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底至2010年初,我在香港生活了三年零一个月。在这段时间里,我经历了香港特shou选举、香港回归十周年、香港奥运马术比赛、H1N1流感、奥运冠军访港等历史事件。由于工作的需要,这些重要的历史时刻,我不仅与所有的香港人一同感受过,而且还以一个内地央媒记者的身份,身临其境最大限度地参与其中,如此体验是wei一的、du家的、无法复制的。
《西洋镜框中国心》是有温度的。作者怀抱着心底的虔诚与敬畏,用第三只眼睛看香港,客观、冷静、坦诚。书中既有大事也有小情,透过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不一样的香港,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一缕海风,都是那么鲜活和生动。
序言 有温度的第三只眼睛
贾建京先生不是那种趋炎附势、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人。他的能力、他的职业,尤其是他的坚持,还有那份源自心底的虔诚和敬畏,使得他的言行与众不同。所以,就有了这本《西洋镜框中国心》。他是在用有温度的第三只眼睛看香港,客观、冷静、坦诚。书中既有大事也有小情,还有“忽闻”“暗问”,更有“闲度”。因此说,本书是了解香港特定时期的一份“快餐”读本。
之所以称之为“快餐”,是因为贾先生的文章篇幅精致,图文并茂,不及半盏茶的工夫,就可有滋有味地“饱餐”几篇,既“可口”,又见微知著。透过贾先生的文章和摄影作品,我们看到了特定时期下的香港唯一且不可复制的一些人物、场景、事件,乃至喧嚣与骚动,还有一种还原的力量和持久的渴望。有的文章看似寻常平淡,实则有情有义,有的开门见山,有的娓娓道来,有的戛然长鸣。或文或图,有如散落的珠子,或大或小、或明或暗、或五光十色,没有粉饰和镶嵌,一切都是自然的,充满着真性情!有的人是在用技巧表达或是讲究表达技巧,有的人是让亲历和思想一起升华并融合在一起。贾先生属于后者。
《西洋镜框中国心》是有温度的。贾先生说:“做驻外记者的保险绳可不是系在腰间的,而是系在心间的。”无论是在境内还是在境外,他一如既往,执着、坚守,责任感在经常,使命感在日常,不矫揉造作,有个性地活着、行走着。摄像机既是他的笔,又是有温度的第三只眼睛。透过这只眼睛,我们看到了“鲜为人知的香港”“千奇百怪的香港”“独具特色的香港”“让国旗插遍香港的人”“咖啡飘香的香港”“形形色色的香港”“畅通无阻的香港”“值得骄傲的香港”,还有璀璨烟火映照的香江……
透过这只眼睛我们看到,香港的大人物并不是高高在上,平凡市民更是呼之欲出, 一草一木、一景一物、一缕海风都是那么鲜活和生动。贾先生说:“在香港感受不同,就要换个角度看香港,多一份对香港的了解,对香港的看法也就更加客观。”其实,《西洋镜框中国心》只是贾先生在香港工作和生活期间的一个缩影,不一样的香港注定与贾先生不离不弃。
缪金华
2017年12月2日
自序
2006年底至2010年初,我在香港生活了三年零一个月。在这段时间里,我经历了香港特首选举、香港回归十周年、香港奥运马术比赛、H1N1流感、奥运冠军访港等历史事件。
由于工作的需要,这些重要的历史时刻,我不仅与所有的香港人一同感受过,而且还以一个内地央媒记者的身份,身临其境最大限度地参与其中,一些体验是唯一的、独家的、无法复制的:比如采访电影明星成龙,就是借由奥运马术比赛的契机促成的;而在去离岛的船上偶遇发哥,则完全是机缘巧合,运气使然。
香港是特区,有自己的司法体系和政治体系,所以与内地有很大的差别。港人的言谈举止、思维方式都与内地人有所区别,所以,除了一些名人外,我还关注了很多香港的普通人,当然也包括他们的生存环境。虽然央视从二十个世纪九十年代就有驻港记者,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将个人博客、见闻编辑出版,所以这部书一定别具意义。
书中文章均为当初在央视博客中发表过的作品,许是因为这些文章的生动性和纪实性,我亦凭此连续三年获得“央视十大名博主”的称号。本来出书毫无必要,碰巧央视博客在2017年年初突然关闭,因担心这些曾经的历史片断无法留存,便萌生了出版念头。
这里要特别鸣谢钟定嘉老先生,他是我在香港最好的朋友,马友加忘年之交。另外,还要感谢邓永康先生,百忙之中对文稿进行校对及设计,付出艰辛劳作。在他们热心的帮助下,这本书得以顺利付梓。再次感谢!
