唯擅孤吹,被莫言谑称“双目炯炯,匪气十足”,好像什么也不在乎。其实,怎么能什么也不在乎?只在乎想在乎的东西。譬如,对于所见到的文物,就会情不自禁地心存敬意。它们无论来自祖宗遗传,还是地下出土,都是历史上确实存在还能见到的东西。这对于想研究历史的人,该是何等重要!历史又是什么?历史是秦皇锐思汉帝穷神,也是骊山之尘茂陵之草。记得在跟某些朋友聊天时,说过这样的话——当您走进遍布于神州各地的历史博物馆,切莫小觑那一件件火为精灵土为胎的陶瓷,那一尊尊古锈斑斓的青铜器,那一片片灿若云霞的丝绸,那一柄柄百炼锋成的利刃,它们所展示的,不正是可以使您直接感触到的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吗?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冻、积淀下来,传留和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经常使人一唱三叹,流连不已,比看多少文献都可靠。而在故宫协助工作的五六年间,每日有事没事,徜徉在充满历史回响的偌大的紫禁城内,抬头不见低头见,所见全是有意味的存在,那就很容易心由境造。曾有感写下副对子——“太息乾坤星移物换,歌吟岁月雨纵风横”,作为告别那里时的赠言。说到在故宫大的收获,还是对早已被高度抽象化了的中国皇权帝制这个概念,究竟本该是什么形态,似乎有所领悟。所以,我才认为要想了解点什么,现场感挺重要。有两句老话,书到用时方恨少,绝知此事须躬行。其实,心中书不可少,案头书不必多,人要是比较聪明,读书处处有个我在,临时看书也来得及,但对什么若无亲身感受,满脑子都是本本主义和耳食之言,形不成属于自己的学问,终归遗憾。我确曾很羡慕在故宫上班的人,珍惜在这里工作的机会,将对这里环境及器物的印象记录下来,免得日后忘却。点滴积累,集腋成裘。这么说来,早就该写这本书了,何以等到现在?没别的原因,当年禁不住诱惑,干别的去了。如今回过头来,再想重操旧业,笔头都有些发涩。然而,我相信下过的工夫不会白费,近来翻检有关笔记,发现只要认真梳理一下,也许还能整理出一本有用的读物。至于它有没有用,我说了不算,读者说了算。最后,解释一下书名中的“大内”二字。“大内”,在这里语义双关,既是紫禁城昔日的别称,又是指它所负载的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张晓生,男,1947年1月生于河南林县。曾任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术处参谋。曾在故宫博物院、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中国第1历史档案馆等单位工作。
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战争通览》(台湾云龙出版社1990年版、国防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中国近代战策辑要——从鸦片战争到八圈联军》(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台湾知书房出版社2015年版)、《兵家必争之地——华夏古今战场》(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版)等。
写在卷首
人生确如白驹过隙,转瞬到了晚年。就在二十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风尘中幸遇知己,将我引进故宫西华门内武英殿行走,开始接触文物,而且多是要出国列展的顶级文物。
我这人野路子出身,几乎没受过任何完整的系统教育,尤其是文史教育,以致从三十年前拿起笔来舞文弄墨的那天起,就是踉踉跄跄全无法度,难谐尽耳唯擅孤吹,被莫言谑称“双目炯炯,匪气十足”,好象什么也不在乎。其实,哪里敢什么也不在乎?只在乎想在乎的东西。譬如,对于所见到的文物,就会情不自禁地心存敬意。它们无论来自祖宗遗传,还是地下出土,都是历史上确实存在还能见到的东西。这对于想研究历史的人,该是何等重要!历史又是什么?历史是秦皇锐思汉帝穷神,也是骊山之尘茂陵之草。记得在跟某些朋友聊天时,说过这样的话——当您走进遍布于神州各地的历史博物馆,切莫小觑那一件件火为精灵土为胎的陶瓷,那一尊尊古锈斑斓的青铜器,那一片片灿若云霞的丝绸,那一柄柄百炼锋成的利刃,它们所展示的,不正是可以使您直接感触到的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么?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冻、积淀下来,传留和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经常使人一唱三叹,流连不已,比看多少文献都可靠。而在故宫协助工作的五六年间,每日有事没事,徜徉在充满历史回响的偌大的紫禁城内,抬头不见低头见,所见全是有意味的存在,那就很容易心由境造。曾有感写下副对子——“太息乾坤星移物换,歌吟岁月雨纵风横”,作为告别那里时的赠言。
