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丏尊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文学家、编辑出版家、翻译家,我国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还是我国语文教学的耕耘者。他同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刘薫宇先生一样报毕生精力都投入到祖国的教育事业中。他在语文教育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以及他终生为基础教育事业奋斗的精神,给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财富。
夏丏尊(1886年-1946年),名铸,字勉旃,号闷庵,别号丏尊,上虞崧厦人。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早年曾入上海中西书院、绍兴府学堂(今绍兴一中)修业。1905年赴日本留学,1907年辍学回国,开始其教书和编辑生涯。先后执教于浙江两级师范学堂、长沙、上虞春晖中学、宁波浙江省立第四中学、上海江湾立达学园、暨南大学国文系、上海南屏女中等校,前后共20余年。1926年起一边教书,一边从事出版事业,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所长10余年,出版大量中外名著;并编辑发行《中学生》、《新少年》、《新女性》、《一般》、《救亡报》等进步报刊,哺育了一代青年。生平着译辑为《夏丏尊文集》。
散文
阅读什么
怎样阅读
春日化学谈
《李息翁临古法书》跋
怎样对付教训
中国的实用主义
关于职业
光复杂忆
闻歌有感
悼一个自杀的中学生
恭祝快乐
黄包车礼赞
一个夏天的故事
白马湖之冬
一个从四川来的青年
先使白话文成话
幽默的叫卖声
中年人的寂寞
良乡栗子
文学的力量
鲁迅翁杂忆
日本的障子
试炼
“无奈”
一种默契
灶君与财神
整理好了的箱子
彻底
阮玲玉的死
一九一九年的回顾
早老者的忏悔
怀晚晴老人
两个家
家族制度与都会
一个追忆
中国书业的新途径
紧张气氛的回忆
弘一法师之出家
白采
我的畏友弘一和尚
做了父亲
钢铁假山
春的欢悦与感伤
寄意
我的中学时代
回顾和希挈
弘一大师的遗书
论单方面的自由离婚
原始的媒妁
对了米莱的《晚钟》
“你须知道自己”
“自学”和“自己教育”
谈吃
近事杂感
学斋随想录
文艺随笔
知识阶级的运命
受教育与受教材
教育的背景
我之于书
小说
长闲
命相家
怯弱者
流弹
猫
《夏丏尊文学精品选》:
阅读什么
中学生诸君:我在这回播音所担任的是中学国语科的节目。国语科有好几个方面,我想对诸君讲的是些关于阅读方面的话。预备分两次讲,一次讲“阅读什么”,一次讲“怎样阅读”。今天先讲“阅读什么”。
让我在未讲到正文以前,先发一句荒唐的议论。我以为书这东西是有消灭的一天的。书只是供给知识的一种工具,供给知识其实并不一定要靠书。试想,人类的历史不知已有多少年,书的历史比较起来是很短很短的。太古的时代并没有书,可是人类也竟能生活下来,他们的知识原不及近代人,却也不能说全没有知识。足见书不是知识的唯一的来源,要得知识并不一定要靠书的了。古代的事,我们只好凭想象来说,或者有些不可靠,再看现在的情形吧。今天的讲演是用无线电播送给诸君听的,假定听的有一万人,如果我讲得好,有益于诸君,那效力就等于一万个人各读了一册“读书法”或“读书指导”等类的书了。我们现在除无线电话以外还有电影可以利用,历史上的事件,科学上的制造,如果用电影来演出,功效等于读历史书和科学书。假定有这么一天,无线电话和电影发达得很进步普遍,放送的材料有人好好编制,适于各种人的需要,那么书的用处会逐渐消灭,因为这些利器已可代替书了。我们因了想象知道太古时代没有书,将来也可不必有书,书的需要可以说是一种过渡时代的现象。
今天所讲的题目是“阅读什么”,方才这番议论好像有些荒唐,文不对题。其实我的意思只是想借此破除许多读书的错误观念。我也承认书本在今日还是有用的,我们生存在今日,要求知识,最普通、最经济的方法还是读书。可是一向传下来的读书观念,很有许多是错误的。有些人把读书认为高尚的风雅事情,把书本当作玩好品古董品,好像书这东西是与实际生活无关,读书是实际生活以外的消遣工作。有些人把书认为唯一的求学的工具,以为所谓求知识就是读书的别名,书本以外没有知识的来路。这两种观念都是错误的,犯前一种错误的以一般人为多,犯后一种错误的大概是青年人,尤其是日日手捏书本的中学生诸君。
我以为书只是求知识的工具之一,我们为了要生活,要使生活的技能充实,就得求知识。所谓知识,决不是什么装饰品,只是用来应付生活,改进生活的技能。譬如说,我们因为要在自然界中生存,要知道利用自然界理解自然界的情形,才去学习物理、化学和算学等科目;我们因为要在这世界上做人,才去学习世界情形,修习世界史和世界地理等科目;我们因为要做现在的中国人民,才去学习本国历史、地理、公民等科目。学习的方法可有各式各样,有时须用实验的方法,有时须用观察的方法,有时须用演习的方法,并不一定都依靠书。只因为书是文字写成的,文字是最便利的东西,可把世间一切的事情,一切的道理都记载出来,印成了书,随时随地可以翻看,所以书就成了求知识的重要的工具,值得大众来阅读了。
以上是我对于书的估价,下面就要讲到今天的题目“阅读什么”了。
青年人应该读些什么书?这是一个从古以来的大问题,对于这问题从古就有许多人发表过许多议论,近十年来这问题也着实热闹,有好几位先生替青年开过书目单,其中比较有名的是梁启超先生和胡适之先生所开的单子。诸君之中想必有许多人见过这些单子的。我今天不想再替诸君另开单子,只想大略地告诉诸君几个着手的方向。
……