贾建京
2017年12月15日
贾建京,1963 年生。早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学士。1989 年至 2006 年在中央电视台广告经济信息中心担任编导,公益广告作品《反腐败 刻不容缓》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广告印象奖”一等奖和zui jia创意奖。2006 年至 2010 年在央视香港记者站担任记者,2010 年调任央视驻印尼记者站站长,任首席记者。2006 年起在央视网发表博文,连续三年获该网“央视十大名人博客”称号。2015年荣获央视“标兵记者”称号。
人在香港
2006/11/11
客气的香港人
日常生活中,香港人非常客气,从生活口语到正式演讲,都有一套完整的表达方式。这些表达方式有些是独特方言,有些是地方习惯用语。对于这些表达方式,人们早就习以为常,一代代传承不止,历久弥新。
如港人平时总把“唔该”“唔该”挂在嘴边。普通话中并无该词,亦无完全对应的翻译,可理解为“谢谢”或“劳驾”。当别人帮你开了门,你要说“唔该”;请别人让路,也可以喊“唔该”;甚至餐厅里招呼服务员,也可用到这词。无论在大型超市,还是普通街市,只要买了人家的东西,店家一定要说声“唔该”。他们认为顾客来店惠顾,就是对他们的帮衬,要予以感谢,即便你买的东西很少,很不起眼,也没关系,重要的是——你来了。一声“唔该”叫得人心里暖洋洋的,并无半点功利之感,完全是一种礼仪。可贵的是,香港人从没有嫌它麻烦,所以也从不省略。
在香港,若遇正式场合的演讲,一定要先说“尊敬的××、××”。从地位的高低或官职的大小依次排列,不能混乱,否则被视为大不敬。这些规矩还只是语言上的,日常生活中,港人的行为给人的感觉也特别客气。社交场合中,主办方必须赠送纪念品给与会人员。若是普通人相识,则一定少不了喝顿早茶,或吃顿夜宵。有时夜宵的时间可晚至夜里十二点,往往令内地来的朋友意想不到。
我在长洲见过一个异常客气的香港长者。他负责管理某单位别墅,少不了迎来送往,招呼客人。别墅在半山腰,出来进去很不方便,一般步行到码头来回要四十多分钟。但他每次都不厌其烦,坚持送客人下山,直至码头。那次,我们一行回去,他又坚持送我们下山。到码头后,我们劝其返回,对方还是不走,一直陪我们等了二十分钟轮渡。船进港后,我们以为这回他要回了,没想到,他又坚持陪我们走进船舱。船就要开了,几经辞让,他才反复叮嘱,依依不舍地慢慢离去,弄得我们感动不已。
据说,服务业是香港的金字招牌。我以为,这一方面得益于良好的商业运营环境,另一方面也得益于香港规范的西方管理文化,但谁都不能否认,其真正的灵魂还是来自中华民族的血脉,来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说广东话最接近中国古汉语的发音方式,那么,这些凝聚在古老文言中的精神特质,多少还在为我们当今的国人折射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风采。
2006/12/30
夜临香港
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准备,作为2006年的赴港记者,我终于出发了。2006年12月27日晚上20:30,飞机准时到达香港。
香港的机场路虽然不是很宽,但车辆不多,而且光照很好,所以视线非常清晰。收费站没有人,经过站点时,开车的老马穿堂而过,吓了我一跳,以为他忘了缴费。后来才知道,香港的过路费是提前买卡缴费,各个站点都有监视器自动识别车牌号,自动放行,所以做到了无障碍通行,通行效率很高。
走着走着,突然,眼前一片灯火通明,我以为进了市区,仔细观望,原来是个码头。走近一看,码头上移动吊车纵横交错,层层叠进,错落有序。吊杆上布满照明灯,与水面的倒影交相辉映,蔚为壮观,煞是好看,把普普通通的工业码头装扮得像一个繁华的闹市区。