说到在故宫最大的收获,还是对早已被高度抽象化了的中国皇权帝制这个概念,究竟本该是什么形态,似乎有所领悟。所以,我才认为要想了解点什么,现场感挺重要。有两句老话,书到用时方恨少,绝知此事须躬行。其实,人要是比较聪明,临时看书也来得及,但对什么若无亲身感受,满脑子都是本本主义和耳食之言,形不成属于自己的学问,终归遗憾。我确曾很羡慕在故宫上班的人,珍惜在这里工作的机会,于是我将对这里的环境及器物的印象认真记录下来,免得日后忘却。点滴积累,却也集腋成裘。这么说来,早就该写这本书了,何以等到现在?没别的原因,当年禁不住诱惑,干别的去了。如今回过头来,再想重操旧业,笔头都有些发涩。然而,我相信下过的工夫不会白费,最近翻捡有关笔记,发现只要认真梳理一下,也许还能整理出一本有用的读物。至于它有没有用,我说了不算,读者说了算。最后,解释一下书名中的“大内”二字。“大内”,在这里语义双关,既是紫禁城昔日的别称,又是指它所负载的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张晓生2015年9月16日
文摘
《走进大内》15页
由于五行中只有相生没有相克也不行,不能维持整体平衡,紫禁城的营造者真是煞费苦心,把紫禁城最北端的御花园和景山,确定为以木为主。因为北方为水,水生木,所以在乾清、坤宁两宫以北,布置象征阴中之阴的以木为主的御园御山,就符合水生木,与前朝的火生土相反相成。至于紫禁城绝大部分区域,特别是前朝中轴线上,之所以没有树木的原因,一方面是从大朝使用角度出发,认为不需要有树,有树影响观瞻,还可能藏匿刺客,另一方面按五行说中的布置要求,设计者也怕犯了木克土的忌讳,不敢栽树。据说明代晚期,曾在午门外采来松枝搭起凉棚,以免等候上朝的百官总站在风露之下。这番好意,到清初就又废除了。今天,在午门外御路两旁看到不少洋槐,那是民国年间紫禁城改作故宫博物院后,才栽种的。
《走进大内》123页
也有的文献说,皇帝欲行幸某妃嫔,事前得由皇后传谕,让此女做好相应准备。此谕须钤有皇后印玺才行,若有谕而未钤玺,皇帝圣驾虽至,此女亦可拒绝服务。据说,有一天光绪帝情绪欠佳,想与一位叫凤秀的宫女交欢,告知皇后,皇后未允,光绪帝再次恳求,皇后无奈,只好传谕钤玺,光绪帝才得临幸。此外,后宫还设有敬事房这种机构,专门记录皇帝的性生活。皇帝临幸某女,由敬事房太监记下年月日期,以备承幸者有身孕时,可以查验。这本《承幸簿》属特殊文献,皇帝在世时,除皇帝本人之外,只有太后有权调阅,皇帝驾崩后,它便随之销毁,绝不在人间留下痕迹。
清代,由于几位皇帝十二三岁、十四五岁就大婚,故常由富有经验的宫女来给小皇帝或太子当实习老师,进行性启蒙。
《走进大内》149页
历朝清帝对上书房教育,可谓关怀备至,经常到书房来亲试诗文,观测骑射,优者奖励,劣者训斥处罚。对皇子们的上课出勤情况,也抓得很严格。乾隆三十五年(1770)某日,皇四子永珹因去祀神未入上书房,就遭到乾隆帝申斥。在皇帝的督察下,皇子们也都能刻苦学习。乾隆时期,夜间在军机处值班的大臣赵翼,目睹皇子每天入上书房时的情景,颇有感触地说:“本朝家法之严,即皇子读书一事,已迥绝千古。余内值时,届早班之期,率以五更入,时部院百官未有至者……黑暗中残睡未醒,时复倚柱假寐,然已隐隐望见有白纱灯一点入隆宗门,则皇子进书房也。吾辈穷措大专恃读书为衣食者,尚不能早起,而天家金玉之体,乃日日如是。既入书房,作诗文,每日皆有课程,未刻毕,则又有满洲师傅教国书、习国语骑射等事,薄暮始休。然则文学安得不深,武事安得不娴熟!”这些描述,虽有为皇家歌功颂德之嫌,从中也可看出皇子在上书房读书的制度,确实是非常严格的。
《走进大内》159页
明代采选良家女子入宫,有一套严格的标准。例如天启元年(1621),明熹宗将举行大婚,下诏广选普天之下十三至十六岁的淑女,全国各地入选淑女约5000人,于正月在京城集中。第一天,皇帝派出太监分批初选,每批100人,按年龄排列,太监从旁巡视,所有稍高、稍矮、稍胖、稍瘦者一律剔出,算是初试即遭淘汰,被淘汰者约1000人。第二天,剩下的淑女重新分批排列,太监从旁一一审视谛听,观察其耳、目、口、鼻、发、肤、项、肩、背、臀等处,一处不合品相者,即遭淘汰,然后让淑女自诵籍贯、姓名、年龄,口音不好者,也一概剔出,被淘汰者约2000人。第三天,太监手执量器,测量入选淑女的手足,量后让其周行数十步,以见姿态风度,凡手腕稍短、脚趾稍长、举止轻躁者,又被淘汰掉1000人。这样,5000名初选的淑女,这时只剩1000人,可送入后宫。入宫后,年长宫娥将淑女分批引进密室,摸其双乳,察其阴户,嗅其双腋,扪其脐眼,又要淘汰掉六七百人,只能有三四百人留下。这三四百名淑女安排在宫中,熟悉一应礼节,前后约一个月,详察她们的言语行动,评价每个人的刚柔愚智贤否,最后选出优秀者50人。这50人,便是后妃宫嫔的候选人了。其余的人,则只配充当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