四十分钟后,终于进了市区,车窗外更是眼花缭乱,时而是商业大厦霓虹闪烁的灯光,时而是儿童乐园七彩绚丽的摩天轮,城市夜景满溢了喧闹和华丽的气息。街区里,古老的有轨电车和新潮前卫的高级轿车相互争道,枯藤老树的垂柳与圣诞树上的彩灯相辅相成,又有高楼大厦和小巷幽径自眼前掠过,可谓气象万千,扑朔迷离,使人宛若置身于童话世界。
第二天醒来,俯瞰四下,才发现眼前180度角全是高楼。香港的广厦有个特点——瘦高,俗称“瘦楼”,像烟筒一样挺拔。我所住的公寓就是一栋每层两户高达二十八层的“瘦楼”。“瘦楼”的优点是省地儿。香港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有限,所以地价很高,只有在有限的面积内创造最大空间才能满足开发商的需要,“瘦楼”应运而生。此楼也有缺点,那就是挡光。记得以前去过内地一个旅游景区,内有一峡谷,俗称“落帽沟”,意思是只要你抬头望顶,帽子必掉,以此形容此沟的深度。在我看来,整个香港就是一个巨大的落帽沟,不管身处何处,抬头望去,都是高耸入云的大厦,偶有一片云彩从楼顶飘过,在玻璃墙面留下一幅移动的云景,赶上阳光正好路过,一个太阳的倒影耀眼眩目,晃得你睁不开眼。
这,就是香港。
2007/01/04
循规蹈矩的香港人
早晨醒来,发现窗外淅淅沥沥地下起小雨,感觉很是新鲜。我来自北方,从未在一月见过雨景。天气预报说昨夜北京的气温是零下九度,而此时,我于窗前望着被雨水打湿的多彩楼宇,看着远山葱郁的绿树间袅袅升起的暮霭,有一种时空倒错的感觉。
来香港已经五天了,每天都在感受着这个亚洲四小龙的气息,如果说第一天的印象尚属肤浅,那么,几天来亲身接触香港的种种,让我萌生了一些新的思考。
给我感触最深的应是香港公务员的管理水平和办事效率。来港工作人员均须办理临时身份证,所以到港翌日,我们就赶往签证大楼,却被告之当天的号码已经发放完毕。次日早上八点,我们又匆忙赶来,眼前的景象令我们瞠目结舌,整个二楼有好几百人被几根警戒带整齐地划定在一个方阵里,每两行中间有一根隔离带子。所有人都耐心站在那里静候。几个保安站在四周,轻松地疏导和维持秩序,没有人大声喧哗,这对于我这个刚刚从内地来的人来说,非常震撼。
终于拿到号码,我又开始站在八楼的队伍里焦急地等待着。队伍很长,弯弯曲曲地在楼道里拐了好几个弯,我心想:如此长龙,何时才能轮到自己?思忖间,几个公务员过来告诉我可以坐到一边的椅子上等候,十点钟再来。我准点回来,果然赶上办理手续。香港的公务人员礼貌客气,一丝不苟,严格地一对一服务,不会回答其他人的任何问题,如有人上前询问,他们也会礼貌地令其排队等候,当然,也看不到有人违规插队,所以效率很高。办完手续,已是上午十一点多了,但我们并未感觉很累,整个过程虽然漫长,但井然的秩序和平静的氛围使人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来港的第二个感受是这里的族群很“杂”,可以说各色人种,一应俱全。北京也有不少外国人,不管其如何在举手投足间入乡随俗,但一看神态就知道他们不是本地人,难怪得了“老外”的别号,现在想来,这词儿真是神来之笔。但香港的“老外”可不一样,不管何种肤色,一律神情自若,与当地人无异,无论从事的工作高低贵贱,一脸的温、良、恭、让,颇有主人翁精神。显然,他们已经在精神上融入了这个国际大都市。香港确是个国际大熔炉,所言不虚。
说到公交车,应该是最令人惊叹的。北京好多年解决不了道路拥堵的问题,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车速提不起来。香港的路并不宽,但所有的公交车都速度飞快,如入无人之境。究其原因:一是没有自行车,汽车道只走机动车,没有压车的现象,你快我也快,整体车速自然提高了;二是行人守规矩,红灯时,行人绝不穿行,司机过路口时无须减速,单位时间内车流量很大。公交车都是无级变速,起步非常快,乘客常常前仰后合,尽管是双层客车,司机也猛踩油门,人人奋勇,个个争先,连拐弯都不减速。
雨渐渐停息,香港的面貌也渐渐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